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艾瑞諮詢釋出《中國科學營養新趨勢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就國民營養現狀、營養品消費者洞察以及科學營養趨勢展望三部分全面分析了當下國民營養健康認知與消費行為。
今天我們先來看下國民營養現狀。
營養不良
目前全球各種形式的營養不良依然存在,如過瘦和過胖都是營養不良的體現。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2021年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全球範圍內,各種形式營養不良依然是一項挑戰,2020年,估計五歲以下兒童中有6.7%消瘦,5.7%超重。
《白皮書》指出,在某些營養指標上,中國已經遠遠低於全球平均發生率。但是與東亞地區平均水平相比,中國部分指標仍然不及東亞平均水平。
如5歲以下兒童消瘦及肥胖問題,中國5歲以下兒童消瘦發生率為1.9%、肥胖發生率為8.3%,均與東亞平均水平有差距。其中,中國兒童的肥胖發生率尤為嚴重。
兒童都如此,更何況他們的父母成人呢?
成人營養健康的資料就更加令人揪心,亞健康情況普遍存在。《基於亞健康評定量表(SHMS V1.0)的我國城鎮居民亞健康狀況評價研究(2021年)》中顯示,2018年我國六省市城鎮居民總體亞健康檢出率為68.06%。
《白皮書》表示,當前我國居民仍面臨居民營養缺乏與過剩並在、膳食營養與生活方式有待改進、部分人群中營養相關疾病高發等問題。
造成這些問題的發生的原因是,我國消費者在營養均衡健康各個環節均缺乏意識或行動,從營養品認知到營養檢測工具/渠道,從營養攝取&補充方式到營養補充效果評估等四個方面,都沒有完善科學的認知體系。
營養品認知存在偏差
在營養品認知方面存在偏差,很多消費者認為營養品等同於藥品。
絕大部分人認為營養補充非常重要,大多數人日常會進行營養補充,但有超半數消費者對營養品的認知出現偏差。
82.3%的受訪者能意識到營養品是補充人體欠缺營養成分的食品;55%的受訪者認為營養品有疾病預防作用;而有23%認為營養品是藥品,具有藥效和治療價值;還有近5%認為,營養品和其他食品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
而在持有“營養品可預防疾病”觀念的人群代際中,85後(30-34歲)佔比最高,達到15.1%,其次為65後(50-54歲),佔比達到13.2%。
缺乏有效的營養檢測工具/渠道
國內消費者對營養認知的偏差,在於自身缺乏有效的營養自檢工具與渠道,多為被動告知。《白皮書》顯示,目前,受訪者最依賴的營養檢測方式是檢視體檢報告(63.8%),部分國民等到身體出現不適症狀才意識到自己需要補充營養(53.2%),檢測途徑具有滯後性。
此外,這些營養檢測途徑也存在侷限性,例如體檢專案有限,難以全面檢測所有營養不足情況,目前設定的體檢專案對於營養指標檢測也不夠具有針對性。
而對比全球人均醫療支出水平最高的國家——美國。
美國檢測途徑包含家庭醫生、管理型醫療保健、健康中心、診所、醫院門診等,其中家庭醫生或管理型醫療保健途徑最具普遍性,該模式具有服務個性化、簽約式關係穩定化特點,便於國民定期、主動進行營養檢測,從而起到預防營養不足或儘早發現的作用。
缺乏科學的營養攝取&補充方式
而在營養攝取和補充方式來看,國人也缺乏科學正確的意識和行動。
從營養攝取途徑來看,71%的消費者透過正常飲食攝取營養;74%的消費者除了日常飲食(正常飲食或膳食營養)外,會服用營養品進行營養補充。
由此來看,日常飲食調理仍然是主流的調理方式,其他科學的營養補充方式較為缺乏。
從營養補充模式來看,49%的受訪者傾向於瞭解自身所缺營養,有針對性地進行補充的營養補充方式;35%的消費者選擇均衡全面地補充營養;還有近16%的消費者,間歇補充、有嚴重需求時才補充,或者幾乎不補充。
缺乏營養補充效果評估
當然,營養補充認知是基於被訪者的主觀感受,並沒有可觀的資料反饋和指導,我國的營養健康評估與檢測等配套發展,也處於落後階段。
《白皮書》對比了美國與中國檢測機構顯示,中國第三方醫療檢測機構數量為1600+,僅為美國的0.5%不到,這是因為國內公立醫療體系發達,第三方醫療檢測公司數量少、滲透率低。
從可檢測專案數量來看,中國也與美國相差較大,美國各項常規、病理、高階專項等檢測專案發達,而國內常規檢驗中缺乏營養補充效果評估專案。。
綜合來看,國內缺乏缺位專業的補充效果評估,評估方法較為侷限,尚有很大提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