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年的春節,貴州省遵義市的公安局開展了一個走基層的慰問活動。工作人員按照路線來到了木瓜鎮新壩村,他們此行的目的是慰問一個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的老兵。
這位老兵的名字叫做陳大權,在他看來,雖然抗美援朝已經過去多年,但是好在政府眷顧,自己退伍後生活勉勉強強也算是過得去,所以他對這些工作人員也格外熱情。
然而在談話的時候,工作人員卻注意到牆上竟然掛著一張軍人舊照。這位工作人員連忙問道:“老人家,這張軍裝照是您年輕時候的照片嗎?瞧著真是器宇不凡啊!”這位老人卻連忙擺手說:“不是,這是邱少雲的軍裝照,不是我的照片。”
邱少雲烈士為了不被敵人發現而在戰場上活活被燒死,之前沒有留下任何一張照片,教科書上面的照片則是根據邱少雲的弟弟描述所繪畫而成的。
這就怪了,據說邱少雲之前沒有任何照片,那麼這張照片怎麼會出現在這個退伍老兵家中?這位退伍老兵的真實身份是什麼?他與邱少雲究竟有什麼關係呢?
在工作人員發出了這些疑問之後,老兵喝了一口茶,然後就慢慢悠悠打開了話匣子。這個故事要從六十年前開始說起。
因參軍與邱少雲結識
陳大權於1930年出生在貴州桐梓縣木瓜鎮的一戶窮苦農家,家中收入十分微薄。父母一年到頭終日臉朝黃土背朝天,即便如此他們還是面臨著捉襟見肘的窘境。
好在家中人丁興旺,陳大權下面還有幾個弟弟妹妹。待到孩子們長大一點,陳大權就帶著弟弟妹妹們一同前去跟隨家人幹活兒和砍柴。
日子就這樣波瀾不驚的過了下去,如果命運的轉折沒有發生,那麼陳大權這輩子都可能是個平平無奇的莊稼漢。
在陳大權十五歲的時候,地主家的小兒子作威作福,欺負了陳大權的弟弟。血氣方剛的少年,哪裡肯讓家人受這樣的委屈。於是陳大權當即擼起袖子準備到地主家中去“理論”一番。
陳大權的家距離地主家隔了兩個山頭,為了能夠在天黑之前趕到地主家“理論”,陳大權專門找了一條近道。
就在陳大權急匆匆趕路的時候,他與一波正在抓壯丁的國民黨狹路相逢。這支國民黨部隊仗著人多勢眾將陳大權抓去做了壯丁。
在國民黨部隊期間,陳大權飽受士兵的排擠和打壓。直到四川解放後,陳大權才看到了新的希望。在與旁人閒聊的時候,陳大權意識到中國人民解放軍是真正為了人民的部隊,要想讓自家人都過上好日子,就要跟著解放軍一起去打天下,這是唯一的道路。
1950年6月,陳大權正式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同年因為自身優秀的表現,陳大權還代理了17軍105團警衛連副班長的職位。
1951年十一月份,陳大權報名參加抗美援朝戰爭,正式踏上了入朝作戰的旅途。在1952年的時候因為部隊內部的人員調動,陳大權與邱少雲兩人短暫地成為了一個班級的戰友。
當時大家都是第一次出國作戰,對地形地勢並不熟悉。因此大家白天都處在高強度的訓練當中,再加上大家都來自天南海北,說著不同的方言,因此戰友之間並沒有特別多的交流。
一個偶然的機會,陳大權與邱少雲在訓練的時候並肩作戰。結束之後陳大權才發現邱少雲是來自四川的,兩人方言相近,自然也容易親近起來,兩人甚至還相約要戰爭結束後互相去對方家中做客。
奔赴戰場,兩人互留照片
集訓結束後兩人匆匆踏上了前往戰場的征途,臨別之際,邱少雲主動提出互相留張照片做紀念。畢竟在戰場之上,明天是十分奢望的東西。倘若兩人都能在戰爭當中倖存下來自然最好,倘若沒有的話,留張照片日後緬懷也是挺好的。
邱少雲拿出了自己在出徵前拍的一寸免冠證件照,背後還用圓珠筆寫了“贈給陳大權同志”,陳大權趕忙也拿出自己的照片作為回禮。
同年10月,兩人所在的部隊都參加了攻打391高地的戰役,這個高地易守難攻,算是上甘嶺當中的“重要咽喉”。敵軍為了守住這個高地,專門增派了一個連的兵力,同時又修築了大量的防禦工事。
為了能夠實現奇襲的效果,邱少雲所在的部隊制定了白天潛伏逼近敵人的防禦炮臺,接著晚上再全軍出擊。縮短了突擊距離的情況下,志願軍獲勝的機率就能相應增加。
但是即便如此,面對佔據了良好地勢和有著優良裝備的敵軍,所有人都知道,這是一場硬仗。
