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被時髦青年戲謔為“Me-More-Say”的,在南方被稱為棉毛衫(褲),北方稱其為秋衣秋褲,這其實是一款由各種棉毛布料縫製的在春、秋和冬季貼身穿著的中厚型長袖針織內衣。
棉毛衫作為保暖功能的內衣,在其誕生至今的幾十年不斷迭代,但為什麼要將其拿來比喻城市更新特別是微更新?
其共同擁有一個功能屬性:貼身,舒服與否第一時刻感受,不舒服也會久久滋擾。
城市更新特別是已經全面介入城市網格化的微更新,早已不是“大不了不去”的用腳投票命題,而是“這種不舒服會主動影響你的日常”,所以完全有必要將兩者“拌起來說”!
一、不奢望一步到位,有個最佳化的過程是正常的
70後一代,可以被很多標籤定義,最常見和常用的是——改革開放的親歷者,也有媒體稱之為“中國房地產直接受益的一代”,但若果將其再定義為“和棉毛衫一起成長的一代”,笑話之餘也會被同意。
為甚這麼說?
70後的成長過程中,恰也是棉毛衫這種保暖型內衣不斷迭代和最佳化的進化史。
最早穿著棉毛衫的少年,自身並無選擇權,只是被“保暖”功能強化所致,但是在成長過程中逐漸發育的不僅是身體,也有審美,那時候就覺得——“冬天有些叔叔的脖子上露出一截灰色有點難看”,這種難看也只能覺得難看而無法改變,因為市場上所有款式都如此。
到了90年代,棉毛衫的第一次革命開始了,很遺憾其升級的不是“脖子或袖口露出一截灰色”的審美問題,倒是進一步強化了保暖屬性,就像最早期的皮夾克談不上審美款式,但穿上的人都自誇:“真的比棉襖暖和啊!”
伴隨這棉毛衫的第一次迭代,其在推廣方式上也開始立體和登上大雅之堂,那幾個耳熟能詳的品牌不是因為好用或者好看被消費者記住,而是有限資訊之下的廣告,讓你不得不記住。
棉毛衫的下一次革命或者說產品升級,一言蔽之三個字:輕薄化。
“襯衫裡面穿棉毛衫”變得理所當然,因為隨著面料科技的發展,從傳統的全棉,棉+毛,棉+滌綸,棉+腈綸的面料成分基礎上,透過摻入特殊纖維或在染整過程中的特殊助劑加工,使普通的棉毛布增強功能性的同時,穿著舒適度也受到關注和改善。
如今,棉毛衫也好秋衣秋褲也罷,在進一步強化保暖功能之上,不斷在美觀方面釋放:“脖子或袖口露出一截灰色”的問題基本被克服,款式從羅紋圓領衫逐步全面進入雞心疊領衫的時代。
同時隨著染整加工方法的升級,從最早的黑白灰單調色系已經全面實現“必有一色適合你”的全色系時代,其保暖屬性開始相容時尚屬性,倒是不少時尚單品一不小心翻車成了“像棉毛衫一樣”。
棉毛衫從內衣→保暖→輕薄→審美的4.0版本進化過程,也同樣是城市更新這幾年“一年趕潮十年發展”的抽絲剝繭,從大拆大建推倒重來→瓷器店裡打老鼠→因地制宜區域性改造→城市管理精細化&網格化的雙重要求之下的“一街一設”。
不論是棉毛衫還是城市更新,雖然今天絕不會選擇曾經的1.0版方案,但也應該客觀看到沒有1.0版的“從無到有”,也就不存在“不斷暴露問題並不斷解決(暴露出來的)問題”,這是產業升級和迭代的必然過程。
棉毛衫或城市更新,想要一步到位都是美好願望,但想要一步到位都是幾乎不可能的事。
二、到底是好看重要,還是舒服更重要?
再回顧棉毛衫從1.0版本到2.0版本的升級過程,從“一種內衣”到強化保暖屬性,這個看起來沒有直接針對“脖子或袖口露出來一截”的直觀審美,但細想也有啟發:
1、好看是給別人看的,保暖是自己切身感受,“先滿足他人還是先保暖自己”一目瞭然;
2、“從內衣到保暖內衣”的升級,而非“從內衣到時尚內衣”,證明了功能性大於舒適度,也大於審美性,這是“不忘初心”的溯源課題,即:初心到底是什麼?
3、工藝的升級離不開材質的進化,否則就是“意識到了速度跟不上”,城市更新裡發現問題也針對性解決問題,但若產品創新跟不上,總感覺“有醫治沒根治”。
在城市更新特別是微更新,也一直伴隨著“功能重要還是美觀重要”的思辨,這種看起來一目瞭然的爭執,在“只是當時已惘然”的時間節點裡,還真的做不到“像今天回首&像旁觀評價”這般的形成統一回答。
何況,不同微更新專案的確存在著更新初衷的不同,或許可以說:大多數微更新都是功能性大於景觀性,但也的確不排除部分專案因為功能本身可持續基礎之上的——更看重景觀價值,為悅己者容!
