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隨著一聲巨響,爆米花的香氣隨之撲鼻而來。爆米花深受人們的喜愛。
大米經過爆米機的加工,體積往往會陡然膨脹好幾倍,因此有人打趣地把爆米機稱作“糧食擴大器”!那麼,米粒是怎樣在爆米機裡實現膨脹的呢?
大家都知道,密封在容器裡的氣體都有一個“怪”脾氣:溫度增高,壓強就增大。給爆米機加熱的時候,密封在罐裡的空氣的壓強會逐漸增大。
同時,裝在裡面的大米也逐漸被加熱,貯存在米粒裡的水分也逐漸被蒸發出來,聚積在鐵罐裡。
罐的溫度不斷升高,罐內的氣壓就越來越大,這種高壓會阻止米粒中水分的繼續蒸發,使殘存在米粒中的水分逐漸升溫升壓,一個個米粒就會像憋足了氣的小氣球,不過因為受到罐內氣壓的“約束”,它們沒辦法爆開。
當罐內氣壓升高到2~3個大氣壓的時候(這從氣壓表上可以看出來),爆米花的師傅就會停止加熱,把一條長布袋套在爆米機的口上,然後開啟蓋子。
隨著一聲巨響,大米就噴到布袋裡了。
米粒突然從高溫高壓的環境進入到低溫低壓的環境中,憋在米粒裡的高溫高壓水分就會因為突然失去“約束力”而急驟膨脹,於是就變成了爆米花。
來源:《一口氣讀懂物理常識》力和運動學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