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虎年,A股市場投資風格如何演變?哪些行業會成為A股新風口?新能源等概念是強者恆強還是稍作休息?
帶著諸多問題,證券時報·券商中國邀請8家券商研究所資深大佬對2022年A股市場進行展望,分享研究成果和智慧。
1
上半年財政、貨幣、產業政策或密集出臺
虎年宏觀面第一主線索就是穩增長,宏觀經濟仍存壓力。一則在2021年我們主動推進了隱性債務化解和地產調控,建築業GDP的下行對經濟形成拖累;二則隨著海外主要經濟體制造業庫存回補到位和政策退出,全球貿易增速將有所放緩;三則在疫情仍階段性偶發、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消費和服務業的修復仍存在天花板。預計2022年上半年財政、貨幣、產業政策將密集出臺。
(廣發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郭磊)
同時,宏觀面值得重視的另一線索是海外流動性收斂。疫後歐美經濟體貨幣政策一度顯著寬鬆;隨著經濟的逐步好轉,以及通脹約束的形成,其貨幣政策會存在一個漸進退出過程。
這兩個線索同時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中國經濟和海外經濟在本輪宏觀週期上的背離。中國較快控制住疫情,所以貨幣政策沒有透支,不存在典型的退出過程;同時2021年借經濟修復推動了一輪基建、地產領域的結構調整和風險防範。這導致2022年海外貨幣政策處於收緊週期,中國貨幣政策處於穩增長的擴張週期。
穩增長帶來價值和過低估值資產的迴歸,全球流動性收縮導致成長和高估值的調整。宏觀面的兩大線索帶來A股趨於風格收斂和更為均衡化。
2
長期看好中國製造業全球競爭力提升
展望虎年,雖然全球疫情仍有很大不確定性,但不少國家正在試探逐步開放。同時,美聯儲寬鬆政策退潮,全球經濟正迴歸新“常態”。國內穩增長基調凸顯,新老動能或將共同發力支援實體信用恢復。
(長江證券研究所總經理 徐春)
大勢研判上,我們對虎年仍然保持樂觀。美聯儲貨幣收緊預期較強,但國內仍保持相對獨立、靈活適度的貨幣政策。另一方面,新舊動能轉換經歷了數年的過渡,“新動能”在信用增量上有部分能力去對沖“舊動能”的拖累。2022年,新老動能共同託舉穩增長,相信信用端的恢復也將很快落地。
在行業配置上,我們長期看好中國製造業全球競爭力提升,以及重視共同富裕下大眾消費品未來的成長機遇。國別比較下,中國製造業產業鏈完整度是最高的。在經歷了過去10年的洗牌出清,有相當多的製造業細分行業已逐步呈現產業格局清晰、龍頭優勢顯著、全球競爭力提升的特徵。這批優秀的冠軍企業,未來將從中國走向全球。另外,在研究分析了全球過去10多年重點消費品企業的資本開支後,可發現過去10年國內可選消費在諸多紅利推動下實現了高速成長,但大眾消費的成長仍有很大空間。未來在共同富裕、做大消費市場蛋糕時,中低收入人群邊際消費傾向提升帶動的大眾消費品成長機會更值得關注。
3
5G應用漸行漸近 數字經濟落地生根
數字經濟正在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以及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
(中信建投證券研究所所長 武超則)
展望虎年,新一輪科技浪潮正在興起,數字經濟開始落地生根。產業新賽道如VR/AR/MR、智慧汽車、元宇宙、工業數字化或將持續湧現新機遇。總體來說TMT板塊今年要超配,相對去年的機會明顯上升。