大多數微更新,更新的源頭是原有功能不可持續或者不能滿足受眾日益增長的使用需求,所以透過設計和改造來幫助或社群或街道煥然一新,側重和首要的的確是功能。
在明確了功能和景觀(或審美)的先後順序原則之後,還存在部分個例的一事一議,所以回到面對微更新的最初工作針對性,先要了解業主的初心,或者先了解受眾的“最痛點”,從而在設計和改造中優先解決主要矛盾,暫時擱置次要矛盾。
棉毛衫從無到有之後,要進一步強化的是其保暖功能,這是關於棉毛衫這種產品是否被市場接受的本質問題,彼時如果先改良款式、豐富色系但“保暖的首要功能”不能確立和強化,那麼消費者就面臨“為甚要買棉毛衫”的自問。
因為:棉毛衫不能保暖,再好看也好看不過長袖T恤,那為甚不直接長袖T恤呢?!
雖然在那個年代,還沒有民意調查的方式甚至沒有市場研究的功能,但搞清楚核心和首要的研發方向並解決最痛點,無疑是產業升級或迭代的第一要義。
很多年前,有個老領導無意當中聊起一句:“我冬天不穿棉毛衫的”,這話言下之意?
當然不是老領導陽氣旺盛不怕冷,而是彼時的棉毛衫某些抗性問題無法解決,所以導致“一邊是有車一族的室外時間有限,一面是棉毛衫有其不可解決的產品抗性”。
三、標準化、同質化和細節,誰是“最後一根稻草”?
今天在微更新中,設計師想說而忌憚說的三個字叫做標準化。
一方面,希望找到一個能處置大多數同類問題的方法或原則,自己工作省心省力;
另一方面,就算內心有了標準也不能大張旗鼓推廣標準,因為“有了標準就少了活計”,而微更新本來就是薄利多銷的規模模式。
當然,站在市場和策劃工種的立場,是心口如一地反對標準化的,因為標準化不僅“少了活計”而且也讓相關的創意策略工作變得索然無味,當然冠冕堂皇的反對理由是——因為每個城市、每個社群、每個專案甚至每條道路,彼此之間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差異,每個專案都有其“指紋屬性”,所以一事一議、一路一策從城市更新的“貼身”屬性,標準化是無法實現滿足不同型別的城市、社群、專案、道路的。
所以,很長一段時間,標準化三個字屬於N多相關從業者嘴裡的“愛也標準化&恨也標準化”。
(只有生產廠家歡迎標準化,因為標準化就意味著規模化,規模化不僅可以做大產量和銷量,還可以逐步攤銷研發成本)。
倒是同樣以棉毛衫和微更新來各自定義:前者或許還能適用標準化,因為只要材質具備吸附功能,結合儘可能多的幾款尺寸標準,“相對貼身”不僅可以實現,而且受眾不太較真;倒是後者“除非不在精細化管理要求之下”才有可能(遵循標準化),更多時候不同專案有不同現狀特徵,也有不同的訴求側重,標準化最多作為一種原則被掌握,實踐操作中還是具體問題具體掌握(或具體操作)。
但凡提及標準化,又“鞋不離襪”地要討論細節問題。
一方面,標準化和細節之間,不存在“功能和景觀孰輕孰重”的定性問題,沒有標準化大原則基礎之上談細節屬於螳臂當車;
另一方面,在標準化導致的高度同質化之上,細節顯成敗就有了可能(當然不是細節本身的分量,而是高度同質化之後,細節作為最後一根稻草可能導致的冰火兩重)。
在今天的微更新中,雖然沒有完美產品但經過多年的試驗和操作積累,還是形成了一定的產品範例,當然無外乎功能可變、形象換新、滿足人群、相容市場等原則性共識,可以說也形成了一些區位、地段、屬性、功能、體量的所謂操作方略,但“沒有兩條馬路是完全一樣的”甚至談不上孿生,所以細節只能在“高度相似”專案中實現一招制敵&勝天半子。
“差不多就行了”在某些特定場合和領域,其實已經足夠,而在高度同質化尚且不能的背景之下,空談細節致勝其實——也太看得起細節了。
冬天少不了棉毛衫,今天之所以能被無傷大雅地諧音戲謔,已經證明了這款內衣被全民接受的事實痕跡,“保暖之上要舒適要美觀”;
微更新不僅無緣大拆大建,在網格化管理和精細化設計之下,也是第一時間體驗出市場冷暖、受眾喜惡,適合與否的反饋更加直接凌冽。
同樣的“貼身”產品,同樣導致“不舒服馬上感受到”,所以在前置的【設計任務書】階段,至少已經需要作出取捨,發現並解決主要矛盾。
只有解決了主要矛盾,才有進一步解決次要矛盾的可能,升級和進化才能領命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