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急性酒精中毒、急性胃腸炎、急性胰腺炎病人猛增;血脂血壓增高、心絞痛、痛風發作、血糖波動甚至誘發急性併發症也不在少數;春節過後,體重增加、疲倦睏乏的現象普遍。為把健康帶回家,在節日裡一定要重視以下飲食原則:
一、清淡少油膩,蔬菜勝良藥
節日菜餚豐富,頓頓魚肉葷腥,油膩食物過多,疲勞倦怠、胃腸脹氣,增加消化負擔。少吃葷腥,多吃蔬菜,便可解除身體危機,新鮮蔬菜富含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是β—胡蘿蔔素、維生素C、葉酸、鈣、鎂、鉀的良好來源,可解油膩,維持胃腸正常蠕動,預防便秘,維持人體新陳代謝。建議每天攝取蔬菜300—500克,深色蔬菜佔一半以上。
二、多喝茶及白開水,多吃水果
每日最少飲水1500—1700毫升(約7—8杯水),應少量多次,要主動,不要感到口渴再喝水。茶水中含有茶多酚、咖啡鹼、茶多糖等,對人體有益,但應避免濃茶。節日飲食雜亂,容易上火、便秘,多吃水果,可以清熱、解毒、潤腸,調節改善代謝機能,預防各種疾病,增進身體健康。建議每天攝入200—350克水果。
三、多吃主食,按時就餐,飲食規律
糧食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來源,參與脂肪、蛋白質的代謝,使其完全氧化,減少有毒物的生成,還為人體提供膳食纖維。因此在品嚐美味的同時,應將一部分胃口留給主食,粗細搭配,按時按點,避免胃腸不適應而造成消化功能紊亂。
四、小心暴飲暴食
聚餐家宴很豐盛,往往使人食慾旺盛而“吃撐”,造成胃腸不適,輕者打嗝、腹脹、反酸、腹瀉,重者急性胰腺炎,甚至危及生命,最好的預防就是自我控制,七八分飽。
五、酒傷肝又傷身,過量傷己又害人
飲酒應限量,過量的酒精會造成肝臟、大腦、神經系統和消化系統等損傷。同時,酒後開車造成的交通事故、治安事故等社會危害也非常嚴重。
六、建議分餐制,不僅是口號。
中華民族早在周秦漢晉時期,就已實行分餐制。當今社會,分餐制可以預防經口傳播疾病,還能保證營養平衡,節約糧食,減少浪費。
七、注意食品衛生,小心儲存菜餚
食品衛生很重要,最好現做現吃,不新鮮的熟肉製品和冷葷冷盤千萬別食用;冰箱食品要徹底加熱後食用;生吃蔬菜要洗乾淨;加工食品生熟分開。存放剩菜,不要用鋁製品。
八、建議適當運動
春節期間,現代都市人打電話、簡訊拜年,坐著看電視,開車坐車,勞動量小,起居不規律,運動少,或者利用假期補充睡眠,活動更少。打麻將、唱歌、看電視、玩電腦,還可能誘發加重頸椎、腰椎、關節等方面疾病,因此,要多運動。運動不僅使您增添生命活力,更能使您所攝入的熱量消耗增加而保持能量的出入平衡,有利預防體重增加和疲睏乏力、頭暈腦脹等假日綜合症發生。
健康帶回家,歡樂過春節!
【本期專家】
關芳,瀋陽市沈北新區醫療集團中心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副主任醫師,註冊營養師,健康管理師,遼寧省營養學會體重管理分會委員。擅長圍手術期營養及妊娠期糖尿病營養指導。能夠針對需要接受飲食治療的病人,在保證均衡營養素攝入的前提下,提供營養飲食治療,協助病人臨床治療,促進康復;針對健康人群進行健康保健諮詢,並根據每個人的特點制定個性化營養方案;能夠為糖尿病、大手術和ICU重症等住院患者提供適合其病情治療需要的腸外營養、腸內營養和合理膳食,促進患者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