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韓虹麗
胃只有一個,在“肚子”裡,長在左上腹部!然而5歲的小明因不舒服到醫院拍CT,“胃”怎麼變多了?這才發現了問題!
但事實沒這麼“簡單”!
5歲的小明一向很健康,不知怎麼近期反覆咳嗽,家長帶著孩子到了縣醫院,胸部CT檢查發現小明的左側胸腔內長了一個“囊腫”!醫院說這個病少見,可能要開胸手術,這可把一家人急壞了。
經多方打聽,小明家長聽說山東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濟南市兒童醫院)可以做這種手術,並且還能進行微創手術治療。於是家長帶著小明胸外腫瘤外門診,翟允鵬醫師經過詳細詢問病史、給孩子進行了仔細的檢查,並認真查看了小明之前的檢查資料,認為病情比較複雜,遠不像胸腔內長了一個“囊腫”那麼簡單,建議住院後進一步檢查和治療。
胸腔的“囊腫”是什麼?
進一步檢查與“上消化道”有關!
住院後,醫生給小明進行了進一步檢查:胸部增強CT檢查發現“囊腫”在小明的左側胸腔內,並且“囊腫”有多個囊及較多的氣體;上消化道造影竟發現“囊腫”內有造影劑顯影。
顯然,胸腔的“囊腫”與上消化道有關!胸外腫瘤外科主任張士松根據患兒目前情況分析,孩子可能是消化道重複畸形,也可能是食管裂孔疝或食管源性囊腫。
胃鏡發現竟是
多出來的一個“胃”!
面對小明覆雜的病情,張士松立即組織多學科會診併成立治療團隊,經過充分的術前討論,制定了周密的安全方案:決定先用胃鏡檢查,明確“囊腫”與食道及胃的關係,然後再根據情況實施手術方案。
手術如期進行,首先經過胃鏡檢查發現小明的胃底靠近賁門旁有一孔洞,胃鏡尋孔洞進入囊腔內,發現其內有多個孔洞,遠端為盲端,內壁為消化道粘膜。結合術前胸部增強CT及上消化道造影等相關檢查考慮孩子患了“胃重複畸形”,通俗的講就是胃底又多出來一個“胃”!
“胃重複畸形又稱雙胃畸形,也就是兩個胃,這是一種罕見的先天性畸形。”張世松說,是在原有胃的基礎上存在異常的囊性結構或重複的胃腔。多位於大彎或幽門部,常呈囊狀或管狀,少有與胃腔相通的。臨床表現因病變大小、部位不同而異。
當病變較小時,常無特殊症狀;當病變較大時常有腹痛、反酸等症狀。小明多出來的胃不僅與胃腔相連,而且還長在胸腔裡,就更罕見了!
胸腔“囊腫”即“胃” 真相大白
雙鏡聯合微創祛除病患
病因明確,安全手術方案即定。胸外腫瘤外科張士松主任團隊決定行腹腔鏡切除這個多出來的“胃”。腹腔鏡探查發現小明胃底賁門旁的重複畸形透過食管裂孔延伸至左側胸腔內。“順藤摸瓜”在腹腔鏡下遂將多出來的“胃”予以切除,同時進行了胃修補及食管裂孔的修補。
雙鏡聯合微創治療解決了患兒的大問題,有效避免了多次手術和創傷較大的可能,減輕了孩子的痛苦及家庭的負擔。
據悉,小明術後恢復順利。
再此,張士松也提醒各位家長,胃重複畸形臨床罕見,其臨床表現缺乏特異性,術前B超、CT及消化道造影等檢查對診斷雖有一定的幫助,但易出現誤診。可藉助外科胸腔鏡、腹腔鏡、胃腸鏡以及支氣管鏡等技術進一步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