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梨木蝨,咱們梨農朋友是又狠又怕,總是感嘆太難治了,防不勝防,每年因為梨木蝨的危害導致果樹減產降質的例子比比皆是。
梨木蝨為什麼讓大家如此頭痛?真的沒有好辦法嗎?辦法是肯定有的,歸根結底還是大家沒有真正瞭解這種害蟲的習性和殺滅時機,不能及時準確用藥導致的。
下面就對其習性危害、發生規律、防治時機和用藥方案和農友們做分享:
一、習性危害:
梨木蝨主要以若蟲、成蟲刺吸芽、葉片、嫩梢,也刺吸果實萼窪處汁液進行危害,梨木蝨成蟲不危害,只產卵,產卵後迅速死亡。
新梢被危害後會發育不良;葉片被危害後發生褐色枯斑,嚴重時全葉變褐,引起早期落葉;果實被危害後果面成煙汙狀,影響外觀品質。
如果危害嚴重,會使樹勢削弱,花芽分化受阻,給來年的產量造成極大損失。
二、發生規律:
梨木蝨一年發生3-7代,不同氣候區發生代數不同,東北梨區3-4代,河北梨區4-5代,皖北和黃河故道區6-7代。
若蟲一般在雜草、落葉和樹皮縫隙中越冬,翌年春成蟲出蜇,花芽萌動時開始危害其幼嫩部分。
五月上旬出現第一代成蟲,第二代至五六七代分別在在六月上旬到九月下旬都可能危害。
三、防治時機和用藥方案:
防治分為人工防治和藥劑防治二種方式。
人工防治比較簡單,通常是在早春刮除樹幹上的老樹皮,清除果園內的枯枝落葉和雜草,帶出園外焚燒,消滅在此越冬的成蟲。
藥劑防治需掌握防治最關鍵的三個時機:
1、越冬成蟲出蜇盛期,即花芽膨大期,立即用藥。
用藥方案:一是在驚蟄前後溫度16度左右時全園全株噴灑石硫合劑;二是10天后,花芽膨大期,用20%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40.7%樂斯本乳油2000倍液噴霧。
2、梨樹落花80%時,立即用藥。
用藥方案:苦參鹼+阿維高氯+甲基硫菌靈+農抗120 +硼鈣葉面微肥噴霧。
3、第二代若蟲初發期,即四月底到五月上旬,立即用藥。
用藥方案:阿維菌素+螺蟲乙酯(畝旺特)或高氟氯.噻蟲胺+吡蟲啉+克菌丹+流體硼+糖醇鈣噴霧。
結合人工防治並掌握這三個關鍵期,及時準確用藥,梨木蝨防治效果基本可在90%以上。
以上方案果農朋友們可做參考,記不住可以收藏起來,方便查詢。
~好的,我是半山農人,一個熱愛分享的三農領域的博主,如果能幫助到你,歡迎繼續點贊和關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