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提升自己的審美,博物館美術館是必逛的地方。雖然線上資源豐富,但線下近距離接觸展品能獲得更全方位的體驗。更何況隨著技術迭代,場館空間愈發多元化:去太空看天外來客,到水下看雕塑,漫步花園看展覽,坐在球形劇場刷片看劇……這些展現藝術的新形式腦洞真大!
蘇州博物館一直是國內的網紅打卡點。而蘇州博物館西館是蘇州博物館的分館,總面積達4.8萬平方米,展陳面積是本館的4倍!館舍由十棟單體互相連線組成,被戲稱為“十個盒子”。
區別於本館以展示江南文化為主的定位,西館把目光放眼於世界,運用更多科技手段,以體驗為主,致力打造首家博物館學校。
在這裡能看到吳王餘眜劍、碧紙金書《妙法蓮華經》、鈞窯鼓釘三足洗等珍貴文物。
玉雕、竹刻、蘇繡、桃花塢木版年畫等傳統蘇作工藝。
還能看到國際合作館與世界知名博物館合作舉辦的展覽。首期展覽“羅馬:城市與帝國”,展覽將陳列大英博物館古羅馬文物218件/套,是大英博物館該序列展品首次在亞洲集中展示。
上海天文館是全球建築面積最大的天文館。作為科技館,在藝術性上亦不輸美術館。首先建築的造型就值得一看,被評為上海最受關注優秀建築TOP20。三個圓形代表“天體”,橢圓形是執行軌道,整個建築暗示著“萬有引力”——是不是將科學內涵表達得挺藝術?
館內更是充分運用視覺化,300餘件展品中,原創比例高達85%,互動展品佔比50%以上。在這裡,置身於國際上最先進的光學天象儀渲染出的璀璨星空,彷彿漫步銀河系,親手體驗比薩斜塔實驗、踏入1:1模擬模型的天和號核心艙,再看看真正的“天外來客”——約70件著名隕石,包括品種稀有的月球隕石、火星隕石、灶神星隕石。
另外,專業級天文觀測裝置幫你硬核“開天眼”,65釐米自適應光學太陽望遠鏡(EAST)可在白天實現太陽的多波段觀測,展現高畫質晰度的太陽黑子、日珥、耀斑等影像;一米雙焦點望遠鏡(DOT)可在夜間欣賞清晰的月面、行星和美麗的深空天體。
大埃及博物館是世界上最大的考古博物館綜合體。佔地48萬多平方米,收藏超過100000件文物,正面半透明,高600多米,長45米,從內部可以看到金字塔。圖坦卡蒙國王的全部寶藏與史前時期、埃及數千年的法老文明、埃及歷史上(相對而言)更現代的古希臘和羅馬時期的文物有史以來第一次一起展出。
兩個專門用於圖坦卡蒙的房間特別值得一看,收藏了5000多件物品,是自1922年發現法老墓以來的最大收藏。另一個亮點是位於遺址入口處的拉美西斯二世雕像。
除展覽室外,博物館還設有各種商店、餐廳、可容納1000人的會議中心、圖書館、三個公園和一個保護中心。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擁有多種劇場,滿足不同需求。“大劇場”有兩層樓1500個座位,主打超近觀賞距離強化臨場感。
“藍盒子”是目前臺灣最大的實驗劇場,可使更多觀眾在此欣賞到中小型的演出。
“球劇場”是世界唯一圓球造型劇場,內裝依球體而設定了半弧形的觀眾席,使每一排座位均能享受等距的觀賞視角,還設有19個半開放式包廂,可使觀眾獲得不被打擾的觀賞體驗!
