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唐代玄宗李隆基之妃楊氏之死,歷來有各種不同的說法。有說楊氏是被勒死,但後來又活過來,之後藏匿於民間;有說死的是宮女,真身已逃到民間;還有的說逃到日本、逃到美洲的。但這些說法要麼是推測,要麼是沒有確切證據的傳說,要麼是一些不可信的野史所載,都和事實相去甚遠。
楊氏姿質豐豔,擅長歌舞,通曉音律。開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嫁給李隆基的兒子壽王李瑁為妃。《長恨歌》對她的形容是“天生麗質難自棄”。
開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唐玄宗最寵愛的武惠妃逝世,玄宗於是鬱鬱寡歡。有人就攛掇說,壽王妃不錯,不如弄了過來。結果玄宗就從兒子手裡把兒媳搞到了手。
到開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玄宗以為母后祈福為名,下詔楊氏出家為道,號“太真”。
天寶四載(公元745年),玄宗為李瑁另選壽王妃,之後將楊氏立為自己的貴妃。
天寶十五載(公元756年),安祿山造反,唐玄宗西逃入蜀。至馬嵬驛,士兵譁變,楊氏之兄楊國忠等被殺,楊氏也被賜死。
《長恨歌》中寫道:
六軍不發無奈何
宛轉蛾眉馬前死
《新唐書》卷八十九《列傳第一.后妃上》記載:
……及西幸至馬嵬,陳玄禮等以天下計誅國忠,已死,軍不解。帝遣力士問故,曰:“禍本尚在!”帝不得已,與妃訣,引而去,縊路祠下,裹屍以紫茵,瘞道側,年三十八。
帝至自蜀,道過其所,使祭之,且詔改葬。禮部侍郎李揆曰:“龍武將士以國忠負上速亂,為天下殺之。今葬妃,恐反仄自疑。”帝乃止。密遣中使者具棺槨它葬焉。啟瘞,故香囊猶在,中人以獻,帝視之,悽感流涕,命工貌妃於別殿,朝夕往,必為鯁欷。
《舊唐書》卷五十五《列傳第一.后妃上》也有記載:
……及潼關失守,從幸至馬嵬,禁軍大將陳玄禮密啟太子,誅國忠父子。既而四軍不散,玄宗遣力士宣問,對曰“賊本尚在”,蓋指貴妃也。力士復奏,帝不獲已,與妃詔,遂縊死於佛室。時年三十八,瘞於驛西道側。
上皇自蜀還,令中使祭奠,詔令改葬。禮部侍郎李揆曰:“龍武將士誅國忠,以其負國兆亂。今改葬故妃,恐將士疑懼,葬禮未可行。”乃止。上皇密令中使改葬於他所。初瘞時以紫褥裹之,肌膚已壞,而香囊仍在。內官以獻,上皇視之悽惋,乃令圖其形於別殿,朝夕視之。
《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八《唐紀三十四》有更詳細的記載:
……軍士圍驛,上聞喧譁,問外何事,左右以國忠反對……玄禮對曰:“國忠謀反,貴妃不宜供奉,願陛下割恩正法。”上曰:“朕當自處之。”入門,倚杖傾首而立。久之,京兆司錄韋諤前言曰:“今眾怒難犯,安危在晷刻,願陛下速決!”因叩頭流血。
上曰:“貴妃常居深宮,安知國忠反謀!”
高力士曰:“貴妃誠無罪,然將士已殺國忠,而貴妃在陛下左右,豈敢自安!願陛下審思之,將士安,則陛下安矣。”
上乃命力士引貴妃於佛堂,縊殺之。輿尸置驛庭,召玄禮等入視之。玄禮等乃免冑釋甲,頓首請罪,上慰勞之,令曉諭軍士。玄禮等呼萬歲,再拜而出,於是始整部伍為行計。
史書中寫得清清楚楚,玄宗向蜀逃跑時到馬嵬驛,士兵譁變,殺了楊氏的堂兄楊國忠和姐姐韓國夫人、秦國夫人,以及魏方進等。玄宗問何事,人說是因為楊國忠謀反。玄宗派人安撫士兵,但士兵仍不罷休。陳玄禮說,需要殺掉貴妃。眾人苦苦哀求玄宗下旨殺貴妃,玄宗說貴妃在深宮,怎麼會知道謀反的事?
最後是太監高力士苦勸,玄宗才下旨,將貴妃在佛堂裡勒死,之後將屍體拉到驛館,召陳玄禮等進去檢視。
陳玄禮等頓首請罪,之後呼萬歲,再拜而出。
他們親眼看到了楊氏被處死,之後才“呼萬歲”。若楊氏不死,士兵仍不會罷休。這是非常簡單的道理。
難道真的隨便弄個宮女勒死往那裡一放,就能瞞過陳玄禮等人,怎麼可能?
再或者,玄宗事先就預料到會有這一齣,所以事先就帶著好萊塢電影特效級別的高階易容/化妝師,弄個宮女勒死,再趕緊在面部翻石膏模、再倒模、再塑形、再倒矽膠模,之後往死人臉上貼矽膠,化妝成楊氏的容顏?
所以,史書上寫得真真切切:楊氏被勒死在馬嵬驛,年三十八歲。
《舊唐書》《新唐書》都記載玄宗從蜀返回,令人改葬楊氏。有人勸他不要這樣幹,難道忘記貴妃是怎麼死的?還想讓士兵再搞你一回?
玄宗只好作罷,但仍密令改葬到別處。改葬時,人把楊氏發掘出來,發現身體已朽壞,但香囊還在,就把香囊拿給了玄宗。玄宗看到後非常悲傷,就叫人給楊氏畫了像,掛到別的殿,每天都要去看畫像,看了就會悲傷。
玄宗說貴妃在深宮中,不會參與政事,不知謀反的事。但史書上可不是這樣寫的。史書上寫道,楊家自從楊氏成貴妃後,楊家的人也跟著沾了光。其堂兄楊釗(楊國忠)做了宰相,幹了許多壞事。楊氏有沒有管過?
楊氏還數次得罪玄宗,被送回孃家。但玄宗不久又把她接了回來。
安祿山造反後,玄宗說到想傳位給太子時,楊國忠很害怕,就讓楊氏的三個姐姐韓國夫人、虢國夫人、秦國夫人去遊說楊氏,楊氏就“銜土請命於上”,結果玄宗就把這事暫時放下。
所以,玄宗在馬嵬驛兵變時所說的貴妃只在深宮不問政事的說法,只是為楊氏開脫罷了。楊氏與她的堂兄和姐姐們已形成一個小集團,為了這個小集團的利益,她可以為他們出頭,“銜土請命”,干涉國政。
這事在史書上有詳細的記載:
《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七:楊國忠大懼,退謂韓、虢、秦三夫人曰:“太子素惡吾家專橫久矣,若一旦得天下,吾與姊妹並命在旦暮矣!”相與聚哭,使三夫人說貴妃,銜土請命於上;事遂寢。
《舊唐書》卷五十五:國忠大懼,諸楊聚哭,貴妃銜土陳請,帝遂不行內禪。
有人說,史書不可信。
的確,史書記載的一些細節,或許有待商榷。但是,史書所記載的史事,大體上還是和史實相去不遠的。
史書不能全信,但也不能不信。至少大體上是可信的。
如果前人所做的史書都不可信,信什麼?信你自己頭腦裡的推測?
----------
本文為江渚小閣原創,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