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央軍委決策劉鄧經略中原
1948年初,劉伯承、鄧小平指揮的中原野戰軍,陳毅、粟裕指揮的華東野戰軍,以及陳賡、謝富治指揮的以晉冀魯豫野戰軍4縱、9縱等為主力的陳謝兵團三路大軍已完成在中原地區的展開,使關內解放戰爭的主動權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解放軍把戰爭引向了國民黨統治的核心區域,這使得蔣介石反動政府驚恐萬狀,遂於1948年初對其在湖北、河南、安徽、江蘇幾省的軍事部署作重大調整:
第一,以隴海線、平漢線作為依託,將中原戰場劃分為8個綏靖區,另外組建了由邱清泉第5軍、胡璉第18軍、孫元良第47軍等主力部隊組成的6個機動兵團,分路防禦解放軍的進攻;
第二,以國防部長白崇禧兼任九江指揮所主任,協同武漢行轅主任程潛對處於大別山區的劉鄧大軍進行重點“圍剿”,企圖使我軍在大別山不能穩固立足,以鞏固其長江防線,確保國民黨在江南地區的統治。
第三,以陸軍總司令顧祝同兼任徐州司令部司令官,對位於豫魯交界地帶的華東野戰軍第1、4、6縱隊和魯中的山東兵團進行重點進攻,防範華野與劉鄧大軍會師。
此時,國民黨部署在中原戰場的總兵力為86個旅,66萬多人,對我軍而言在數量上仍處於優勢。
而劉鄧大軍已在大別山區堅持半年有餘,但山區環境艱苦,群眾生活條件很差,部隊的人員、彈藥消耗之後沒法及時補充,壓力很大。
鑑於這些實際情況,1948年1月中央軍委調整部署,計劃由粟裕指揮三個縱隊,經3個月休整之後南渡長江,以吸引蔣介石20-30個旅的兵力回防,分擔劉鄧的壓力。
同時,劉鄧主力東出大別山,到淮河、沙河之間休整,並統一指揮陳謝兵團、陳(士榘)唐(亮)兵團(即華野第3、8、10縱)在隴海線、津浦線之間機動,打爛國民黨的中原防禦體系。
3月初,蔣介石判斷陳謝兵團和劉鄧大軍可能會合,遂急調張軫兵團南下阜陽,命孫元良、胡璉、裴昌會三個兵團沿隴海線展開,企圖斷絕劉鄧與陳謝的南北聯絡。
蔣介石雖用“鐵桶陣”嚴防死守,其實他的兵力安排已經到了極限,1948年3月1日,彭德懷司令員指揮西北野戰軍在宜川戰役中取得大勝,幾乎全殲了國民黨29軍3萬多人,這使得西安震動。
胡宗南為了彌補關中兵力不足,急忙抽調防守潼關到洛陽一線的裴昌會兵團入陝增援,這一下使得豫西空虛,國民黨在鄭州以西的400公里鐵路線無兵可守。
趁敵人收縮兵力之機,3月7日,陳唐、陳謝兩大兵團集中了28個團的兵力向洛陽發起進攻,到3月14日第一次解放洛陽,全殲了守軍國民黨青年軍第206師,俘虜了敵師長邱行湘。
但在這一次戰役中,陳謝兵團和陳唐兵團的一些協調問題卻尖銳地暴露出來。
當時,陳士榘、唐亮的華野部隊兵精糧足,各縱隊一水的重炮,而陳謝兵團卻沒有重炮,只能靠將士們用雲梯攻城,在攻堅過程中傷亡較大。
是陳謝兵團前兩年沒有繳獲大炮?也不是的,主要是他們根據中央軍委的命令長期在陝西、河南、山西轉戰,攜帶重灌備不便。
在1947年9月靈陝戰役中,陳賡就一次性繳獲了16門榴彈炮和野戰炮,11月底打漯河又繳獲了12門105mm榴彈炮,但隨後為了保證部隊的機動性,這些裝備就被陳賡送給了華野特縱(即炮兵縱隊)。
