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能帶上總督兩個字,一般都會讓人覺得是很了不起的存在,比如昔日大英帝國在各處殖民地所設的總督等。作為土生土長的湖北人,筆者一直以來都對清朝的湖廣總督有些神往。腦袋中會琢磨,湖廣總督是幾品官?手中的權力有多大?管轄的地方有多大?歷史上有哪些名臣擔任過湖廣總督?
今天,我們一起從湖廣總督的由來、權利和任職之人,這三個方面來走近它、瞭解它。
一、湖廣總督的由來
1、總督從何而來?
雖說古代封建王朝講究一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可皇帝很難直接管理地方,必須透過委任地方官員去有效管理。至於在地方上設多少層級,那就是一件比較綜合性的事情了。秦朝實行的是郡縣兩級,由朝廷來管郡,郡再管縣。後世王朝基本都還是按照郡縣制的框架來進行行政區劃。
隨著時代的發展與進步,元朝的行省制應運而生,明朝沿襲元制,就有了兩京十三省。明英宗繼位之後,明朝的內憂外患開始加劇,然而因為各省長官互不統屬,經常性地互相掣肘,導致一些事情無法及時而有效地處理,朝廷便認為“必設總督而後能平之”。正統六年,朝廷下令讓兵部尚書王驥總督軍務,征討麓川。此後,明清兩朝就有了總督一職。
2、湖廣總督從何而來?
任何新事物的出現,總會有一段適應調整的時期。總督在明朝剛出現的時候,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一種非正式官職,屬於一種派出性質,有事的時候,派個人到某個地方當個總督,事情處理完後,總督也就得卸任了,一直到明憲宗繼位之後,總督才開始走向了定製的道路。滿清入關之後,地方不寧,地方武將勢大。
朝廷為了更好地管控地方,便把總督發展為一種長期、正式的官職。順治元年,朝廷考慮到兩湖地區的地緣關係,便依託於明朝的湖廣行省,正式設立湖廣總督一職。值得一提的是,元朝當時搞行省制時,從宋朝的荊湖路、廣南西路等行政區劃中搞出了一個江南最大的湖廣行省,從兩湖到貴州,再到兩廣、海南。後來恐怕地方坐大,湖廣逐漸縮水成兩湖地區。
二、湖廣總督的權利
1、 職權
湖廣總督形成定製後的正式官稱為總督湖北湖南等處地方、提督軍務、兼理糧餉、兼巡撫事。其中的湖北和湖南是源於康熙皇帝時期的行政區劃調整,考慮到湖廣行省影響力太大,康熙皇帝將其拆分為湖北、湖南兩個行省,在兩地各設一個布政使司衙門。從官稱中,我們可以看出,湖廣總督的職權很大,涉民、涉軍。
隨著清朝的衰敗,湖廣總督的職權也不斷擴大,這個就像東漢末年的州牧一樣。比如省例定製權,湖廣總督可以在自己的轄區內製定和頒行一些地方制度,和法律具備同等效力,還有文武官員之任免權,對於轄區內的中下級文武官員,湖廣總督只要得於具奏後,便可即行任命。此外,題奏諮請權、文武官員監督權、軍隊節制權、訴訟審判權、歲計稽核權和外交處理權也都在湖廣總督的職權範圍內。
2、 職級
清朝在制定官員等級制度時,沿襲了前朝的“九品十八級”制,從一到九,共九品,每品分為正和從兩級,比如正六品和從六品。湖廣總督在剛定製的時候,朝廷將其定為正二品。然而隨著總督制度的發展與深化,正二品有些不合適了。當時各省的巡撫和布政使都是從二品,總兵都是正二品。
因此,僅僅是正二品的湖廣總督很難按照自己的職權來轄制總兵、巡撫等官員,尤其是總兵這種武職。原本設立湖廣總督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朝廷想著以文官來節制擁有較大軍權的總兵。於是,朝廷為了讓包括湖廣總督在內的地方總督們更好、更完整地行使職權,便會讓各位總督兼任都察院右都御使的職位,後來又給增加了兵部尚書或兵部侍郎的職銜。如此,湖廣總督的職級便可升到從一品。
三、湖廣總督的任職之人
1、 林則徐
如果說誰是道光朝的第一名臣,非林則徐莫屬。林則徐一生走過很多地方,也在很多地方當過官,其中就有筆者的老家—湖北。道光十年(1830年),林則徐因為政績斐然,當上了湖北布政使,他在任上積極整頓吏治,處處以身作則,廣受讚譽。可惜不到一年,他就升任它職,調到別處了。
直到七年後的道光十七年,林則徐方才重回湖北,此時的他是以湖廣總督的身份來履職的。林則徐在湖廣總督的任上,高度重視民生問題,彼時湖北境內一到夏季就會有地方遭受洪災。面對此問題,林則徐親自統籌,提出“修防兼重”的治水思想,積極採取有力措施,確保了江漢沿岸州縣官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2、 李鴻章
李鴻章其人,可謂是飽受爭議,他是透過在太平天國運動期間起家的,逐步做到了晚清第一重臣,一手打造了曾經號稱亞洲第一的北洋水師,並且積極推動了洋務運動,一度被譽為東方俾斯麥。可他的很多作為卻又很難被人們認可。眾所周知,李鴻章曾任過兩江總督、直隸總督,很少有人知道他還當過湖廣總督。
這裡面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沒有在湖廣總得的任上作出太多政績。同治六年(1867年),曾國藩因剿捻不力,被朝廷調回兩江總督任上,當時擔任兩江總督的李鴻章只得挪窩,朝廷便讓其擔任湖廣總督一職。李和曾不同,曾在平定太平天國之後,總擔心功高震主,便解散了湘軍,李卻保留了自己打造的淮軍,由此他雖然當了湖廣總督,卻按朝廷指示,一直帶著軍隊在外剿捻。湖廣總督對於李來說就是塊跳板。
3、 張之洞
要說清朝哪位湖廣總督最有名氣,當屬張之洞。張之洞自從入仕之後,官聲就一直很好,因此也算得上是芝麻開花節節高。光緒十五年(1889年),張之洞認為大清的鐵路基礎實在薄弱,必須修建一條從京城外的盧溝橋到漢口的鐵路大動脈。在他看來,一旦有了這條鐵路,不僅南北交流會更便捷,大清的國力也會得到顯著提升。
因此,朝廷為了更好地推進這條鐵路的建設,便將張之洞調任湖廣總督。張之洞到任之後,不僅把這條鐵路給建了起來,還積極興辦洋務,為兩湖地區的近代工業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比如赫赫有名的漢陽鐵廠、湖北織布局等。
結語
綜上所述,湖廣總督的出現是歷史發展的結果。封建王朝的統治者為了適應時代發展,結合自己的統治需求,方才讓湖廣總督完成了從無到有的過程。作為地方總督,湖廣總督的權利是相當大的,是妥妥的封疆大吏。
無論是誰,擁有多大的權利,就得承擔多大的責任,即使是湖廣總督也不例外。清朝時期,以林則徐、李鴻章和張之洞為代表的官員在擔任湖廣總督時,或多或少都為其轄區的發展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參考文獻:
《明史》
《清史稿》
《清朝全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