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凡情感
第一次看這部劇應該是在8年前,當時斷斷續續看了個大概。8年後再看,有了不一樣的感悟。
當年看大嫂在洞房花燭夜服毒自殺的那個片段,唏噓之餘對她很是敬佩,覺得她自殺是想保全喬家和兒子的名聲。
畢竟,當時她兒子景泰已經是高中狀元。母親卻要改嫁,而且還是下嫁給一個曾經賣花生米的窮酸秀才。所以她為了面子才服毒自殺的。
如今再看,卻發現遠不是這麼回事。大嫂這個人,看似待人和氣。實際上卻是個狠角色,而她在新婚夜服毒自殺也是一石二鳥。
孫茂才在看到大奶奶死後,自言自語說了一大通話,揭開他內心真正想說的秘密。
多年前,因為大嫂跟孫茂才的事,喬致庸逼著大嫂在祖宗靈前下跪,還狠狠地訓斥了她一通。
可他倆到死都不知道,大嫂為何要在跟孫茂才結婚的那天夜裡自殺?
咱們先來看大嫂做事的狠勁。看透了大嫂做事的狠勁,就知道大嫂在新婚夜裡自殺的真相。
1為了喬家硬生生拆散喬致庸和江雪瑛的婚事
喬致庸自小是大奶奶撫養大的,她對喬致庸來說,名義上是嫂子,實際上卻是情同母子。
喬致庸大哥在臨死前,叮囑要讓二弟走科舉之路。他用心良苦,他知道二弟一直喜歡讀書不喜歡經商。弟弟不喜歡經商是一回事,當時喬家因為做高梁霸盤生意已經是外債累累,他不想弟弟受苦,所以他並沒有強迫弟弟去接管自己留下的爛攤子。
但他死後,曹掌櫃卻說服大奶奶,為了喬家應該讓二爺接掌喬家當家人的位置,曹掌櫃聯合大奶奶把正在考試的喬致庸從考場上叫回來,謊稱大爺臨死前遺願就是讓二爺接掌喬家生意,不然他死不瞑目。
喬致庸是大哥大嫂撫養大的,恩情比天還高。他們以為,這樣說喬致庸一定會聽從大哥的話乖乖做生意。
但大奶奶和曹掌櫃都沒想到,即便他們謊稱是大爺的遺言,喬致庸還是堅決不肯接掌喬家生意。
讓一個人原本熱愛讀書,滿腦子都是為天下謀福利的人放棄他多年來的理想,去做他不喜歡,也不會做的生意,換做誰,大概也不同意。
不管大奶奶和曹掌櫃如何費心費力地苦勸,喬致庸就是不肯。大奶奶是何等樣人,她看苦求喬致庸無效,就用了苦肉計,先是說哪怕自己上街去討飯,只要有她一口吃的,就有喬致庸和景泰一口吃的。
但她說完,喬致庸還是不為所動。大奶奶決定再下狠招。她乾脆讓人去買了一間茅草屋,讓喬致庸帶著景泰去那裡住,她一個人留在老宅跟要債的死拼。
她這招果然靈驗,喬致庸好歹是個男子,他怎會讓大嫂一介女流獨自扛起喬家的責任?又怎能讓大嫂和侄兒流落街頭?
