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最幸福美好的事情大概就是衣食無憂,有錢有閒吧?如此歲月靜好,夫復何求?
可這樣的日子過久了,難免也會覺得空虛無聊,就會沒事自己找點事,給心靈找個寄託,讓自己有點成就感。
比如世居蘇州的中產鄉紳甄費,便是如此。
甄費字士隱,家住在蘇州閶門外仁清巷葫蘆廟旁。他在紅樓開篇出場,此時已然年屆半百,自然早就沒了功名之念,“每日只以觀花修竹、酌酒吟詩為樂。”生活過得十分悠然愜意。當然美中稍有不足,甄士隱沒有兒子,只有一個愛如珍寶的女兒甄英蓮,這年剛剛三歲。
甄士隱閒來無事,與寄居在葫蘆廟中的落魄書生賈雨村相識,一來二去便熟了,常在一起喝茶聊天,很是投緣。看到賈雨村雖然窮困,卻富有才華、胸有大志,便心生出了愛才之心,想要資助他成就一番事業,卻苦於沒有一個合適的機會。
這一年中秋月圓,甄士隱記掛著獨自住在葫蘆廟中的窮書生,便草草結束了家宴,親自來到葫蘆廟中,邀請賈雨村來家中飲酒賞月。
賈雨村欣然應允,與甄士隱“款斟漫飲”。二人言語投機,越說越開心。這時“街坊上家家簫管,戶戶絃歌”一派其樂融融的節日氛圍。而“當頭一輪明月,飛彩凝輝”更是無比美麗動人。
賈雨村頓時詩興大發,藉著酒意吟詠道:
時逢三五便團圓,滿把晴光護玉欄。
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
這詩雖然詩味一般,但十分應景,且極有氣魄。旁邊的甄士隱不禁鼓掌稱讚,並斟酒祝賀:賈兄這詩氣魄非凡,將來必有大展宏圖的一天。
賈雨村乾了這杯酒,卻深深嘆息道,我空有一身才學抱負,可惜囊中羞澀,連進京趕考的路費都沒有......
早就存心要幫助賈雨村的甄士隱不等他說完,便主動提出,自己願意相助。隨即便拿出了50兩銀子和兩套冬衣,送給賈雨村。他還給賈雨村計劃好了出行的日子:4天后的19日是黃道吉日,可以出發。等你一舉高中,我們明年冬天再相會。
面對甄士隱的熱情洋溢,賈雨村卻是神情淡淡。他接了這份資助,“不過略謝一語,並不介意,依舊吃酒談笑。”毫無感激在心的激動和開心。
如此,真不是受助者應該有的態度,是不是?無奈,甄士隱還就吃這套,他覺得這才文人清高的本色。嗯,賈雨村要是為了銀子立刻就對自己感激涕零,讓真讓自己瞧不起呢。
這場兩個人的中秋歡宴一直喝到半夜,才各自回去安歇。甄士隱了卻一樁心事,回屋大睡去了。而賈雨村呢,他止不住內心的激動,回去後便收拾行裝,第二天天剛亮,便動身前往京城去了——他才不願意等到甄士隱給挑中的黃道吉日呢。對於驕傲的人來說,受人恩惠其實是一件很難為情的事,還是別見了吧!
賈雨村果然如甄士隱所期待,不久便一舉得中。此後歲月,他又攀上了四大家族,一步步高昇。而他記得甄士隱的,只是曾在他家中偶然一遇的丫頭嬌杏。曾經他就任應天府知府時,恰好遇到被拐賣的甄英蓮。得知這個女孩就是恩人甄士隱的女兒後,他只不過嘆息一聲,就不再過問,一任英蓮流落到薛家為婢為妾。
曾經的恩情抵不過現實的利益,賈雨村如此,大多數人也是這般。
賈雨村走了,甄士隱繼續過他悠然自在的中產生活。他以為,這樣的美好日子,他可以一直過下去。哪裡料到,意外竟然來得無比迅猛。轉過年元宵節時,女兒英蓮意外走失,隨後葫蘆廟失火,甄家的房子都燒成了瓦礫。接著又遇到天災人禍,加上甄士隱不善經營,家境迅速敗了下來。在日復一日的貧病交加中,甄士隱終於心灰意冷,選擇了出家逃避,留下妻子依靠父親勉強度日。
歲月蒼茫,誰能想到那場賓主盡歡的中秋夜宴後,一箇中產之家風流雲散,一個落魄書生卻青雲直上。兩個人命運逆轉,人生之變化莫測,白雲蒼狗,豈一聲嘆息可以概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