2022年3月11日起試運營。試營運期間,室內三座劇場和戶外演出場地,預計將推出46場售票演出及12場免費演出,共同感受藝術能量。
西海美術館坐落於青島西海岸新區唐島灣南岸,12間相互連通又相對獨立的展廳依海而建。首展主題定為“超越”,呈現了14位國內外中堅藝術家的作品,也折射出西海美術館對自身的期望。
它的選址在山海之間,建築結構不一樣,窗戶形制不一樣,透過窗戶向外看去,飛鳥、游魚、植物、沙丘、鱗次櫛比的漁船互相呼應,是這片地域的原生詩意。
室內是展廳,其中一座高22米,能呈現更多元化藝術,比如大型雕塑、裝置作品、新媒體藝術、表演藝術等。
室外也是展廳,28處公共藝術陳列區散落在美術館戶外80000平方米的花園內。500米藝術長廊是中國最長的藝術廊橋,連線碼頭和社群,為藝術家提供新的創作靈感,為公眾提供新的審美體驗。
逛公園還得穿套潛水服才可以去,邁阿密水下雕塑公園打算掌握“流量密碼”?這些藝術品不光用來博眼球,它們還是瀕臨滅絕珊瑚礁生物的重要棲息地。氣候變化導致海洋變暖,會對珊瑚造成損害。混凝土和石灰石的化學性質類似於天然的珊瑚礁基質,所以雕塑將作為人工珊瑚礁,促進生物多樣性和增強沿海復原力。
汽車曾是汙染環境的象徵,現在靜靜地躺在水下,以另一種方式修復環境。
公園分七個階段完成,第一階段已於21年12月開放,首批雕塑也已就位。
安徒生是世界上最著名、最受歡迎的作家之一,以其精彩的童話故事聞名於世。現在,他的童話故事還變成了一座夢幻博物館!
高高的樹籬帶你沿著蜿蜒的小徑穿過風景如畫的花園區域。
緩慢下降進入地下空間——一個由燈光、投影、音效構建的魔法世界。在這裡,美與想象融合在一起,童話般的世界將點燃每個人的好奇心。
悉尼現代專案是對新南威爾士州藝術館的擴建,新舊建築以公共藝術花園的方式連線,成為一個充滿活力的新文化聚會場所。
擴建包括新的學習工作室、多媒體作品和兩個畫廊。畫廊的展覽空間將從9000平方米增加到16000平方米。
▲擴建後的地上和地下藝術空間
這是一個節能高效的藝術博物館,屋頂光伏陣列、綠色屋頂、雨水回收再利用、可持續材料選擇等一系列可持續性措施使它贏得了六星級綠色之星設計評級(綠色建築最高的標準之一)。
奧斯卡電影博物館是美國第一個專門用於展示藝術、科學、工藝、商業和電影史的大型博物館。其中最大的亮點就是球形電影院,可以容納1000名觀眾。
▲球形電影院的玻璃拱頂和內部空間
博物館號稱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電影相關物品收藏,包括1300多萬張照片、6.7萬張海報和13.7萬件製作藝術品。
遊客可以參觀電影製作的許多方面——從編劇、選角和服裝到混音、動畫和技術進步。可以找到熟悉的電影角色和道具,比如《綠野仙蹤》中標誌性的桃樂茜紅寶石拖鞋,可以沉浸在電影配樂中,還可以看到一整個房間的奧斯卡小金人!
新蒙克博物館是世界上為一位特定藝術家而建的最大博物館之一,展出挪威畫家愛德華·蒙克的繪畫、素描、木刻和照片,以及其它著名當代藝術家的展覽。這座造型別致(扭曲)的建築共13層,有11個展廳和42000件藏品。
作為永久展覽“愛德華·蒙克永恆”的一部分,蒙克最廣為人知的作品——《吶喊》的三個版本(還有其它草稿)被陳列在圓形大廳裡。
巨大的油畫《太陽》也是另一個亮點。50立方米的最大油畫,必須透過水路運輸,用起重機吊起21米,透過大樓六樓一側的大開口才能安全進入展館。
蒙克不只畫畫,也喜歡攝影,還拍了很多自拍!在數字展覽“實驗的自我”中可以看到他的照片。
這十個藝術場館都是近期剛建成或擴建的,增加了大量新內容新形式,快快收進清單,有機會去現場體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