而華野當時也回贈了6門57mm戰防炮,但這些輕型火炮和後來繳獲的野炮在手裡還沒捂熱就被陳賡又轉交給了需要攻堅火力的徐帥,後來在臨汾戰役中立了大功。
這是屬於中原野戰軍序列的陳謝兵團和屬於華東野戰軍序列的陳唐兵團第一次合作,從中已可看出一些不協的端倪。
隨後,由於胡璉、孫元良兩敵合兵向洛陽逼近,我軍暫時撤離,直至4月上旬再次解放洛陽。
二、劉鄧致電中央“要人”
1948年1月22日,劉伯承、鄧小平收到了一份粟裕發來的十分機密的電報。也即是著名的“子養電”。
這封電報大膽地拒絕了中央軍委要求華野3個縱隊下江南的意見,並提出“集中劉鄧、陳謝及華野主力,依託後方作戰,在雨季和夏收之前在中原地區打幾個較大的殲滅戰……”
劉鄧認為粟裕的電報反映出華野目前渡江南下準備尚不充分,並無十足把握,但目前他們在大別山也很難支撐,便在26日回電:
“粟養電悉,改變中原形勢的關鍵在於打幾個殲滅戰。我們目前情況是部隊極不充實,彈藥亦漸感困難……改變此不利狀態,有賴於友軍之協助和新兵的到來。”
去年8月劉鄧率12萬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千里南下大別山,和國民黨數十萬追兵一路纏鬥,又在大別山區和白崇禧33個旅死磕了4個月,此時麾下部隊只剩下6萬多人,尚不及粟兵團的一半。
要打大規模的殲滅戰,目前只能靠粟裕的華野主力,單靠劉鄧確實力有不逮,這也是事實。
粟裕的這份電報除了劉鄧,當然也發到了西柏坡的中央軍委。毛主席、周總理等人和剛到西柏坡不久的陳毅經過商量,考慮到劉鄧的實際困難情況,決定仍然堅持粟兵團的南下計劃。
但粟裕也是一個意志十分堅定的人,他一旦作出的決定不會輕易改變,於是1月31日他再次致電中央,建議三路大軍集中打大仗,實際上堅持了自己暫不南下的意見。
只是,這一次粟裕的意見依然沒有得到採納,毛主席給他的回覆還是要求他率7-8萬人渡江南下,只不過可以推遲到5月份。
2月底,粟裕指揮華野西集團南下濮陽,4月初,當陳毅趕到濮陽與粟裕會合,並打算確定渡江南下的時間時,粟裕卻提出要求暫緩渡江。
對於粟裕來說,陳毅是他一向敬重的老首長、老同事,從新四軍時期開始他們就並肩作戰,打了許多漂亮仗。而且陳老總代表的是中央的意見,但這一次他沒有讓步。
陳毅也在思考,他認為粟裕列舉的困難都是客觀存在的,而且實際上中央要華野下江南,第一個戰略目的就是分擔劉鄧的壓力,如果下江南之後不能吸引敵人回援,那可就是“扁擔沒扎,兩頭打塌”了。
最後,陳毅對粟裕說:“如果你實在堅持,那就給中央再反映一次。”
1948年4月初,劉鄧大軍進入豫西,並於4月16日接到中央軍委新的任務,即威逼南陽,進入鄂西北,收拾國民黨分散在當地的一些小股正規軍和地方部隊。
也就在這一天,他們再次收到了粟裕發來的關於華野暫緩南下計劃的電報。電報說得很客氣,最後甚至用“國軍”的習慣用詞寫道“請鈞座予指正”。
劉伯承、鄧小平經過審慎考慮,以極大的犧牲精神和魄力決定支援粟裕的方案。他們在2天后回覆:
“如果粟部遲出,加入中原作戰,爭取在半後方作戰情況下多殲些敵人,爾後再出,亦屬穩妥,亦可開啟中原戰局。”
這已經是明告粟裕:你在中原放心幹,南線戰局我們再苦也會頂住!
