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右中旗:全域旅遊繪新景 文旅發展正當時
2017年旅遊人數98.2萬人,旅遊收入5.9億元;2018年旅遊人數118.25萬人次,旅遊收入7.06億元;2019年旅遊人數149.9萬人次,旅遊收入 8.93億元;2020年旅遊人數96萬人次,旅遊收入5.38億元;2021年旅遊人數154.4萬人次,旅遊收入8.28億元……
這一串數字是科右中旗過去五年旅遊業發展的變化,它是科右中旗文化日益繁榮、旅遊業蓬勃發展的見證。變化的是數字,不變的是可持續發展理念,這些文旅產業中的“變”與“不變”,串起科右中旗各族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串起助推科右中旗“文旅活旗”發展戰略向更高目標邁進的步伐。
放下“泥飯碗” 端起“金飯碗”
在科右中旗代欽塔拉蘇木,談起發展變化,能讓農牧民津津樂道的,那一定是旅遊業發展給他們帶來的實惠,農牧民也發生從“圍觀”到“參與”旅遊業的變化。
“過年了,我不僅要把家裡打掃得乾乾淨淨,還要把我每天工作的地方打掃得乾乾淨淨。”能夠在家門口的圖什業圖親王府景區上班,每月都有固定工資,這是代欽塔拉蘇木代欽塔拉嘎查脫貧戶張寶做夢也沒想到的。張寶因為身體疾病原因,家庭的重擔也落在了他妻子身上。家裡的地不種,就沒有經濟來源,所以每年種地,“唱主角”的是他的妻子,他就做起“配角”。
自從他在圖什業圖親王府景區當起保潔員後,他就有了穩定收入,不再為過去“要想吃飯,就要種地”而煩擾。“旅遊業確實給我們帶來好處,以前只有單一的種地收入,旗裡發展了旅遊業,在家門口就能務工,多增加了一份收入,有了穩定經濟來源。”面對這一份工作,張寶尤為珍惜,所以,幹起活來也特別認真。每天,他早早就來到圖什業圖親王府,穿梭在王府各院落之間,清掃落葉、積雪,擦拭“老物件”,雖然這些是簡單的事情,但是他卻從不馬虎的做。在寒冷的冬季時,冷了,他就跺跺腳、搓搓手取暖;在炎熱的夏季時,熱了,他就在牆邊陰涼地,歇一歇,為的就是趕在遊客到來之前,將王府打掃得乾乾淨淨。“圖什業圖親王府是四季皆可遊,所以平時遊客也不少。我一定要盡心盡力打掃王府,讓遊客看到最美的王府。”張寶說道。
依託翰嘎利—五角楓旅遊區國家4A級景區、中影製作基地、《楓葉紅了》電視劇拍攝基地等重點景區,代欽塔拉蘇木逐漸成為旅遊品牌,在代欽塔拉蘇木代欽塔拉嘎查,有三分之二的農牧民像張寶一樣不離土、不離鄉,在各景區從事導遊、保安、保潔、拉馬、拉駱駝、趕勒勒車、租蒙古袍、賣特產等工作,在家門口就實現了就業,戶均年增收1萬元以上。旅遊產業已成為拉動蘇木經濟新的增長點,讓越來越多的當地農牧民端起了“金飯碗”,吃上了“旅遊飯”,走上了致富路。
風景變“錢景” 鄉土變“錢途”
依託文旅產業的發展,農牧民吃上了“旅遊飯”,鄉村旅遊也讓農牧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額木庭高勒蘇木巴彥敖包嘎查是科右中旗發展特色鄉村旅遊嘎查之一,結合地域特點,因地制宜,以農耕文化為魂,以生態農業為基,以山水田園為韻,利用自身山環水繞的地理優勢發展旅遊度假村,將旅遊業和生態建設、文化建設、鄉村振興相融合,同頻共振,走出了一條以鄉村旅遊業為龍頭帶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新路徑,不僅重新整理了“顏值”,還帶動農牧民走“旅遊路”、吃“旅遊飯”、掙“旅遊錢”。
劉曉青是巴彥敖包嘎查農牧民,自旅遊度假村成立以來,他就將家裡的30餘畝土地流轉給了嘎查合作社,他和妻子就在旅遊度假村務工,每個月有5000-6000元的工資,收入也在逐年遞增,他除了感激,更多的是對嘎查旅遊業發展的信心。
