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點選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整編72師脫離進攻大隊
1947年3月初,蔣介石為了一舉扭轉江河日下的全國戰場局勢,決定孤注一擲,調動麾下美械精銳“五大主力”中的3支——張靈甫整編74師、胡璉整編11師和邱清泉第5軍,並從河南、湖北等地抽調重兵,共計24個整編師60個旅45萬人,編成3個機動兵團,全力向山東解放區進攻,試圖配合進攻陝甘寧邊區的胡宗南集團,先掃清左右兩翼,再合力掃清華北、東北地區。
為了吸取以往兵力分散被分割圍殲的教訓,蔣介石下令各整編師密集靠攏、齊頭並進,彼此之間距離不能超過20裡。活躍在山東戰場上的解放軍華東野戰軍在魯南地區忽南忽北、忽東忽西不停機動,不斷吸引、調動、疲憊、迷惑敵人,但始終難覓殲敵良機。4月19日,國民黨軍集中兵力對沂蒙山區發動全線進攻,並留下第2兵團整編72師守備泰安、平陰、東阿間廣闊區域,總算讓該師與大部隊拉開了距離。
請點選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整編72師並不好對付
20日,華東野戰軍決定實施圍點打援的戰術,圍攻整編72師,以調動國民黨軍主力回援,尋機殲滅一路援兵,打亂其整體部署。該師主力當時駐紮的泰安城是位於泰山腳下的一座歷史名城,取“泰山安則四海皆安”而得名;這裡北依山東省會濟南,南臨孔子故里曲阜,西瀕黃河,東面緊靠津浦鐵路,是國民黨軍在山東的重要軍事補給基地。因此,泰安城的城防工事並不弱,除了高聳的城牆和護城河外,在城內外和主要街道巷口都修築了密集的地堡群,外圍嵩裡山、娘娘廟等都構築著獨立據點,明碉暗堡從山頂一直連到山腳小,可以形成交叉火力,易守難攻。
整編72師共24000人,雖然是川軍雜牌第72軍改編而來,但從1937年出川抗戰以來,先後參加了武漢會戰、南昌會戰、三次長沙會戰等多次大戰,屢立戰功的同時傷亡也很大;戰區司令陳誠趁機調入大批黃埔系軍官,到抗戰勝利時已經將其吞併,連師長也換成了陳誠的嫡系、畢業於黃埔二期的楊文泉。後來,由於陳誠升任參謀總長,整編72師在糧餉裝備方面也頗受照顧,全師換成了日械裝備,還有4門105美式榴彈炮、8門美式化學迫擊炮等先進裝備。
請點選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援軍不來,直接破城殲敵
由於進攻泰安的本意圍點打援,因此負責前線指揮的華東野戰軍副司令員粟裕僅安排第10縱隊負責攻城,10縱剛剛由渤海軍區第7師、第11師合編而成,兵力僅16000人,裝備也明顯處於下風。但戰爭的程序出乎粟裕的預料,儘管從4月23日泰安被圍攻後,楊文泉一刻不停的呼叫增援,以至於最後嗓子嘶啞,難以發聲;但在前線作戰的國民黨軍主力絲毫不為所動,並未掉頭增援;連距離最近的整編第75師、第85師也就地固守,不向泰安靠攏一步。
同時,泰安城的防守也沒有想象中那麼嚴密,到24日晚上,10縱在3縱8師等部配合下,已經攻佔城外的所有外圍據點和東關、西關、南關陣地。25日黃昏,眼看“打援”已不可能,粟裕直接下令總攻,到次日上午就結束戰鬥,全殲守軍,俘虜楊文泉以下15000餘人。
請點選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請點選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