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華夏大地,經歷了多少歷史更迭,而在這片土地之上,不少華夏軼事、神秘傳說、歷史淵源都發生於此,這裡就是神都洛陽。歷史上先後有十三個王朝在此建都,而在這十三個王朝之中,最為繁盛的當屬隋唐兩朝。
這個時期的皇家園林也是極為壯麗的,皇家園林一般建在京城之中,與皇宮相毗連,被稱為大內御苑,相當於私家宅院。而洛陽作為都城,自然而然也不例外,隋唐時期的皇家園林就有三座之多。
西苑
它是隋煬帝建立的禁苑,因地處紫微城之西而得名,面積約400平方公里,是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皇家園林,被譽為“天下第一苑”。如今的西苑在洛陽澗西區南昌路之上,其名為西苑公園,它只佔了其中很小一部分。而之所以建立西苑,是因為天界西邊是王母所居的瑤池,使整個隋唐洛陽城的佈局完美與天上星辰相對應。
據史料記載,在西苑的東南部有一積翠池,該池深數丈,方圓十餘里,湖上建有方丈、蓬萊、瀛洲三座仙山,其“一海三山”寓意著“神山仙境”。西苑北面是一條蜿蜒盤亙的大水龍,名為龍鱗渠,依地勢曲折流入湖中。沿渠有著各具特色的十六宮院,每院設定一屯,養魚飼畜、種植蔬果。
上陽宮
上陽宮位於洛陽西北側的洛水之旁,它的出現標誌著隋唐洛陽城進入到“兩宮制”。此時的園林特點是以殿宇為主,園林為輔,所以這裡的宮殿建築有十處之多,主要是供唐王朝宮室后妃居住且高宗和武后晚年在此處理朝政,隨時一抬頭就能看到景,這也就造成此處的建築是散置在上陽宮的園林空間之中。
上陽宮的相關史料記載的甚少,大多都是文學作品描寫了景象的華貴。白居易在《洛川晴望賦》中寫道:“三川浩浩以奔流,雙闕峨峨而屹立。飛樑徑度,訝殘紅之示消;翠瓦光凝,驚宿雨之猶溼”。可以看出來上陽宮建築高大宏麗,有著琉璃瓦、紅油漆殿柱,屋簷也縱橫交錯。
九州池
九州池是紫微城內重要的皇家池苑,薈萃了唐宋園林建築藝術的精華,是中國古代皇家園林的傑出典範,池苑內水網密佈,殿臺樓閣點綴期間。池內建有多處洲島,島上建有精巧的亭臺樓閣,各島之間以虹橋相連通,沿岸綠樹成蔭,池的周圍建有一個個各具特色的庭院。
九州池作為紫微城御苑,是供皇帝、嬪妃、公主、皇子等居住、宴遊的御園,所以需求也各不相同,院、門、殿、臺、閣等建築在九州池邊紛紛建立起來,鳥魚翔遊,花卉羅植。只是在五代、宋之後,九州池就逐漸譭棄,不再使用了。
園林不僅是皇家權力的象徵,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了我國匠人們的奇思構想以及獨特的建築手法。
關注忘塵,帶你瞭解更多旅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