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國際評論,木叔來分析東北亞局勢。
我們度過春節長假,關注冬奧會;韓國其實也有春節長假,但是韓國人更關注春節長假期間的一些緊急情況,這就是他們北方在春節前發射的一系列導彈。
最讓韓國人感到擔憂的是平壤方面從慈江島向東發射中程彈道導彈"火星-12",據評估,射程為4500-5000公里,可打擊美國部署主要防禦武器的關島。
雖然這次導彈發射可能不會對韓國帶來特別直接的影響,畢竟打擊韓國基本不需要遠端導彈。但是韓國認為美國會對平壤方面的行動越來越警惕,越來越憤怒,那麼就會加強在韓國對北方的一些武力遏制行為。
由此美韓之間的關係特別是軍事關係當然會更加密切,因此就會讓平壤方面與韓國打交道的時候更加擔憂,從而使得雙方關係隨之變得緊張起來。這對韓國安全是一個巨大的危險。
特別是木叔注意到平壤方面發射導彈的行為在過去一個月已經有7次,韓國的上上下下都對此特別擔憂,由此產生了兩個直接的影響:
第一,韓國媒體認為,文在寅政府的對北方接觸政策已經失敗了。
比如2月6日的韓國媒體稱,如今半島安保形勢烏雲密佈。局勢接近於中斷2018年南北及朝美首腦會談為契機承諾的:不再發射中程以上彈道導彈發射和中斷核試驗宣言。
在這種情況下,文在寅政府沒有拿出任何對策。對於平壤方面發射導彈,他們連"挑釁"這個詞都不願意說。說明文在寅政府“和平程序”失敗。
木叔認為:畢竟一個月頻繁射彈,這是板上釘釘的事情。所以整個韓國社會逐漸會對此形成一個集體共識,那麼當然就會對韓國對東北亞安全的認知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判斷會日益嚴峻,有可能讓韓國民眾今後會支援親美韓國總統候選人的聲音。
在不久之後到來的韓國總統大選當中,這一派候選人脫穎而出的可能性就更大。
第二,平壤方面的頻繁射彈,讓韓國方面更有理由部署薩德,當然也更不能讓已經部署的薩德撤出半島。
就最近被視為親美保守陣營的總統候選人尹錫悅,不僅認為不撤出薩德,還承諾追加部署薩德來防禦平壤方面的導彈打擊威脅就是一個例子。
文在寅一派的候選人李在明表示謹慎。他稱薩德在首爾附近部署沒什麼防禦效果,為什麼要部署這種無用的東西?他還擔心此舉會引起中國的反對,然後讓中韓經濟關係受損。
尹錫悅則回答稱,在北方瞄準首爾附近的時候,發射高角度導彈的情況很多,所以當然需要薩德來防禦,至於部署在哪裡的位置,應該根據軍事需要來決定。
這就是木叔過去提到的:平壤射彈會給半島局勢帶來風險,也會給中國周邊帶來連帶風險的一個重要的原因。
如果未來尹錫悅成為韓國總統,那麼薩德問題肯定還會繼續在中韓關係當中扮演一定的角色。
【所有作品已受版權保護,嚴禁抄襲、轉載,否則將承擔法律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