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臨近春節之際,雲通訊服務商容聯雲通訊登陸紐交所,成為中國SaaS赴美上市第一股,開盤首日暴漲200%。
作為服務了新東方、學而思等教育龍頭的SaaS服務商,容聯雲的成功上市似乎是2021年的一個好兆頭。
2021 年上半年,SaaS賽道共發生 111 起投融資事件,逼近2020年全年 134 起的水平,總金額超過 190 億元人民幣,已經超過2020全年總和。
同時伴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人口紅利逐漸消失的時代趨勢,加上疫情下的經營壓力,提高人效、降低成本成為各行各業越來越重要的運營需求。
然而,如此盛況傳導到教育領域卻打了個“折扣”。
在“雙減”的影響下,教育企業尤其是K12企業從“求發展”轉為“求生存”,對於開展學科類培訓的種種限制大大減少了K12企業的收入,這些企業在另尋出路的同時,不得不收縮成本,以給自己儘量延長轉型的緩衝時間,開始削減採購。除此之外,更是有一批受打擊較為嚴重的企業消失在了教育行業圈內,也消失在了SaaS服務商的客戶名單上。
不過,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依,收縮成本的另一面是提高人效,K12收縮的另一面是職業教育和素質教育的生機。2021年,教育SaaS市場在不確定中尋求發展。
生存與競爭
收縮成本是必須的,企服採購也是必須的,那麼如何在成本和需求之間取得平衡呢?
北塔資本告訴芥末堆,在當前市場狀態下,企服市場的萎縮是必然的。一方面,一些小機構關停倒閉;另一方面,堅持下來的機構也要“省著花錢”,會希望尋找一些更開源節流的工具。在這種情況下,服務於大型企業的產品向中型企業擴充套件,服務於中型企業的產品向小型企業擴充套件,小型企業們則轉向門檻更低的企業微信、釘釘等基礎服務免費的大廠產品。
以上等馬取中等馬,以中等馬取下等馬,以下等馬對上等馬,各有各的生存之道。
這給了中小型教育SaaS產品拓展使用者群體,擴充套件體量的機會,也使得教育SaaS持續受到投資方的青睞。
據黑板洞察統計, 2021年上半年,教育行業細分領域中企業服務類融資多達 37 起,甚至高於素質教育和職業教育,佔比28% ,位居教育細分賽道融資次數榜首。
不過,以“雙減”為轉折點,到了2021年下半年,活躍的教育SaaS市場成為了頭部玩家們“合縱連橫”的舞臺,產品融合、渠道打通屢見不鮮,中小型企業紛紛加入大廠生態。
2021年9月,有贊教育與校管家的一期融合產品正式上線,雙方實現了產品入口、線索及訂單等底層資料打通。 有贊教育總裁胡冰介紹, 一期融合產品上線後,教培機構可以透過有贊教育發起營銷活動,售賣單次或多次引流課程,家長購買後產生的線索將同步到校管家招生管理系統,後續學員的課程核銷過程可在校管家完成。在成為正式學員後,學員的購買、消課等資料再傳回有贊,形成閉環。
接下來,除了線索、訂單打通外,雙方還將實現課程、學員積分、優惠、學習資料等底層業務資料的打通。最終,實現線索通、營銷通、學員通、交易通、教務通,透過“五個打通”助力教培機構實現經營、管理一體化。
2021年10月,阿里以釘釘為統一入口,首次推出阿里雲教育整體品牌, 面向教育領域提供全場景數字化解決方案,二十餘家企業作為生態合作方提供了配套產品,其中即包括教務管理平臺、PBL智慧專家輔助系統、名師課堂等線上解決方案,還包括智慧課堂、數字課桌、校園硬體、檯燈等硬體產品與線上線下共通解決方案。
