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8月,25軍74師在福建南部受領了抗美援朝的光榮任務,調離25軍序列,編入24軍,按照志願軍編制進行了整編,將221團建制撤銷。
25軍74師繳獲美軍的吉普車
75師223團(1947年3月由5旅調出的14團,即後來的209團)歸建74師。
74師師部增加了警衛營、擔架營、工兵連等單位,各團也相應作了調整,74師全師共計1.3萬人。
74師執行夜間潛伏任務的特種部隊準備出發
在武器裝備上,除60炮外,其他輕武器及雜色短槍悉數上繳。
1952年8月24日,部隊由福建出發,以汽車、輪船聯運,到達江西上饒集結,進行了整編改裝,向全體指戰員宣佈編入24軍序列,參加偉大的抗美援朝鬥爭。
1952年9月14日到達吉林省集安地區,開展入朝教育。
9月24日以團為單位在鴨綠江邊進行了莊嚴宣誓後,辭別祖國進入朝鮮,經18天長途跋涉,順利到達元山一帶。
10月上旬,接替元山以西27軍80師的東海岸防禦任務。10月中旬,部隊建制作了調整,以原27軍81師炮兵團和野炮營為基礎,加上27軍80師炮兵團野炮營,70師高炮營營部和2個連隊,220團戰防炮連等單位,組成74師炮兵團;
74師高射炮兵
74師的啥子野戰炮?
74師繳獲的美軍大炮?
74師原擔架營拆散,以原80師擔架營劃歸74師,各步兵團擔架連拆散,接收80師238、239、240團的擔架連依次充建各團。
部隊建制調整後,根據朝鮮的地形特點及作戰物件,開展了以技術為主,幹部為重點的戰前練兵活動
1952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第24軍第74師序列:
師長肖選進,政委趙強,副師長蓋仲民,副政委舒少,參謀長方英,政治部副主任宋定中。
74師報務員接收電報
220團團長衣瑞倫,政委汪曙東,副政委兼政治處主任段曙光,參謀長周建華,副參謀長徐志祥,副主任朱更生。1營營長杜世德,政教韓志榮;2營營長楊世炳,政教潘剛;3營營長陳壽光,政教袁紹富。
220團的烈士
221團團長董正海,政委汪儒文,副政委兼政治處主任王新群,參謀長姚寶錢,副參謀長任聲和,副主任李文光。1營營長紀奎,政教朱德舜;2營營長周萬坤,政教姚德勝;3營營長王正球,政教梅耀儉。
222團的烈士
222團團長董光繼,政委蔡別文,副團長高慶宗,副政委吳忠輝,參謀長汪治平,主任錢新民;1營營長楊德昌,政教王經才;2營營長張雲,政教華建國;3營營長李德春,政教華建中。
炮兵團團長徐勤英,政委毛平,參謀長陳玉成,副主任沙劍。1營營長徐喜品,政教高世奎;2營營長劉福山,政教幕瑞亭;3營營長潘克定,政教何德。
74師班組戰術討論交流培訓會
歡迎指補充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