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愛萍
2月5日下午,我們宣化戰友軍嫂快樂遊隊員一行13人,出遊了宣化滴水崖。
這一天正值正月初五,是農曆一年中最先遇到的“五”,“五”與“無”諧音,所以要“破無”。我們農曆虎年尚未外出遊覽,這一遊也就算“破了無”了。[呲牙][呲牙]
時間:下午2時整,地點:河子西橋頭。錢旺老哥帶領大家齊聲高呼:“目標宣化滴水崖,正月初五樂哈哈!” 爾後,高高興興登車奔南而去。
行不多時,便到滴水崖溝口。下車後,大家議論說:過去有人說每年臘月下旬和正月初,滴水崖的景觀最好。臘月下旬大家都忙年哩,顧不上來,正月初倒是個好時機。
滴水崖溝口有個蓄水池,這個季節無水可蓄,池底冰面上蓋一層薄雪。我們看到附近有玉米地,估計是夏秋農民用來蓄水澆地的。
向裡拐了個彎,就見滿溝的冰川,可見天暖時期這道溝的水還不小。我們小心翼翼在冰上行走,邊走邊看邊拍照。好在冰面並不太滑,不算難行。
水流落差比較大的地方,當地人稱石湖。現在成“冰湖”了。
河溝裡白楊參天,夏天到這裡納涼與燒烤,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冰面上的一塊巨石,也成了我們拍攝的“外景地”。
滴水崖下,形成一個巨大的冰圪撅!
仔細一看,像石林,又似盛開的白菊花或白蓮花。
其左上方的懸崖上還垂吊著兩掛滴冰。
右側崖堂內是一連串的冰柱。
從下往上看,崖頂上還懸著一塊很大的冰柱。
這種圖片不好拍,站遠了拍不出氣勢;站近了拍不全,要想拍全需要開啟手機裡一種軟體,而且要穩當,手一抖就拍的變形了。
大家競相拍照留念。
拍了合影還要男女隊員分拍。拍了單照還要夫妻合影。總之,拍了不少。
靜下心觀察滴水崖地形特點,其主景區成半圓形山崖,口朝東,四面環山,東邊順小河有一進出路徑。山崖都是斷崖或崩崖,山石幹碴碴黑乎乎,如同火燒火燎過一樣,遠古時期這裡似有火山噴發跡象。這一帶有戰國紅,也稱上谷紅,有人把這道溝叫作“寶石溝”。
上圖為戰國紅,下圖是一遊客撿到一塊戰國紅,說回去用水一泡就紅了。
這是宣化的一家人,兩口子帶著大學畢業的女兒特意到“寶石溝”尋覓石英石標本。男主人說非常喜歡看我們戰友軍嫂出遊的文圖,我們很高興碰到知音了。
看看這塊巨石,把它移到城市公園,不就是一處風景麼?
再看看這堵天然石牆,彷彿海水浸泡沖刷而成。
到宣化滴水崖遊覽,不要光看那些冰,儘量學習瞭解更多的東西。
溫馨提示:千萬小心崖頂冰柱“咵嚓”掉地下,危險性太大。開春後天氣漸暖,尤其注意。
攝影:李文平 主攝,綜合錢旺、徐建東、唐順義、劉世昌、趙宗鋒、劉惠、佟蘭英、李金娥、陳秀玲、蔡淑萍、劉惠琴的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