他是堂堂男兒,在家裡危難之際,自然要扛起一切。
經過無數次的糾結掙扎後,喬致庸終於答應接受喬家生意。
大奶奶暗暗鬆了口氣,下一步,她還要繼續讓二弟做他不願做的事情。
當時喬家內憂外患,不僅外面的人要債,就連當初入股的喬家本族人也上門要收回股份,生怕他們的本錢打水漂。
在這種情況下,喬家除了聯姻,好像也沒有其他法子可以力挽狂瀾。
於是,大奶奶明知喬致庸從小就跟江雪瑛要好,卻硬生生拆散他們 ,讓喬致庸娶陸家小姐。
湊巧的是,陸家大小姐盧玉函對喬致庸一見鍾情。陸家是有名的大戶,可以支援喬家,更能救喬家於危難之中。於是,大奶奶就讓曹掌櫃瞞著喬致庸去陸家提親。
在大奶奶看來,喬致庸娶陸家小姐,是很合適的婚姻。只是以二弟那個性子,怕是不會輕易答應。
事情果然如她所料,喬致庸怒氣衝衝地趕回來質問她,為何不經過他同意就擅自替他做主?他和江雪瑛自幼青梅竹馬,早已許下諾言,今生今世要結為夫妻。如今自己怎可為了利益拋棄江雪瑛?他可以為了喬家犧牲自己的愛好和前程,但他絕對不能犧牲自己的愛情和婚姻。
喬致庸不同意娶陸玉函,別人也沒有辦法。但大奶奶是看著喬致庸長大的,她知道這個小叔子的軟肋在哪裡,她裝作昏迷,然後讓府中的丫鬟和下人都給喬致庸下跪。硬逼著喬致庸答應。
孫茂才一番話讓喬致庸改變了主意。孫茂才說喬致庸是個沒有責任心的男人,當初他可以為了家人向劉黑七下跪,如今卻為了一個女人犧牲喬家的未來。
喬家要翻身,必須要有銀子,目前,只有娶了陸玉函,才有可能問她爹借到錢,喬家才有可能翻身。
孫茂才狠狠地質問喬致庸:你是被你 大哥大嫂 養大的,你眼下能為他們做什麼?你四處借銀子也借不到,大奶奶費盡心思,找出了一條救喬家的路,你為了那個雪瑛,就可以讓你嫂子和你大哥唯一的兒子流落街頭嗎?這就是你對他們的回報?
孫茂才一句句狠話,猶如一把把利劍直刺向喬致庸的心口,大奶奶從門外衝進來,跪在那裡求孫茂才,不要再逼二弟了。還說自己不是個好嫂子,不該逼著二弟娶親。
在這個情節中,雖然大奶奶看起來很心疼喬致庸,實際上,從曹掌櫃跟她建議讓喬致庸接管喬家事務,到後來孫茂才逼著喬致庸娶盧玉函,最終點頭的都是大嫂,喬致庸雖說接管了家族生意,但誰都知道,喬家真正的當家人是大奶奶。她說的話,做的決斷都直接影響到喬致庸。
她是看著喬致庸長大的,她也是知道喬致庸和江雪瑛的感情,但為了喬家,她還是做出這樣的決定。
我們不能怪大奶奶,丈夫剛剛去世,孩子又小,她必須要把喬家的一切給撐起來。在那個年代,女人只能在家裡拿主意,真正能走出去替喬家撐門面的,也只有喬致庸。
她逼著喬致庸忘掉青梅竹馬的愛人另娶他人,如果心思不狠,她做不出這一切。
最終,喬致庸經過痛苦的糾結之後,在愛情和家族利益中間犧牲了愛情。他提出一個要求,他要在成婚前見江雪瑛一面。
大奶奶答應了,江雪瑛來後,她生怕喬致庸變卦,人家兩人在屋子裡,她還特意爬上去偷聽偷看,確認喬致庸的心意後才下來。
可見,她並不是我們看到的那般柔弱,善良,她很有城府。
2聽從孫茂才的唆使,想要問喬致庸收回掌家大權
因為喬致庸的賞識,孫茂才從一個賣花生米的窮秀才做到喬家人人敬重的軍師般人物。盧玉函是個聰明女子,她很早就對大奶奶說,雖然孫先生是個人物,但她總覺得這個人哪裡怪怪的,她說不出來。
而盧玉函說這話的時候,大奶奶正在給孫茂才縫護膝,她並沒有注意到弟妹話語中的暗示,還說孫先生是喬家的恩人,如果沒有孫先生出計獻策,喬家怕是不會翻身這麼快。
大奶奶對孫茂才關心,孫茂才不傻,他給了大奶奶回饋,他從廣東給大奶奶帶回了衣料首飾,於是大奶奶趁著雨夜給孫茂才送了一件她親自縫製的棉襖。
就在那一晚,孫茂才在大奶奶跟前挑唆,說喬致庸聽不進去別人的話,喬家遲早會毀在他手中,還不如大奶奶把掌門人的權利給收回來,自己可以幫助她把喬家做大,有他在,一定會讓喬家比之前發展更好。