在投資方面,除了關注相關政策持續推進外,更關鍵是要跟蹤TMT行業的基本面落地線索,我們最為看好5G/數字化應用及國產化產業鏈。接下來,在落地層面有四個比較重要方向:一是核心關鍵技術突破,如半導體產業鏈、軟體國產化等,頭部公司雖然估值較貴但未來成長空間廣闊;二是新型資訊基礎設施,如5G、千兆寬頻、衛星網際網路、雲計算,持續可見的投資將帶來業績增長的確定性;三是傳統行業結合數字經濟的應用落地,從新基建到新應用,這一輪的新應用不僅僅是To C,更重要的是To B,科技與產業深度融合,會帶來傳統行業的產業鏈重塑和估值分化;四是網路資訊保安和生態,如果未來是數字化時代,那網路資訊保安就類似上一個10年的安防行業,從硬體到軟體和雲,都具有更大剛性需求和市場空間。
4
迎接新一輪需求結構全面最佳化
2022年,海外貨幣政策將進入艱難糾偏階段,中國經濟則有望啟動一輪需求結構的全面最佳化。潛在政策空間充裕的貨幣財政政策組合得當,中國有望維持高質量穩定增長,走出一條與他國不同的“大國虎變”之路。
(申萬宏源研究所總經理 周海晨)
對資本市場來說,“浴火·重生”是A股的關鍵詞。我們此前提出今年市場將呈現V型走勢,在年初市場出現比較明顯的回撥之後,我們對於全年並不完全悲觀,總體來說,市場不會大上大下,不會急上急下。消費和科技是精選結構的重點,同時週期做好擇時也有望獲得可觀收益。建議關注軍工、新一代網際網路技術元宇宙相關產業鏈(TMT)、美容護理、新能源產業鏈;此外,地產產業鏈則以疫情改善、地產刺激見效和漲價兌現為前提條件;週期股方面,可關注石油、天然氣、化學原料和製品、銅的戰略機會。
在全球資產上,2022年大機率波動放大,國內債券上半年仍有機會,美債上半年仍有上行空間,波動範圍預計在1.5%至2%之間,但美債期限利差收窄更為確定。2022年美股波動率大於去年,配置價效比邊際回落。港股市場上半年以估值修復為主要驅動力度的β行情值得期待,之後的港股市場將是盈利接棒,進擊的α更為重要。
5
投資應聚焦產業進步和轉型方向
在疫情反覆和全球經濟復甦仍有很大不確定背景下,國內寬鬆的宏觀環境仍將延續,以銀行間貨幣市場資金面為代表的狹義流動性大機率將穩中偏松,以社融、M2為代表的廣義流動性有望邊際好轉,保持合理充裕。科技進步、產業轉型升級是我們長期看好的投資方向。中國經濟已步入高質量增長的新階段,為實現高質量增長,必須立足科技水平的提升,投資也必須向產業進步和產業轉型方向聚焦。
(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所長 楊均明)
一是發展專精特新產業,形成一批具有世界競爭力的隱形冠軍。核心技術、卡脖子技術的研發和升級之路沒有捷徑可走,必須透過國家專項資金和資本市場融資支援,推動資源要素進一步向科技創新、產業進步和產業轉型升級方向集聚,形成千家單項冠軍企業、萬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二是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利用數字技術重塑現有生產工藝、業務和管理流程。要以最開放的心態來構建數字經濟的新業態、新模式,從以往的通訊、半導體、計算機應用,到各行業的數字化及目前興起的元宇宙,接納最先進的技術和理念。
三是積極佈局新產業,聚焦新能源變革。當下最大的新產業是雙碳目標下的新能源產業,其變革涉及電氣化、發電過程的低碳化、電力的儲備和智慧運輸。
6
穩增長政策組合將在二季度產生效果
一元復始,永珍更新。受多重因素影響,2022年中國經濟增長壓力較大,預計基建、製造業投資以及消費等支撐因素的刺激會得到重視,穩增長政策組合將在一季度持續加碼,並於二季度產生效果。
