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後,毛澤東發出《關於一九五0年軍隊參加生產建設工作的指示》,時任華北軍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的朱良才,敏銳地發現這一指示對加強部隊政治工作的重大意義,建議軍區雷厲風行地落實上級指示。華北軍區接受建議並在首都北京召開生產委員會擴大會議,影響很快遍及全軍。《人民日報》進行了詳細報道。毛澤東看到報紙,向聶榮臻誇起了朱良才:對於黨的指示,某些同志是雷打不動,充耳不聞!朱良才是“聞風而動”!
1955年4月,華北軍區改稱北京軍區,朱良才升任北京軍區政治委員。9月,被授予上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在戰爭年代,朱良才曾多次負傷。1931年秋,在第三次反“圍剿 ”中,朱良才在指揮部隊作戰時,被敵彈擊斷右臂,鮮血直流,生命垂危,後經搶救才脫離危險,右臂卻留下了終生殘疾。當時,他在病床上整整躺了3個月,斷臂仍未痊癒。那時,前方戰事頻發,朱良才日夜惦記著部隊的作戰、訓練和政治工作,坐臥不安。在傷口還沒有痊癒的情況下,不顧醫院阻攔回了部隊。
1958年,朱良才舊病復發,頭痛難忍。他自知這種病不是短期能治好的。他說:“我是正職,因病不能多抓工作,對軍區工作有影響。怎麼辦呢?響應中央的號召,讓年富力強的同志來幹吧,我休息治病,病好了再工作。”當時,他58歲,本可以一邊治病,一邊工作,但他卻從大局出發,於1959年1月20日召開的北京軍區黨委全體會議和軍區一屆二次黨代表大會上,提出免職休息治病的請求。中央軍委領導批准了他的請求,並讚揚他思想開明,顧全大局,一心為黨,號召大家向他學習。
退休後,朱良才著手寫革命回憶錄,他的文章《朱德的扁擔》和《一根燈芯》,列入中、小學語文課本之中。教育部門找到他,朱良才很痛快地就答應了,但條件是:一不談稿費,二不署作者的名。朱良才說:教育後代,談什麼錢!講的是毛主席和朱老總,又不是講我,署我的名幹嘛!
隨著年齡的增大,朱良才的眼力不行了,他就拿著放大鏡看報看檔案,拿著放大鏡也看不見了,就讓別人讀給他聽,戴上耳機聽廣播。醫護人員說:“朱老真頑強。”他常常考他的子女:黨中央發了個什麼檔案,你們知道吧?答上了,他很高興;答不上來,他就批評說:“黨中央檔案是行動指南,不學習要落後的。”
朱良才對社會上“一切向錢看”、慷國家之慨以追求享樂的腐敗現象的滋生蔓延很不安。他對人說:一切為了錢變成人生的唯一目的,就會變得沒有崇高理想,沒有崇高目的。為人民服務,艱苦奮鬥,是我們的好傳統,是我們立於不敗之地的保證,可不能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