11月,釘釘全資收購這二十餘家生態企業之一的先聲智慧。作為一家K12領域智慧聽說測評服務商,先聲智慧擁有智慧語音測評、智慧寫作批改、自適應學習、智慧場景對話等人工智慧技術,主攻AI+教育行業解決方案。曾為CGTN、小米、海雲天、恆生數字、作業幫、北京四中網校、松鼠AI、OPPO、創維等企業提供服務。
原本便手握一大片企服市場的釘釘,或將藉此在教育企業服務領域更進一步。
緊接著,華為也在教育SaaS領域出手,同樣於11月與松鼠Ai簽署全面合作協議, 雙方將圍繞推進教育資訊化展開合作,包含軟體、硬體、教學內容等,而截至協議簽署之日,松鼠Ai已經為國內100萬家K12教育培訓機構和36萬家中小學提供了人工智慧虛擬老師的教學服務到測評、作業、資料化管理等SaaS服務。
騰訊則透過企業微信在2021年的末尾推出了企航計劃2.0,並表示將繼續關注教育行業、政務行業和中小企業,同時增加對製造行業以及公益組織的支援。此前, 企業微信曾在2020年度大會上推出針對合作伙伴的“企航計劃”:提供12億元數字化扶持基金,與合作伙伴服務教育、政務和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其中,給到教育行業的數字化扶持基金為6億元,將主要用於提高教育ISV開發能力及補貼地面推廣服務商。
與此同時, 在企業數字化轉型方面,企業微信宣佈推出應用“快速上線”“快速安裝”和“介面廣場”三項功能,讓生態產品快速上線至企業工作臺,將產品選擇權下放至企業員工。 據瞭解,企業微信全部的服務商總數為12萬,其中表現優秀的服務商,總數超過6000家,數字化支援覆蓋97個行業,與連線微信相關的獨特介面為1232個,第三方應用有1900個。
跳出教育行業,從企業服務行業的總視角來看,馬太效應似乎是整個行業的大勢所趨。
據IT桔子資料顯示,2021年企服賽道融資總額共有6300+億人民幣,比2020年增長了一倍。超高的融資總額背後,是不足2000起的融資事件,融資次數與2020年相比基本持平,且遠低於2015~2017年。 小部分公司拿到了大部分的錢,是企服行業的趨勢,也是教育SaaS的現狀。
入局與擴張
內容類教育企業入局SaaS服務是2021年下半年的看點之一。
以程式設計教育起家的點貓科技開始了toC、toB、toG三棲之路,於10月份推出了“點程雲”平臺,為機構提供素質教育轉型賦能服務。據介紹,機構接入點程雲平臺後,可直接使用點貓科技已經搭建好的程式設計教育基礎設施和課程體系,快速落地招生開課。同時也可以進行二次產品開發,助力機構實現快速高效轉型。
至此,點貓科技形成了程式設計貓、點程雲、校園業務三大子品牌的經營佈局。
12月7日,一起教育宣佈停止內地K12學科類校外培訓服務,並專注作業等核心教學應用場景,全面轉型成為助力基礎教育數字化轉型升級的SaaS軟體服務商,釋出了新作業平臺“一起作業3.0版本”,並正式啟動一起教育科技SaaS平臺。
12月14日,掌門教育在上海總部舉行戰略釋出會,宣佈為應對教育行業的市場發展和變化,推進新的戰略佈局,加速組織轉型與升級,掌門教育正式成立SaaS事業部。
掌門SaaS事業部總經理李海堅介紹,掌門教育將全面開放智慧備課、智慧作業、題庫系統(因材施教、智慧推薦)、教研資源平臺、師資管理、教務排課、線上實時音影片教學授課平臺、智慧監課、動畫課件編輯研發工具、學習能力智慧評估及報告等SaaS服務,推動SaaS軟體服務在國內外機構及學校教育中的常態化使用。
掌門教育表示,該事業部將以教育SaaS為切入點,圍繞師生課前課後服務、線上教學、家長互動等場景,持續為國內外機構及學校提供線上教育通用解決方案,全面助力教育數字化轉型升級。