4月30日,陳毅、粟裕來到河北省阜平縣城南莊,向中央軍委當面報告了暫不渡江,在黃河、淮河之間打大仗的計劃。
同時粟裕向毛主席立下了“軍令狀”,即4個月內殲敵10萬,這差不多相當於當時粟裕所指揮的華野部隊的總數。
為了配合粟裕在隴海線東段的作戰行動,中央軍委命令劉鄧及所屬的華野10縱(宋時輪)等部在平漢線南段發起攻勢,牽制胡璉兵團使其不能東進。
也就是在陳、粟動身前往城南莊之前,劉、鄧聯名向中央致電“要人”,他們的意見主要有三條:
第一,目前中原局涉及地域廣大,部隊眾多,三路大軍及地方部隊將近50萬人,急需統一指揮及後勤保障;
第二,為落實上述事宜,建議由陳毅擔任中原局第一副書記,並組建中原軍區;
第三,由陳毅擔任新的中原軍區副司令員兼中原野戰軍司令員,或任中原軍區兼中原野戰軍第二政委;或任中原軍區第二政委兼中原野戰軍政委。
電報最後強調:“無論哪種形式,陳毅同志華野職務不變。”
這相當於劉伯承讓了中原野戰軍司令員,鄧小平讓了野戰軍政委。
細品這份電報的內容就會發現,它實際上展現了劉伯承、鄧小平在政治上、軍事上極高的智慧。
第一點,是劉鄧早已預見到未來中原野戰軍與華東野戰軍在中原協同作戰的困難:只不過是前期10萬人規模的洛陽戰役,就已經鬧得中野和華野心生芥蒂,如果以後組織30萬、40萬人的大戰役,那還不搞得兩軍雞飛狗跳?
傷了感情還是小事,耽誤中央軍委的作戰部署的責任可是誰也擔不起!
中野兵力少,裝備差,以後有很大可能是給華野打配合,因此,急需一個在華野、中野兩頭都鎮得住的人物到中野坐鎮,在新四軍系統內享有崇高威望的陳毅當然是不二人選。
需要注意的是:劉鄧這樣安排的目的,不是為了讓華野“照顧”中野,而是要讓中野認真給華野打配合!
第二點,是劉鄧實際上給粟裕得以統一事權打了“助攻”。在中央軍委最終同意粟裕暫不南下之後,實際上這一實際需要已經很明顯了。
如果陳毅以華野司令員兼政委的身份留在華野,粟裕就會處於一個尷尬的位置,把陳毅請到中野來,將使粟裕的指揮權得以統一,也有利於他協調華野系統內的各縱隊實施大規模戰役。
實際上,這不是劉鄧,而是毛主席要面對的問題,劉鄧向中央伸手“要人”,請陳毅出山去中野,等於幫助毛主席把這個棘手的問題給解決了。
第三點,劉鄧最後的一句“無論哪種形式,陳毅同志華野職務不變”尤其是畫龍點睛之筆,既考慮到陳毅的感受,也為陳毅今後協調兩軍做了充分的鋪墊。
不得不說,這樣的智慧實在是高明至極!
三、陳毅走馬上任,粟裕決勝淮海
5月3日,中央軍委開會決定同意先按粟裕的意見在江北打4至8個月。5月5日,劉鄧再次致電中央“催人”。
他們除了重申中原局面太大,情況複雜,現在中原局的能力實難勝任之外,還提出了新的人事建議,即希望請彭真同志任中原局第一書記,陳、鄧分任第二、第三書記,陳毅兼軍區第二司令員兼野戰軍司令員。
這一次,鄧小平又讓了中原局第一書記。對於共產黨員而言,個人的得失榮辱在事關解放戰爭全域性的大事面前算不了什麼。
總而言之一句話:請陳毅同志快來!