其實,這時候孫茂才跟喬致庸之間已經有了隔閡,本來道不同不相為謀也沒什麼,可孫茂才卻無恥地向大奶奶獻計,擺明了他自己想要掌控喬家。他現在花言巧語騙得大奶奶信任,等他當了當家人,那就沒大奶奶什麼事了。
大奶奶畢竟是女人家,大爺去世後,她單身多年,忽然遇到個知冷知熱的孫茂才,且說出的話句句在點子上,大奶奶絲毫沒有懷疑孫茂才的居心,居然真的去找喬致庸,想要收回當家權。
她卻不知道,早在孫茂才跟她商議時,就被曹掌櫃在窗外聽得一清二楚,曹掌櫃把一切都告訴了喬致庸。
所以,當她去找喬致庸,跟他說喬家不是某個人的喬家,而是祖宗的喬家,是後輩子孫的喬家。她不能再讓他掌管家 事,否則喬家以後指不定會是什麼樣。她不能讓祖宗辛辛苦苦創下的這份家業敗在喬致庸手中。
喬致庸沒有驚訝,反而很平靜地問她,把家事歸還給她可以,她將來如何經營?她說她自有辦法。
大奶奶以為她說出這些話,喬致庸就會把家事還給她。她萬萬沒想到,喬致庸會把她領進祠堂,命令她跪在祖宗靈位前,喬致庸一口氣說了她三條罪狀。
第一條,大奶奶雖然姓曹,但卻是喬家的媳婦,從她進門的那天起,她就生是喬家人,死是喬家鬼。可是她居然胳膊肘往外拐,向著外姓人說話。
第二條,她雖然是長嫂,但他卻把她當做親孃一樣看待。喬家上下也都很尊重她,可是她不自愛,妄想做一些不該做的事。
第三,喬家的這份產業,是喬家幾輩人辛苦打拼下來的,喬家祖訓裡有,東家就是東家,掌櫃的就是掌櫃的,可是她今天卻想讓喬致庸把祖輩留下來的這份產業拱手送給他人,她這麼做,對不起喬家的列祖列宗,也對不起大哥的在天之靈 。
喬致庸說的話,如果放到今天,我們或許會覺得不可思議,甚至是有些苛刻,但在那個時代,他說的卻句句在理,佔理。大奶奶竟然無言以對。
喬致庸找到孫茂才,說本來他做的那些齷齪事自己都可以裝作不知道,誰知孫茂才居然想要去唆使他的大嫂,大嫂對他就如親孃般一樣,所以他不能容忍孫茂才在喬家繼續待下去。喬致庸攆走了孫茂才。
孫茂才走後,大奶奶這才醒悟過來 自己差點上了孫茂才的當。她後悔不已,她差點就成了喬家的罪人。從此她再也不想其他,只一心一意幫助盧玉函料理家事。
她是個堅強的女人,她既沒有因為識人不明而羞愧,覺得沒臉在喬家待下去,也沒有因為被喬致庸責罵而怨恨,她知道自己做錯了,也知道孫茂才之所以對她好,就是想要霸佔喬家的財產。
她知道自己錯了,她要用行動來減輕自己的罪孽,在喬致庸設粥棚給災民賑災時,大奶奶帶頭去做,還要求一定要善待災民。
每個人的一生,都難免有糊塗之時,也難免有做錯事的時候,大奶奶的可貴之處就在於她知道自己錯了後,沒有深陷內疚中不可自拔,而是選擇了以行動來回報喬致庸夫婦,這才是一個大家閨秀應有的風度和胸懷。
是喬致庸那“三條罪”的當頭棒喝,讓她及時止損,迷途知返。這才有了後來她洞房花燭夜服毒自盡的事情。
在新婚夜服毒自殺,徹底擊碎孫茂才的陰謀
孫茂才被喬致庸攆走後,當了一個小官。後來,洋鬼子入侵中國,孫茂才向皇上建議,讓喬致庸去籌措軍糧和馬草。
喬致庸共籌集250萬兩銀子的軍糧和馬草,前提是打完仗後,朝廷要把這些錢歸還給他。朝廷答應了,但事後卻死不認賬。喬致庸去京城要錢,再次被抓進監獄。
朝廷想殺喬致庸,又怕天下人恥笑,朝廷不願意落得個欠債不還的壞名聲,於是就讓孫茂才去審理這個案子。
孫茂才知道自己和喬致庸被綁在一起,如果他把喬致庸殺掉,朝廷就會借平民憤再殺掉他。所以,他必須要救喬致庸,才能救他自己。
孫茂才何其卑鄙,他知道救喬致庸是勢在必行,卻又去找到喬家,提出要娶大奶奶,只有娶了大奶奶,他才會救喬致庸。說白了,他還是想借此侮辱喬致庸。
大奶奶為了二弟,答應嫁給孫茂才,前提是看到二弟,她才會上花轎。
結果,新婚夜裡,孫茂才看到的是嘴角流血,服毒自盡的大奶奶。
孫茂才愛大奶奶嗎?敬重有,愛恐怕沒有 。當年他跟大奶奶表白要把喬家做大時,他還一邊在外面包養妓女。更別說現如今的大奶奶已經是個老婦人了。以孫茂才的知府身份,想娶親自然可以娶到年輕漂亮的女子,他又為何對大奶奶情有獨鍾?
