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鐘瞭解產業大事
1
【《美國競爭法案》獲透過,將撥款520億美元刺激晶片生產】
據央視報道,當地時間2月4日,美國國會眾議院以222票贊成、210票反對的表決結果,通過了《美國競爭法案》。法案最引人關注的內容就是授權撥款520億美元,支援晶片企業在美國國內開展生產活動。
2021年6月,美國國會參議院通過了《2021美國創新與競爭法案》,其中也包括撥款520億美元鼓勵在美生產晶片的內容。由於兩部法案在具體的條款和表述上仍有不少差異,參眾兩院將在接下來數週展開談判,解決分歧後拿出最終版本,交由總統拜登簽字生效。
2 【收購德國世創失敗後,環球晶圓宣佈擴產計劃:三年內最高投資約 229 億元】
2月6日訊息,據中國臺灣經濟日報報道,環球晶圓表示,將於2022年至2024年投入千億元新臺幣的資本支出,其中包括擴建新廠。環球晶圓董事長徐秀蘭指出,即使公開收購世創一案未果,他們在事前已規劃雙軌策略。此前訊息,環球晶圓(GlobalWafers)收購德國晶圓製造商世創(Siltronic)的交易,因未能在1月31日截止期限前獲得德國監管機構批准而告終。
環球晶圓提到,將考慮進行多項現有廠區及新廠擴產計劃,包含12吋晶圓與磊晶、8吋與12吋SOI、8吋FZ、SiC晶圓(含SiC Epi)、GaN on Si等大尺寸次世代產品。報道稱,擴產計劃涵蓋亞洲、歐洲和美國地區的投資,總投資金額最高達1000億元新臺幣(約229億元人民幣),包括擴充現有廠區及興建新廠,新產線產出時間預計從2023年下半開始逐季增加。
3 【TrendForce:預計2022年智慧手機全年產量13.86億部】
2月6日訊息,據中國臺灣經濟日報報道,TrendForce 調查顯示,預計2022年智慧手機全年產量達13.86億部,年增長率為3.8%;預計5G手機產量約6.6億部,市場佔有率達47.5%。
手機品牌方面,報告預計三星將持續佔據市場首位,市場佔有率約20%;蘋果則以18%位居次席;市佔率3至5位的品牌分別為小米、OPPO及vivo,市佔率預計為16%、15%及11%。TrendForce表示,三星今年生產總量預計約為2.76億部,年增長率1.1%。不過,隨著三星已開發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待開發市場入門款機型需求較高,未來維持市佔率的難度將隨之升高。
4 【歐菲光收關注函:要求詳細說明公司計提減值準備的資產情況】
2月6日訊息,歐菲光收到深交所關注函,要求詳細說明公司計提減值準備的資產情況,包括但不限於資產型別、計提減值依據、測算過程等;核實並說明相關減值跡象和依據是否發生於2021年,是否存在一次性計提大額減值的情形,以及以前年度相關資產減值準備計提是否充分。
深交所要求歐菲光結合公司補償安徽精卓資產減值損失相關的協議安排、協議簽署和履行審議程式時間及事項進展,詳細說明相關補償損失計入2021年度的合理性,是否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
5 【賽微電子擬在北京懷柔區投建FAB7、8英寸晶圓級封測線等】
2月6日,賽微電子釋出關於控股子公司與北京懷柔經信局簽署《合作協議》的公告。2022年1月29日,賽微電子控股子公司海創微芯與北京市懷柔區經濟和資訊化局(以下簡稱“懷柔經信局”)簽署了《合作協議》。雙方的主要合作內容包括建設6/8英寸MEMS晶圓中試生產線和研發平臺,建設8英寸晶圓級封裝測試規模量產線,建設和運營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等。
賽微電子表示,本次簽署的《合作協議》涉及對懷柔FAB7、MEMS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8英寸晶圓級封測線的建設投資,在相關合作細節尚未最終確定的情況下,暫時無法預計該協議對公司2022年度及未來年度經營業績所產生的影響。如本協議能順利實施和推進,將有助於推動公司特色工藝晶圓代工及封裝測試業務的發展。
6 【報告:預計2022年ABF載板的缺口率仍達20%以上】
2月6日,據工商時報訊息,雖然IC載板產業供不應求已不是新聞,但隨著新應用的拓展,ABF載板規格不斷升級,供貨緊俏情況料將延續,富邦投顧估計2022年ABF載板的缺口率仍達20%以上。
富邦投顧估計,2022年的ABF需求成長率高達53%,反觀載板廠商的產能擴充幅度僅約30%,因此2022年的供需依舊吃緊。
7 【天津積體電路產業鏈 2021 年增加值同比增長 56%,今年1至2月預計同比增長 17% 以上】
2月6日,據天津廣播新聞中心訊息,2021年天津市積體電路產業鏈增加值同比增長56%,增速位居12條重點產業鏈之首。今年開年,儘管受疫情影響,但積體電路產業鏈依然保持強勁勢頭,預計1至2月產值將同比增長17%以上。
據悉,2021年,天津市市深入實施“製造業立市”戰略,堅持以產業鏈為核心抓手,全面實施“鏈長制”,集中攻堅信創、高階裝備等12條重點產業鏈,逐鏈編制工作方案,推進產業基礎高階化、產業鏈現代化,對製造業做大做強做優形成了有力支撐。
8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2021年中國佔世界新能源車53%份額】
2月6日訊息,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發文表示,2021年全年全球廣義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到937萬臺。其中插混、純電動、燃料電池的狹義新能源車全球銷量達到 623 萬臺,同比增長118%。
崔東樹指出,2021年全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世界份額53%,其中4季度達到60%。此前,“中國新能源乘用車19年的世界份額達到51%。但2020年受到政策環境與疫情等影響,中國新能源車市場世界地位下降到41%,歐洲超越態勢明顯。”
9 【晶片供應緊張,福特計劃於7日當週暫停或削減八家工廠生產】
2月6日,據路透社訊息,福特汽車一發言人表示,由於晶片供應緊張,公司計劃在7日當週整週暫停或削減其在美國、墨西哥和加拿大8家工廠的生產。
福特汽車還曾警告稱,晶片短缺將導致公司本季度汽車產量下降。福特股價週五(2月4日)下滑,此前該公司公佈的季度收入低於預期,並預測2022年汽車產量的恢復速度將慢於競爭對手通用汽車。福特同時表示,預計下半年汽車產量將大幅提高。
10 【東芝將公佈重組計劃,或分拆為兩家公司並出售部分業務】
東芝將在2月7至8日舉辦投資者關係活動期間宣佈調整公司架構的計劃。據當地媒體報道,這家日本科技公司正在研究修改重組計劃的選項,並評估其業務組合。公司打算在最終決定後在IR活動上提供細節。
據東京電視臺報道,東芝公司最初宣佈了分拆三家公司的計劃,目前正考慮分拆為兩家公司。報道援引未透露姓名的人士的話稱,該公司還在考慮出售部分業務。這一改變將是這家日本科技巨頭在去年11月宣佈的計劃遭到不滿的維權股東越來越大的壓力後做出的最新妥協。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