“巴彥敖包旅遊度假村為我們當地老百姓提供了很多增產增收的機會,2020年受疫情影響,旅遊人數沒有往年多,我們夫妻在度假村務工掙了6餘萬元,2021年就增加到了10餘萬元,我們嘎查有良好的生態資源、有濃郁的民族特色,相信我們嘎查旅遊業發展會越來越好。”巴彥敖包嘎查農牧民劉曉青欣喜的說道。
像劉曉青一樣長期在巴彥敖包旅遊度假村務工的農牧民有16人,每年的5-10月旅遊旺季,有70多名農牧民在度假村靈活就業。巴彥敖包旅遊度假村年均接待遊客達到30萬人次,年旅遊收入達到260餘萬元。嘎查集體擁有固定資產7000多萬元,嘎查集體經營性收入300萬元,人均年收入從不足3000元增長到32800元,嘎查各族群眾搭上旅遊的快車,致富之路越走越寬。
“這兩年,受疫情的衝擊,旅遊客流量比較少,我們就利用這個契機,對旅遊基礎設施進行了提檔升級,建設了水上樂園專案,我們將不斷豐富旅遊專案,努力打造成為‘看鄉景、品鄉味、享鄉俗、憶鄉愁’的特色旅遊鄉村。”巴彥敖包嘎查黨支部書記張軍說道。
非遺文化與文旅發展“並蒂花開” 遊客樂享“詩和遠方”
科右中旗歷史文化厚重、自然稟賦多樣,大自然的豐厚饋贈和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促使詩與遠方在這裡牽手,資源與產業在這裡共振。風光秀美的科右中旗是科爾沁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享有“一旗九鄉五非遺”的美譽,非遺與旅遊“聯姻牽手”,不僅成為科右中旗各大景區內常駐表演專案,更成為景區營銷宣傳的新亮點、提升遊客體驗的新途徑。
非遺文藝烏力格爾說唱節目。
在圖什業圖親王府東跨院,循著熱鬧的音樂聲,記者看到戲臺上,民間藝術團體展演著非遺文藝烏力格爾說唱節目,用經典作品“點燃”現場,吸引眾多遊客駐足觀賞。
來自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的遊客賈凱說:“科右中旗景色很美,人們也很熱情,看到了具有特色的文藝展演及蒙古族刺繡、剪紙等具有當地文化元素的非遺文創產品,感受到了當地非遺文化的魅力。”
在科右中旗蒙古族刺繡、科爾沁剪紙等14個非遺專案文創產品展覽區內,展出產品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內涵的同時還兼具實用性,讓遊客在遊覽之餘沉浸在科右中旗非遺文化魅力中。
看一段舞、聽一首歌、瞭解一個民俗、體驗一個非遺專案,遊客在遊玩中有了難忘的非遺旅遊體驗和記憶,讓文化留住遊客,遊客傳播文化,促使非遺保護傳承“見人見物見生活”。
科右中旗著力構建“歷史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相互融合、城市旅遊與鄉村旅遊相得益彰”的全域旅遊發展新格局,做“優”旅遊線路,做“靚”景觀旅遊,做“特”鄉村旅遊,做“深”文化旅遊,做“旺”新業態遊,讓旅遊不再是“到此一遊”式的“打卡”,而是成為一場深度的文化體驗,實現了從景點游到景區遊,從單一遊到全域遊的轉變。
2021年科右中旗被命名為“自治區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形成“一區三線”全域旅遊格局,全域旅遊已成為盤活科右中旗旅遊格局的“新密碼”。季季有景、處處皆景的“楓林馬鎮”迸發出的生機與活力,為美麗中旗鋪就了發展底色。
人美、院美、室美、廚廁美、村莊美的人居環境與秀麗的自然風光和鳴,獨特的鄉韻與大美的山水共舞,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遊客。昨日科右中旗,遍野風光;今日科右中旗,滿眼希望。受益於文旅產業的發展,一幅幅人在景中、山水相依、村美民富的新畫卷正鋪滿科右中旗大地。文旅產業揚帆起航,掀起全域旅遊發展的新浪潮,承載著科右中旗高質量發展願景駛向遠方。
融媒體中心記者:苑曉睿 蘇日嘎拉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