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會出現三國?一篇文章讀懂漢末三國的政治格局(中)
上篇文章我們說到,劉秀在東漢開國時,做了一系列的制度設計,包括廢除丞相和都試、勸退功臣、打壓豪強和扶植士人,想以此確保無人能夠挑戰皇權、分裂帝國。
但劉秀沒想到的是,有兩個他沒想到的因素,打破了他的構想,讓帝國分裂成為了歷史的必然。
第一個因素,就是劉秀最放心的、他認為的皇室的天然盟友士人。
士人在瘋狂生長後,發生了變化,變成了能與皇帝爭奪權力的實力集團。
士人為何會發生變化呢?這和東漢提拔官員的制度有很大關係。
熟悉中國歷史的人都知道,先秦政治屬於貴族政治,當官的人都是世襲的貴族,你爹牛逼你就跟著牛逼。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使勁打擊貴族階層,誰也別想搞特權,都給我平等地做奴隸。到西漢時,中央政府繼續打擊貴族殘餘勢力,不讓他們死灰復燃。
那問題就來了,貴族都給滅了,誰來幫皇帝治理國家呢?
答案大家都知道,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西漢政府選擇了學習儒家經典計程車人。
但這麼多士人,大家又都都想當官,讓誰當不讓誰當呢?
為此,西漢發明了三種選官制度——東漢全部延襲——這三種選官制度分別是:察舉制、徵辟制和任子制。
簡單地解釋下這三種選官制度。
“察舉制”:“察”是考察人才,“舉”是將優秀人才推薦給朝廷;人才到中央後,先在皇帝身邊當一段時間侍從,稱為“郎”;表現好的郎官,就可以到中央官署或者地方政府正式當官了。
哪些型別人才會受到推薦呢?
常見的三種:“孝子”“廉吏”和“秀才”。
“孝子”是孝順的兒子,“廉吏”是廉潔的官吏,這兩種後來並稱為“孝廉”。“秀才”是優秀的人才,後來為了避諱劉秀的名字,改稱“茂才”。
所以“察舉制”簡單來說,是一種自下而上的選官制度。
但光靠“察舉制”士人想當官太難了, 因為察舉的名額實在是太少了,“孝廉”二十萬人中才選一個,
“茂才”更少,一個州選一個,比現在省高考狀元難度還高。
所以,西漢又搞了一個“徵辟制”。“徵辟制”是指徵召人才到政府裡做官,其中皇帝直接徵聘叫“徵”,中央官署和地方政府徵聘叫“闢”。
“徵辟制”是一種自上而下的選官制度,比如劉備三請諸葛亮,“先生請出山”,其實就是“徵辟制”的具體運用。
“任子制”就更容易理解了——官員可以推薦自己家孩子當官。但為了給這種不要臉的政策蒙上一層遮羞布,做了個限制,不是每個官員都有資格享受這個待遇,必須是幹滿三年並且年薪二千石以上才行,相當於現在省部級的官員才有資格。
制度設計好了,開始選拔人才了。那選拔人才的標準是什麼呢?
對不起,沒有固定標準(“任子制”有標準,畢竟親爹不能造假)。
那時不像現在有公務員考試,你考第一你就是第一,沒人能奪走你當公務員的資格。
漢代沒有考試,想靠察舉制和徵辟制當官,靠的是“聲望”。
什麼是“聲望”?口口流傳的對一個人的認可。
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在這種情況下,社會上開始興起了品評人物的風氣。出現了很多有名望計程車人,就是所謂的“名士”。
名士以前就有,但大多是道德、學問都很好計程車人。但東漢這時就不同了,雖然也有不少真名士,但更多的人是靠炒作獲得聲望。
所以一時間名士滿地跑,卻有相當一大部分是濫竽充數的——但不管是真名士還是假名士,在當時的社會都有很大的號召力和煽動力。
出現“名士”的同時,還出現了“世家大族”。
“世家大族”從字面意思上看,就是好幾輩人都讀書、做官的家族。
因為察舉和徵辟要靠聲望,官僚階層的子弟就佔盡了便宜,他們既有家族幫忙打造名聲,又有蜘蛛網一樣的利益網路。
