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 年,在準備從白俄羅斯撤退時,德國反情報部門發起了“心愛的貓”行動。根據這次行動的計劃,在紅軍解放的領土上建立了地下團體網路。他們的主要目標是破壞前進的蘇聯軍隊的通訊。為了實現這些目標,小組成員從德國人那裡獲得了武器、無線電、藥品和彈藥。
---
在“心愛的貓”行動中,德國人建立了多個小組:在拉脫維亞有一個小組“森林貓”,在烏克蘭建立了一個小組“草原貓”,在斯摩稜斯克和布良斯克地區建立了一個小組“野貓”。但在所有建立的團體中,最有戰鬥力且特別有效的是在白俄羅斯組織的團體——黑貓。1944 年,該小組的分隊活躍在從佈列斯特到布良斯克的地區。黑貓集團的成員總數約為4500人。分隊的一般領導是從位於華沙的總部進行的。該總部由白俄羅斯反蘇運動的創始人之一維圖什科·米哈伊爾·阿法納西耶維奇領導。
照片來自免費來源。
衛國戰爭末期,“黑貓”成員襲擊了關押合作者的監獄,並積極襲擊地方當局。為了防止當地民眾反對,“黑貓”沒有進行示威性處決。根據白俄羅斯歷史文化研究所的資料,到 1945 年夏天,根據各種訊息來源,有 10,000 到 30,000 名合作者躲藏在白俄羅斯的森林中。他們中的一些人繼續積極與蘇聯當局作鬥爭。
戰爭結束後“貓”的活動。
歷史學家謝爾蓋·耶什(Sergei Yersh)的文章“白俄羅斯森林兄弟的指揮官”提到了“黑貓”小組的 40 名分遣隊領導人舉行會議的事實。會議於 1945 年秋天在白俄羅斯的森林舉行,總部負責人米哈伊爾·維圖什科也出席了這次會議。在這次會議上,決定繼續與蘇維埃政權作鬥爭。但在“鬥爭”過程中,共和國的平民不應受苦。黑貓計劃特別關注監獄和囚犯的釋放。一份移民報紙上發表了一篇文章,稱 1948 年,200 名黑貓組織成員襲擊了位於新格魯多克市的蘇聯國家安全部特別部門的中心。
同樣在 1948 年,他們襲擊了科布林市的軍營。在這次襲擊中,黑貓解放了大約 200 名合作者。1949年,明斯克附近的一個戰俘營遭到“貓”襲擊。該組織的成員還開採了鐵軌和橋樑。在尋找黨員的過程中,他們使貨運列車和客運列車脫軌。
破壞“黑貓”集團。
1948 年冬天,在與黑貓集團成員的戰鬥中,蘇聯情報人員殺死了大約 40 人,並俘虜了白俄羅斯北區負責人彼得·蓋耶維奇。幾個月前,蘇聯情報人員設法以“Sych”的呼號消滅了該組織的一名領導人。1949 年春天,在與政府官員的一場小規模衝突中,白俄羅斯中心部門負責人尼古拉·赫韋茲科被殺。黑貓集團失去主要領導人後,他們的活動開始下降。
大多數團體成員開始自願向當局投降。據白俄羅斯歷史學家稱,到 1950 年代初,現役戰士的人數約為 300 人。1952年,米哈伊爾·維圖什科率領部分現役戰士途經波蘭前往德國。只有葉夫根尼·日哈爾(Yevgeny Zhikhar)的團體繼續與蘇維埃政權作戰。1955年,他去世了。
根據蘇聯國家安全部檔案的資料,直到 1950 年代末,村委會縱火和激進分子被謀殺的孤立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