(華泰證券研究所聯席負責人 張光耀)
但是,促進增長的政策內涵“形似而神不似”,指向和政策工具運用都強調促進高質量發展。“碳中和”下的廣義新能源板塊、“補短板、保安全”下的高階製造業、促進“共同富裕”下的保障性住房建設等是全年的投資主題。同時,數字經濟已是中國提出的繼工業經濟之後的經濟形態,這個主題將貫穿各個行業,尤其值得重視。
在具體行業配置上,短期可繼續關注泛電子鏈、保障房鏈、能源央企等,二季度泛電力鏈相對收益有望逐步再啟動。短期寬貨幣幅度大於寬信用,驅動有新產品週期邏輯的部分成長股行情,關注2021年四季度至2022年一季度景氣佔優的智慧駕駛、雲計算-光通訊、元宇宙。“寬信用”在房住不炒+居民槓桿率+資源供應緊張的三重約束下,精選國企地產龍頭、保障房相關建築建材家電、能源央企等細分。我們認為,以成長型週期股為主的泛電力鏈已調整到位,但相對收益需等待二季度再度逐步開啟。
7
藍籌將成為貫穿全年的投資主線
預計2022年中國經濟增速在5.5%左右,政策將在發展和安全之間再平衡。趨勢上,A股上半年機會較多,下半年相對平淡。資金上,增量資金中“長錢”佔比提升,機構定價權將明顯增強。風格上,藍籌是貫穿全年的投資主線。
(中信證券研究部首席策略師 秦培景)
預計上半年穩增長政策將由接力形成合力,推動經濟迴歸疫情前常態。宏觀流動性合理充裕,A股整體向好,機會較多,將集中在以下三方面:1、直接受益於逆週期政策的基建和地產產業鏈;2、原材料漲價和供應鏈壓力緩解,盈利修復的中下游製造業;3、疫情擾動進一步減弱,新興消費品和服務性消費景氣修復。
預計下半年政策在內外因素約束下回歸常態,宏觀流動性從合理充裕迴歸穩健中性,建議聚焦相對景氣的板塊。政策重心的調整壓制市場流動性預期,而高基數壓力下非金融板塊盈利可能負增長,下半年A股整體表現比較平淡。在配置上,業績確定性高的品種享受溢價,建議關注在中報披露季開始體現出盈利相對強度優勢,並預計在下半年將維持修復態勢的消費和科技。
另外,預計2022年以機構為主的“長錢”定價權將明顯增強。其中,除了公募繼續保持較高規模淨流入外,外資、保險、理財子等長期資金淨流入量會相對去明顯增加,藍籌將成為貫穿2022年全年主線。
8
三季度或迎來新一輪上行週期起點
2022年, A股盈利增速將保持下行態勢,宏觀流動性逐漸轉向充裕,社融增速企穩回升帶動A股三季度迎來新一輪上行週期起點。預計市場呈現“前穩後升”的態勢———類似“√”。
(招商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 張夏)
在新的一年,居民資金向“含權理財”轉移的趨勢仍在,但在流動性明顯寬鬆之前,增量資金節奏較前兩年有所放緩。A股流通市值明顯增大, A股的換手率中樞將會保持相對較低狀態。此外,由於機構重倉股估值處在歷史較高位置,A股將呈現從喧囂到平淡的態勢。
預計在穩增長政策逐步見效的推動下,經濟將呈現前低後穩態勢。上半年出口面臨高基數下的下行壓力,投融資需求有待穩增長政策進一步推出,企業盈利增速在上半年保持下行態勢,觸發逆週期政策更加積極,新增社融增速在二季度前後轉正,帶來盈利預期上行,A股將迎來新一輪上行週期的起點。
根據A股所處的階段,預計2022年大盤風格相對佔優;主線沿著“逆週期”和“順科技”兩個方向佈局。逆週期政策佈局“流動性改善”“穩社融”,包括銀行、地產、建材、券商等;“新(能源基建與數字)基建”“穩地產”“促消費”;科技領域關注“元宇宙+VR”以及AIOT應用落地(智慧駕駛+工業網際網路)。
責編:林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