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迪生: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再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大家的中學時代,不少教室裡貼了這一句名言,激勵大家努力拼搏,備戰高考。
等大家知道這句話的全部“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再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那百分之一的靈感尤為重要”,估計很多人就破防了。
確實:天賦決定了你的上限,努力只決定了你與上限的距離。
如果別人的上限就把你甩開,那你的努力只能是白費勁。
例如蘇炳添,個子不高,腳也不長,卻是亞洲百米第一人。
再如NBA第一人:飛人喬丹,他不止籃球打得好,如果改行練習跳高、跳遠之類的,一定也是頂級水平。
無它,因為喬丹的快肌纖維比例非常高。
人體肌肉還分快和慢嗎?
聽上去有些荒謬。
但實際上,早在1883年,科學家就已經用電刺激法證實:人體不同的肌肉收縮特徵是不同的。可以簡單地劃分為快肌纖維(fast twitch)和慢肌纖維(slow twitch)。
以快、慢肌纖維總量為基準,人體骨骼肌的快肌纖維佔比約40-60%,但是對於天賦高的專業運動員,例如喬丹,其快肌纖維比例可達75%,非常驚人的數值。
研究證實:快肌纖維(慢肌纖維)的佔比,決定了你在某一類運動專案的水平。
知道了這個結論,可能你心中的一些疑問也迎刃而解。
例如:
1、我制訂了新年減肥計劃,利用長跑減肥,但卻屢敗屢減。
不一定是你的決心不夠,而有可能是你的快肌纖維比例過高,不適合長跑,跑不得勁。
2、我喜歡打羽毛球,天天努力練習,卻總也打不過別人,是我手笨嗎?
顯然不是,更有可能是你的慢肌纖維比例過高,穩而不快,不適合玩羽毛球。
。。。。。。
所以,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非常重要。
不只是喜歡,還得要你的肌纖維型別匹配。否則,僅是喜歡,水平永遠上不去,總歸是塊心病。
因為,當前的研究結論認為:快肌纖維和慢肌纖維比例是固定的,運動訓練無法改變比例。
怎麼辦?
1、快肌纖維佔比相對較高的人群,適宜參加運動時間短,但運動強度大的無氧運動;
2、慢肌纖維佔比相對較高的人群,適宜參加運動時間長的耐力型運動。
3、快、慢肌佔比相當的人群,適宜參加中跑等中間類運動專案。
慢肌纖維佔比高的適宜運動:馬拉松、游泳、滑冰等。
疑問:滑冰的同學們速度飛快,應該是快肌纖維佔比高才對吧?
請注意:滑冰的同學,哪怕是短道速滑選手,其動作姿態非常優雅,根本不快,滑冰速度快是因為冰刀的原因,不是肢體動作速度快。哪怕是王濛這個級別的選手,加速衝刺時肢體動作也不誇張,關鍵在冰刀發力。
快肌纖維佔比高的適宜運動:短跑、跳高、籃球、羽毛球、舉重、鉛球等
疑問:舉重、鉛球這些大老粗運動,和速度有啥關係?
請注意:舉重對速度要求非常高,若論身體強壯程度,舉重運動員比不過摔跤、健美運動員,舉重運動員的肌肉圍度並不算太大。
舉重運動特別要講技巧,利用肌肉爆發力形成的慣性,才能舉起更大的重量。有的舉重選手甚至可以原地後空翻。
所以,有些人適合跑馬拉松,有些人適合打羽毛球,有些人適合打籃球,都是天生註定,後天很難改變。
怎麼知道自己的快、慢肌纖維佔比呢?
不需要做實驗,只需要經驗。
當你發現,對於某一項運動,你真心傾注了大量心血,但運動能力還是達不到平均水平,就說明你的肌纖維不適合這項運動。再反向尋找對應的專案即可。
例如:參加馬拉松,訓練了半年以上,速度上不去,每次PB都很艱難,那就要轉換思路:很可能是我的快肌纖維佔比過高,不適宜長跑,不如改練羽毛球,充分發揮我的快肌纖維佔比高的優勢。
反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