你想,負責舉薦和徵辟的官員,其社交圈子主要集中在官僚階層,眼裡當然只有官僚階層的子弟,底層社會的優秀人才,除非特別傑出,否則是難以進入舉薦者的視野的。
而且,這裡面還存在著利益交換。你這次舉薦我兒子,我下次徵召你孫子。官官相護 ,把做官的名額都給內部消化了,官僚階層以外的人很難有機會。
你想,推薦或者徵召官員的子弟,可以得到豐厚的回報,比推薦或徵召一個賣草鞋的有用多了。所以劉備十幾歲時在街頭賣草鞋,袁紹十幾歲時已經被舉薦成“童子郎”,成為預備官員了。
“任子制”就更不用說了,當官的全是官二代。
在這三種選官制度下,社會上就產生了子弟“累世為官”的世家大族,甚至出現了做官專業戶“超級世家大族”,就是所謂的“四世三公”(家族有四代人擔任過三公的職位)。
東漢時只有兩個家族完成了這個壯舉,一個是汝南袁氏代表人物袁紹;一個是弘農楊氏,代表人物楊修。
這種世家大族,在政治上的影響力很大。他們的子弟連續幾代人當官,在官場上積累了廣泛的人脈;他們又有舉薦、選拔人才的權力,所以會有很多士人依附他們,最後必然是門生故吏遍天下,形成了同氣連枝的利益共同體。
除了政治上,世家大族在文化上也有很大的影響力,其主要體現在學術能力上。
文化上的影響力可不那麼好獲得,名聲能造假,學術水平可不容易造假。而且自古文人相輕,想讓別人服你,不是用嘴說就行了,你得拿出真本事。但世家大族就真能做到,還以袁紹家族為例,汝南袁氏世代研究“易”,形成了獨特的理論體系,袁紹曾祖父袁京,就這個專題寫過三十多萬字的專著,放到現在也是大牛 。袁家歷代都有人開班講學,傳授自己家族對“易”的理解,收了好多好多學生
所以歷史學家錢穆先生才說:“許多世家大族能夠綿延百年,靠的是背後的學術支撐。”
除了“名士”和“世家大族”外,士人還發生了第三個變化,出現了大量計程車族地主。
這個過程很容易理解。中國古代,土地是最大的財富,人一旦有錢了,首先想到的就是買地——所謂“君子不言利”,不過是嘴上說說而已——絕大部分士人在發達後,就會像其他階層的有錢人一樣,瘋狂兼併土地,成為“士族地主”。
當時東漢各個郡縣,到處都是大大小小計程車族地主。
當了地主後,士人還覺得自己,比其他階層地主要純潔一些,為了以示區分,商人、軍人等階層出身的地主也有了一個稱呼,叫“寒族地主”。舉例來說,袁紹就是士族地主,而曹操通常被認為是寒族地主。
但天下地主都一樣——土地多了怎麼辦?找人耕種,先找同族的窮人。土地多到同族的窮人種不過來後,就得其他失去土地的農民。
這些農民到了“士族地主”的農莊,農忙時耕種,農閒時練武藝、修炮樓,防止有盜賊攻擊農莊,變成了士族地主的私人武裝。
看到這,你是不是覺得似曾相識?對,和我們前面說的豪強地主一樣了。這個過程,在歷史上就叫“士族豪強化”。
我們上一篇中提到的,“一股特殊力量成了豪強地主”,說的就是士人。
到這個階段,士人在政治上有權,在文化上有勢,在經濟上有錢,在軍事上有兵。政治、文化、經濟、軍事四位一體,正式成長為一個龐然大物了,已經具備了分裂國家的潛力了。
在“士族地主豪強化”的同時,原來的豪強地主也沒閒著,他們在搞“豪強地主士族化”——既然讀儒家經書就能做官,咱們家孩子也去讀唄,當了官,咱家財富不就有了保護傘嗎?就相當於現在做生意的人家非得讓孩子去考公務員,一個道理。
所以漸漸地,東漢大地上到處都是有士族背景的豪強地主——他們在中央當高官,在地方為郡吏
在鄉里是一方霸主,成了東漢最重要的一股政治勢力。
但不管士人怎麼膨脹,他們還是願意給東漢皇帝當小弟的——皇帝讓咱們子子孫孫,都當官都賺錢
咱們還有啥不滿意的呢?為何要反對他呢?為何要改變權力架構呢?
但關鍵問題是,皇帝老大這邊也出問題了。
皇帝老大這邊出了啥問題呢?這篇文章夠長了,我們下期接著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