實際上這個時候毛主席對兩大野戰軍的人事調整心裡已經做出了決策,只不過粟裕還不知道。
5月7日,毛主席當面對粟裕說:“陳毅同志不回華野去了,今後華野由你來搞。”
這讓粟裕感到十分震驚,他當即表示:“華野離不開陳軍長。”在毛主席再三鼓勵後他終於說:“實際工作我來做,但請保留陳毅同志在華野的職務。”
這也為不久之後淮海戰役發動前夕粟裕致電中央軍委“請陳軍長、鄧政委統一指揮”埋下了伏筆。
5月9日,中央軍委決定:
1、中原局以鄧小平為第一書記,陳毅為第二書記,鄧子恢為第三書記;
2、劉伯承為中原軍區及中原野戰軍司令員,鄧小平為政委,陳毅為軍區及野戰軍第一副司令員,李先念為軍區及野戰軍第二副司令員;
3、陳毅仍兼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及政委,其在華東野戰軍的司令員、政委、前委書記職務由粟裕代理。
這個安排相當於毛主席把華野的黨、政、軍全權交給了粟裕。縱觀當時解放軍各大戰區的指揮架構,黨政軍一把抓的除了西北的彭德懷,再就是粟裕了。
6月初,陳唐兵團重新劃歸華野序列,由粟裕統一指揮,這意味著華野的大動作馬上就要開始了。
6月16日,華野圍攻開封,豫東戰役打響,在20天內粟裕指揮所部先後和黃百韜、邱清泉、區壽年三個兵團交手,第一次解放開封,共殲敵9萬餘人。
雖然蔣介石為了挽回顏面,嚴令胡璉、楊幹才、吳紹周等三個兵團沿平漢線救援開封,企圖夾擊華野,但遭到中野和華野10縱頑強阻擊,直到戰役結束始終無所作為。
此時,陳毅已經於6月14日抵達河南省寶豐縣皂角樹村中原野戰軍駐地,隨即召開了中原野戰軍團以上幹部會議,在會上,陳毅傳達了中央軍委關於把戰爭打到國統區的戰略部署。
“劉、鄧不出擊,山東的部隊也不能夠出來,敵人仍在解放區打……我們的解放區一定要垮……不是敵人厲害,而是沒有飯吃。”
陳毅的講話,使中原野戰軍中高層幹部的思想意識有了很大提高,大半年之前他們不要後方,不要重灌備挺進大別山,確實吃了不少苦頭,但聽了報告之後大家都覺得,和全國革命形勢的收穫相比,自己吃苦值得!
1948年9月16日,華東野戰軍發起濟南戰役,經過近8天的激戰,於9月24日黃昏時分解放濟南,殲滅和改編了國民黨守軍10萬餘人。
由於濟南戰役的失敗證明了國民黨僅以一個兵團左右的兵力已經無法固守大型城市,10月初,蔣介石決定放棄鄭州、開封,將守軍陸續撤往徐州。
至此,國民黨在黃河以南、長江以北的戰略重點只剩下了徐州,而且濟南解放之後,徐州最後的屏障也被撤除了。
9月25日,粟裕向中央軍委致電,提出實施淮海戰役,消滅淮陰、淮安及連雲港一線之敵,為下一步解放徐州做準備。
11月1日,中央軍委根據粟裕的建議,決定淮海戰役由鄧小平、陳毅統一指揮,此時投入淮海戰場的華東野戰軍兵力約36萬餘人,中原野戰軍兵力約15萬人,連同地方部隊共計60萬人。
11月6日,中原野戰軍在商丘市張公店地區殲滅了國民黨第4綏靖區所屬第181師,淮海戰役正式打響。
5天之後,華東野戰軍將國民黨黃百韜兵團包圍於碾莊,徐州“剿總”命令邱清泉第2兵團、李彌第13兵團從徐州前往救援,而命令孫元良第16兵團由宿縣北上徐州,加強防禦力量。
本來按照徐州“剿總”的計劃,孫元良撤出宿縣之後是由李延年第6兵團和劉汝明第8兵團來接替防守的,沒想到11月16日劉伯承指揮的中原野戰軍就卡在這個當口攻佔了宿縣。
黃百韜還沒救出來,宿縣先丟了,這就使得淮海戰役第二階段的核心圍繞著宿縣的攻防展開。
人多勢眾,裝備精良的黃維第12兵團成了與中原野戰軍爭奪宿縣的主力。
為了擋住和最終殲滅黃維,劉伯承向各縱隊司令員、政委做了動員:“同志們要向廣大指戰員講清楚,我們決不放過12兵團這個老冤家!狹路相逢勇者勝!”