邱少雲更是抱著必死的決心,他在戰役開始前就向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在入黨申請書上面他這樣寫“如果我在戰鬥當中不幸犧牲,懇請組織將我追認為黨員。”
這場戰鬥一觸即發,邱少雲也跟隨部隊一同來到了距離敵軍陣地只有50米左右的一叢雜草下隱蔽下來。
深秋時節,朝鮮的氣候又寒冷又幹燥。這種天氣十分不利於作戰,稍有不慎就有擦槍走火的風險。在中午的時候,一架敵機突然向下方投擲了幾枚燃燒彈。
燃燒彈的火星四處蔓延,其中有個火星落到了邱少雲的左腿上。接著在枯草的助燃下,火勢很快蔓延起來,點燃了邱少雲的整個左腿。
周圍的戰友看到這種場景紛紛替邱少雲感到著急,並且多次示意邱少雲翻身撲滅火焰。但是邱少雲明白,一旦他撲滅火焰,勢必會引發敵軍的注意,整個連隊都面臨著全軍覆滅的風險。
於是邱少雲咬緊牙關,一聲不吭。豆大的汗珠從他年輕的臉龐滴落下來,流進了泥土當中。而火勢繼續蔓延,很快蔓延到了邱少雲的全身。
戰友們看到這樣的場景眼淚一下子湧上了眼眶,這場火整整燒了三十分鐘左右,待到火停,邱少雲已經沒有了生命的跡象。這場火焰燒在了邱少雲的身上,也燒在了在場每一位志願軍戰士的心中。
很快時間來到了傍晚時分,考慮到夜晚光線不佳,所以衝鋒的號角聲在傍晚就響了起來。這時候志願軍戰士們一個個蓄勢待發,不要命似地撲向敵軍。
最終僅僅用了三十分鐘左右的時間就拿下了391高地,在戰役結束的慶功會上,班長飽含深情說道:“我們之所以能夠拿出百分之二百的力氣去攻打敵軍,能夠這麼快拿下391高地,是因為邱少雲同志,他給了我們力量!”
在之後的上甘嶺戰役當中,陳大權為了堅守陣地,發了瘋一樣拿著機槍掃射敵軍。在副班長的幫助下,兩人成功擊退數十次敵軍的進攻。“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莫過如是。這或許也是為何陳大權能夠與邱少雲成為知心好友的重要原因吧!
公安局慰問老兵發現邱少雲的老照片
上甘嶺戰役結束後,陳大權因為右臂和雙腿被子彈打穿傷到了神經,無法再繼續作戰,於是陳大權無奈離開了部隊。
當年組織為了照顧陳大權,專門給陳大權安排了一個不錯的工作。但是陳大權沒有上過一天學,對這些職位也並不感興趣,見慣了戰場上的殺戮,此刻他只想回老家繼續耕田種地。
回鄉之後,陳大權也聽說了邱少雲犧牲的經過。回首往事,他不僅感慨萬千,又特意將邱少雲當年拿給他的一寸免冠證件照好好收藏了起來。
在1953年的時候,邱少雲的事蹟被全國人民所熟知,甚至還寫進了教科書。同年邱少雲被授予“特等功臣”以及“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英雄”的稱號。陳大權聽說了這些訊息,他打心眼兒為這個在戰場上認識的好朋友感到高興。
斗轉星移,很快時間就來到了2016年。曾經在戰場上發了瘋似的拿著機槍掃射敵軍的陳大權如今也成為了一個遲暮的老人。貴州省遵義市的公安領導在走基層的時候,將陳大權列為了重點幫扶物件。
然而在工作人員來到了陳大權家中的時候,卻發現陳大權的家中擺著一個相框,相框當中有一張一寸黑白證件照,照片當中的青年器宇軒昂,眉目清秀。
工作人員好奇問道:“老人家,這是您當兵前拍的照片嗎?”陳大權笑著回覆道:“不是不是,這是邱少雲同志的照片,他在抗美援朝戰場上給我的。”
雖然老人只是雲淡風輕回覆了幾句話,但是在工作人員聽來無異於晴天霹靂。要知道,邱少雲同志只有幾張根據邱少雲弟弟所描述繪畫而成的肖像畫,在之前沒有任何照片!
老人講述了他與邱少雲的相識經歷之後,工作人員經過多方查證,終於證實這張照片是真的。2017年,邱少雲紀念館的工作人員上門,希望能夠將這張照片收藏在紀念館內。
縱有萬般不捨,老人還是同意了這個請求。至此,這張見證了陳大權與邱少雲的友誼的照片就這樣靜靜躺在邱少雲紀念館內,越來越多人能夠透過這張照片瞭解邱少雲同志的真實樣子以及這張照片背後的故事。
在2018年,陳大權老人安詳離世,享年八十八歲。然而革命先烈精神不死,風骨仍存!正是因為有著千千萬萬如同邱少雲和陳大權一般的革命烈士,我們的中華民族才能迎來如今的偉大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