素質教育企業順應行業轉型趨勢搭臺做輸出,K12企業則基於自身的內容基礎和運營經驗轉型toB服務,前者是擴張手段,後者則是無奈之舉。無論如何,整合toC基礎、轉向toB不失為“雙減”下內容類教育企業們的應對策略之一。
希望結合C端力量發力B端的不止教育行業內部,也有跨行業發展的網際網路大廠。
居高望遠,握持9000億美元市值的騰訊在SaaS領域表現得頗為活躍。
在2021年上半年的111起SaaS投融資事件中,騰訊參與了其中的12起,8起為獨家投資或領投。
下半年,騰訊則發力自身,搬出“連線一切”的核心價值觀,試圖在企服領域更進一步。1月11日,企業微信2022新品釋出會在廣州舉行,推出企業微信4.0版本, 打通了與影片號的連線,同時推出微信客服能力,支援消費者在不同入口找到客服並在微信中對話。此外,企業微信基於其協同能力,推出企業上下游連線功能,以提升實體經濟產業鏈上下游的溝通與協作效率。
騰訊不僅既做toB又做toC,還要將二者打通連線。以微信擁有超5億活躍使用者的中國第一即時通訊社交App的地位而言,企業微信作為toB端,或能借此汲取不少優勢。
發育迅速的海外市場
國內“卷”,海外市場是否“更好吃”呢?
2021年3月,美國教育SaaS平臺Holberton宣佈募集2000萬美元B輪融資,歷史融資總額達到了3300萬美元。
2021年6月,印度教育科技SaaS平臺Classplus在C輪融資中募集6500萬美元,這是Classplus在過去15個月內的第四輪融資。一位知情人士透露,Classplus目前的估值為2.5億美元。
2021年7月,同樣來自印度的線上教學SaaS平臺Teachmint宣佈獲得2000萬美元Pre B輪融資,而就在2個月前,他們剛剛完成1650萬美元A輪融資。
3個月後,2021年10月,該公司再次獲得7800萬美元B輪融資,投後估值達到5億美元。更為引人注目的是,這家公司從成立至B輪融資不過16個月,融資總額達到了1.18億美元,這家誕生於疫情中的“新生兒”企業堪稱發育迅速。
2021年12月18日,經營8年的丹麥親子育兒SaaS軟體公司Famly完成了1590萬歐元的最新融資。
2021年12月26日,澳大利亞SaaS平臺Vivi獲2000萬美元融資,該公司表示,這筆資金將用於提升平臺,升級運營基礎設施,並在美洲、歐洲和亞洲招聘更多銷售和營銷人員,也將用於加速海外擴張,目前的重點是美國。
過去10年裡,中國教育科技企業也曾透過種種方式進行出海嘗試,以實現全球化佈局。
他們或是透過併購來開拓海外市場,如網龍;或是透過底層技術工具來服務全球各國學校,如ClassIn;或是透過IP和內容來驅動走向國際,如寶寶巴士;再到近年來很多課程服務類公司出現,開始為外國人和海外華人提供漢語培訓服務,如轉型中的新東方。
作為2021年中國SaaS的開門紅,容聯雲通訊在登陸紐交所時,其創始人兼CEO孫昌勳便表示,接下來,容聯雲通訊將打破通訊產品的邊界,致力於企業的數字化改造,為企業的“生產、營銷、運營”提供新方法論以及SaaS化工具,同時還要拓展海外業務,為全球的企業提供產品與服務。
常有行業觀點認為,中國企服SaaS市場相比海外還不夠成熟,人口紅利漸弱但尚存,數字化轉型還不至於“迫在眉睫”。不過疫情無疑催化了中國SaaS的發展速度,出海對企業而言,是學習也是發展,對教育SaaS而言,或是“雙減”之下的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