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春節假期,我一直在煲《大明風華》。小編覺得當作一部輕鬆不費神的劇來煲也不錯,只是不能太深究劇情、造型等。不過小編倒是挺欣賞朱家三代人相處的演繹,比起矯情“父皇”、“皇兄”,小編更喜歡他們與百姓一樣,以爺爺、大哥、二叔相稱。
雖說不宜深究劇情發展與史實是否相符,但我們也可以從劇中一些小事、背景上,看到歷史的痕跡呢!上回慎君子提過泰西火銃,今次小編就分享明代的後宮選秀……
《大明風華》最近的劇情講到男主角太孫朱瞻基要選妃大婚,母親太子妃當然密鑼緊鼓地安排,面見來自五湖四海的佳麗。當中提到,明代的妃嬪並不要求有顯赫的家世,身家三代清白就能參選呢!那麼,這個是真的嗎?!
《廿二史札記》中記載:
“明史載明祖之制:凡天子、親王之後妃宮嬪,慎選良家女為之,進者弗受,故妃後多采之民間。”
明太祖有感前代外戚干政的禍害,於是主張以出身民間、沒有後臺的女子為后妃,免除外戚隱患。(可惜明成祖忘了還有宦官干政呢…)
觀得以授錦衣衛百戶;宣宗孝恭皇后孫氏(劇中孫若微)的父親孫忠只是永城縣主簿。妃張妍),《明史·后妃一》記載她的父親“父麒以女貴,追封彭城伯”;宣宗恭讓皇后胡氏(劇中胡善祥)的父親因長女是宮中女官才才得以授錦衣衛百戶;宣宗孝恭皇后孫氏(劇中孫若微)的父親孫忠只是永城縣主簿。
當然,不是全國民女都能一窩蜂去選秀女,皇子皇孫適齡成婚,宦官在會全國挑選約五千名十三到十六歲的少女,明初時以南方地區為主,遷都北京後,海選就轉以北方為主。她們會被送到京城進行對外貌身型、行為舉止等一連串篩選,從最後的三強選出正室人選,剩餘兩人通常為妃妾,但亦有獲賜金幣回鄉者。
說回《大明風華》,劇中太孫選妃最後剩胡善祥、孫若微兩人,雖然朱瞻基情繫孫若微,奈何大局為重,他把象徵正室的玉如意交給了由漢王推薦的胡善祥。
然而,胡善祥雖貴為皇后,為人忠厚善良、天性貞一、舉止莊重,無媚順之態。她沒有生育子嗣,只有兩個女兒,順德公主和永清公主,並不得寵。宣宗最寵愛的是孝恭章皇后孫氏(時為貴妃),並誕下長子朱祁鎮。
宣德三年(1428年),宣宗以胡皇后無子多病為由,命令胡皇后上表辭去皇后之位。胡氏廢居長安宮為道姑,賜號靜慈仙師。同年三月初一,宣宗改立貴妃孫氏為皇后。
咦咦咦等等先!!先不理披頭散髮面聖的兩人,玉如意為後、香囊為妃的不是清朝光緒選秀的情節嗎?!為什麼明朝也是這樣呢?小編求賜教……
見成為后妃的門檻寬鬆就想穿越到明代的你,可要三思再三思喔!事關明太祖恢復了人殉制度,無後者殉葬!直到明英宗死前才下令廢止。
參考資料:《明史·后妃一》、《廿二史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