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樓市高速發展的20多年裡,高潮和低谷不斷地交替出現,每當樓市出現震盪的時候,國家都會出臺相應的調整政策,以此來維持樓市健康執行。
去年樓市整體比較低迷,在樓市陷入危難之際,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來拯救樓市,包括利率調整、貨幣寬鬆、房企併購等措施。這些措施也被視作首輪救市。
如今首輪救市已經過去了一段時間,取得的效果如何呢?
從整體穩定性來看樓市已經穩住了,各地房價沒有出現大幅下跌的情況。對於面臨破產的開發商,也有大型的房企和國資背景的企業及時接盤,基本上化解了系統性風險。
以前人們容易把救樓市和救開發商劃上等號,認為救樓市就是在救助開發商。今年沒有發生這樣的事情,國家全力維護樓市的同時,開發商也要為樓市的健康執行讓路,不再允許擅自低價銷售破壞市場秩序。
從基本面上來看樓市算是穩住了,不過如何促進增長還沒有得到解決。目前購房者的看跌情緒依然存在,普通優惠措施不能打動他們,只有大幅降價才能吸引他們買房。如何提升購房者的購買熱情是下一步重點要解決的問題。
目前來看樓市算是得救了,房價大幅下跌基本上不會發生,接下來還會有相應的政策跟進,穩步上漲會成為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