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對於關注馬拉松比賽的人來說,馬拉松奧運冠軍基普喬格和自己的團隊破二的事情已經是家喻戶曉,為了那次馬拉松破二計劃,他選擇了最合適的天氣和環境,並且邀請了很多精英運動員陪跑,我們對那個跑步陣型一定記憶深刻,基普喬格被包裹在中間,其實這麼做的目的就是合理的利用風的阻力,把它轉化為動力,這樣就更有利於他破二,所以他當時的成績不被官方承認,因為在現實的比賽中,不可能有這麼多人去配合一個人。
對於普通跑者來說,跑步能力是有上限的,當到了一定程度以後要想再提高,就得抓住一些細節,這一點我們其實從比賽的時候就可以看出來,馬拉松比賽的精英跑者很少有並排跑的,大多都排成了一條線,其實這和前面基普喬格破二的陣型有些相似,基普喬格是變空氣阻力為動力,而排成一條線的時候,是盡最大可能地減少空氣阻力,因為即便是無風的情況下,一旦配速夠快的話,空阻就成了不得不考慮的因素,而跑在最前面的人,也被稱為破風的人。
如果在世界大賽上,一般都是一個團隊,跑在前面的人就是犧牲自己,給隊友破風並且充當兔子,這樣更有利於取得一個較好的成績。對於我們普通跑者來說,這就是一個比較實用的技巧,當你跑馬拉松的配速能在4分以內的時候,這個“技巧”的效果或許更加明顯。如果你的配速不是很高,也可以選擇一個人跟在屁股後面跑,這樣除了破風以外,還能轉移我們的注意力,不過一般人不喜歡別人跟在自己屁股後面跑,尤其是異性,所以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
其實關於風阻,一個比較明顯的感覺就是,頭髮稍微長一點的人,跑完馬拉松以後,頭髮都被吹開了一條縫,因此對於十分在意成績的人來說,這或許是一個辦法,因為到了一定水平,總成績提高5分鐘都可能是十分困難的事情。總的來說,關於跑步我們還是要多思考和多觀察,多看看一些強者怎麼跑,雖然不能全盤模仿,但是像這種減少風阻的技巧還是比較實用的,也希望大家能夠分享自己跑步中的一些經驗,實現共同進步。祝大家越跑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