這時,坐鎮在中野指揮部宿縣臨渙村的陳毅在中原野戰軍截殲黃維的過程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由於中野同時要應付黃維、李延年、劉汝明3個兵團從2個方向的夾擊,情況十分嚴峻,但鄧小平對陳毅坦然地說:中野就算是全部打光了,全國各路野戰軍也可以取得全國勝利,這代價也是值得的!
這樣的胸襟和魄力,讓陳毅深受感動。
可以說,如果沒有背後陳毅所代表的華野的支援,中野最多能做到阻擊黃維就不錯了,至於包圍並且殲滅之,那將是十分困難的。
在總前委中,陳毅被劉鄧戲稱為“腰纏萬貫”的常委,因為他在中野進攻宿縣之前就表示:“只要中野需要,要人有人,要炮有炮”。
有了陳毅的加入,華野、中野從之前兵團級別的戰役配合質變為野戰軍級別的配合,這就是鄧小平所預想的“中野與華野不是簡單的1加1等於2,而是1加1大於2”的效果。
11月23日,黃維兵團已進至距離宿縣不到20公里的南坪集,而黃百韜兵團已於11月22日全軍覆沒,終於到了對黃維下手的時候。
這一天,劉鄧陳聯名致電中央軍委:
“我們決心放棄南坪集,在澮河以北佈置袋形陣地,誘敵深入,聚殲黃維兵團。並請粟裕、陳士榘以二三個縱隊對李、劉防禦,至少以四個縱隊加入殲黃維作戰。”
為此,陳毅一個電話打到華野總部,陸續落實了華野3縱、13縱、特縱(炮縱)參與圍殲黃維的戰鬥。
對黃維發動總攻之前,陳毅專門叮囑華野3縱司令員孫繼先、政委丁秋生:你們要首先打進去,同時虛心向兄弟部隊學習,主動搞好團結;繳獲的戰利品不論大小都要交給兄弟部隊,不準任何人“打埋伏”。
他還找了特縱司令員陳銳霆,提醒他中野進大別山前把重炮全都丟了,這次總攻開始後特縱的所有重炮全都要拉上去打,而且“黃維的全部裝備都要留給中野”。
這個命令他不僅對陳銳霆下過,對奉命指揮總攻南集團的華野參謀長陳士榘也下過,於是華野“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打垮黃維,連黃維兵團的一門炮也沒繳到。
尾聲
1949年1月10日,隨著在陳官莊的杜聿明集團全部被殲滅,淮海戰役以人民解放軍獲得全勝而告終,至此,蔣介石賴以打內戰的嫡系部隊主力基本上被消滅,人民解放戰爭的最終勝利指日可待了。
可以說,在淮海戰役的全過程中,陳毅在總前委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沒有他統一協調、指揮甚至督促華野眾將,劉鄧的中原野戰軍會付出更大的代價,而且也不可能取得那麼大的戰果。
然而能料事在先,提前大半年請陳毅到中野,為了協調兩大野戰軍的關係置自己的榮辱得失如鴻毛,同時也體現了劉伯承、鄧小平二位開國元勳堅強的黨性和超凡的智慧。
共產黨人一切從大局出發,從黨和人民的利益出發,這也是為什麼毛主席領導的中國共產黨能夠戰勝看似強大的國民黨反動派,建立新中國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