從他掀開頭蓋,看到大奶奶自殺身亡後說的那段話就能看出來。
他說,他以為自己這一生是不可能的了,他敬重大奶奶能夠衝破喬家祖訓嫁給他。
但他沒想到,卻會是以這種慘烈的形式收場。
孫茂才執意要娶大奶奶,不是為了多年前的執念,而是為了他心中的自卑感和報復感。他曾是一個賣花生的秀才,如果不是遇到喬致庸這個伯樂,他的下場會是什麼樣尚未可知。
他拼命幫喬致庸,更是幫助他自己,他要活出個人樣來,他要改變自己的人生和命運。他雖然幫喬致庸,心裡卻看不起這個沒腦子愛衝動的喬家二爺,他心說喬致庸有什麼能耐呀?還不是命好,有媳婦幫襯他,有老丈人賣掉家產幫他,有那麼多喬家人幫他。
如果喬致庸不姓喬,他就是一個很普通的書呆子而已。
而自己,問這個書呆子叫了那麼多年的東家。憑什麼呀?他不服氣。所以,他向大奶奶進言,他想要當喬家的掌門人。只要大奶奶聽他的,他的計劃很快就會成功。
孫茂才計劃好一切,很可惜,被喬致庸給破壞了。
被喬致庸攆出喬家後,他就發誓,將來有一天,他一定要一雪前恥。
孫茂才雖然有才,但他一直自卑,被喬致庸趕出喬家後,他更是產生了極強的報復心,他一直在靜待時機,這機會果然讓他遇到了。
他要娶大奶奶,就是為了安撫他的自卑心和對喬致庸的報復,在他心裡,大奶奶是太古曹家的千金小姐 ,也是祁縣喬家的大少奶奶,如果大少奶奶下嫁給他,就會滿足他的自卑心。想他孫茂才不過是一個賣花生米的窮酸秀才,竟然能娶到大奶奶,何其榮幸!
同時,喬致庸是大奶奶撫養長大的,大奶奶對喬致庸來說,就是如同 親孃一般的存在,他娶大奶奶,就是對喬致庸的羞辱。
所以,多年前他利用大奶奶,多年後他再次利用大奶奶。只可惜,孫茂才千算萬算,唯獨漏算了一件事。
他還是當年的他,大奶奶卻早不是當年的大奶奶了。自從知道自己是被孫茂才利用,又被二弟當頭棒喝後,大奶奶什麼都明白了。
所以,當她聽說孫茂才執意要娶她時,她知道孫茂才是想盡辦法侮辱喬致庸和喬家。她偏不讓他如願。她要讓他的婚禮成為一個笑話,她也絕不會做對不起喬家的事。
她在新婚夜自殺,一是確保在這之前孫茂才救出喬致庸,二是擊碎了孫茂才報復喬家的陰謀。
孫茂才不是一心想得到她羞辱喬家嗎?她用實際行動告訴他,自己寧可死也不願意跟他成親。她看不上他。即便他當上了知府,他還是當年那個賣花生米的窮酸秀才。
孫茂才永遠也不會知道,在大奶奶心中,喬家永遠是最重要的,當年她逼著喬致庸娶陸玉函是為了喬家,後來打算收回家事,私心裡還是為了喬家。這次答應跟他成親,還是為了喬家。她心知肚明,喬家沒了她不要緊,沒了喬致庸才真的不行。所以,她願意以命換二弟的命。
她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喬家。為了喬家,她曾經逼二弟離開心愛的女人。為了喬家,她同樣可以犧牲自己的性命。
她這輩子,生是喬家人,死是喬家鬼。她是屬於那個時代的貞烈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