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成都東北逾劍閣達陝西,西渡瀘定橋逾大雪山達西藏江卡。——《清史稿·志·卷四十四》
這是《清史稿》中關於瀘定橋的描述。
瀘定橋
瀘定橋,我們每個人都非常熟悉,它見證過一段光輝的歷史。而很少有人知道,瀘定橋是何時修建?修建它的目的又是為了什麼?今天跟隨小編看一看瀘定橋的前世今生,看300年前,我們的先輩是如何修建起這座偉大的橋樑?
在明清時期,西南的橫斷山脈地區,山高林立,百姓出行極不方便。當地百姓有時隔江而望,可以相互見到,但是不能進行貿易。這些高山深江,嚴重阻礙了橫斷山區百姓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而大渡河上的瀘定橋,修建於清朝康熙年間,在記載中:
“上命噶爾弼率兵駐守西藏,行次瀘定橋,噶爾弼病不能行,羹堯以聞。”
到了清朝康熙年間,為了清王朝的統一,加強巴蜀同藏地的聯絡,特批在大渡河上修建瀘定橋。在康熙特批後,這座橋的修建並不順利,先是確定修建橋的型別。最早想要修建木橋,但是考慮使用年限的問題,最終沒有采用這種方案。
清軍渡過大渡河
後來又有人提出修建石橋,石橋堅固耐用,是個很好的選擇。經過工匠們考察後,發現大渡河兩岸土質疏鬆,不適合建立橋基,這個想法又無奈被打消。最終經過十幾天的考察,大家提出了鐵橋這種方案。
方案確定好了,後面依舊困難重重,主要是瀘定縣根本不產鐵,更沒有嫻熟的鐵器鍛造技術。康熙皇帝決心已下,當地督撫讓盛產鐵器的滎經縣,負責打造鐵鏈,然後再運輸到瀘定縣。
這些鐵鏈可不是尋常的鐵鏈,各個都有碗口那麼粗,而且為了保障鐵鏈的質量。清朝政府採取了同修建明城牆一樣的方式,每個鐵環上面都有工匠的名字,讓工匠終身負責,自己打造的鐵環的質量。
鐵索
這些鐵鏈重達40噸,一共一萬多個鐵環,組成的13根鐵鏈,被送到了瀘定縣。鐵鏈有了,但是面對洶湧的大渡河,如何將鐵鏈搭建到河水之上呢?工匠們又面臨巨大的挑戰,他們沒有我們現在的先進機械,只能採取一些機巧的方法。
康熙皇帝催的急,工匠們日夜堅守在工地,這時一個當地工匠提出了一種方案。在西南山區,有一種溜索過江的方式,就是採用地勢的高低差,用一根鐵索橫跨江面,把人運過河去。
這個工匠提出了溜索的方式,得到了在場工匠們的認同,大家都認為這種方式可以試一試。於是,當地官府集合全縣百姓,用一個月的時間,編織出一根巨大的麻繩。讓識水情的船伕,拉著這條麻繩過江,固定在大渡河另一岸。
溜索
麻繩上掛上堅固的竹筒,把鐵索放在竹筒裡,對岸的工人使勁拉,將第一根鐵索給拉過了岸。有了第一根鐵鏈順利過河,工匠們幹勁更高了,經過幾個月的努力,最終將十三根鐵索,全部運過大渡河去。
鐵索過江後,工匠們開始了緊急的加固工作,鐵索被牢牢的固定在大渡河兩岸。從此,大渡河成為聯絡兩岸百姓的便捷通道,加強了川藏地區的經濟、文化聯絡。除了瀘定橋,清朝政府還在橋的兩側,修建了橋亭,上面有康熙親題的“瀘定橋”三字。
瀘定橋
瀘定橋是鐵鏈作為基礎的橋樑,鐵鏈難免生鏽。後來,清朝統治者派工匠定時維修,在記載中:
“陸道北訖廣元,西達松潘,東抵夔州,護其傾,補其缺落,葺大渡河瀘定橋。”
經過鐵匠們的細心鍛造,工匠們日以繼夜的辛勞搭建,最終經過了一年時間,在波濤洶湧的瀘定橋上,有了一條方便出行的鐵橋。兩岸百姓透過瀘定橋,方便了出行,加強了彼此之間的交流。
瀘定橋
此後,三百多年時間,瀘定橋一直是大渡河上,最重要的出行通道。同治年間,石達開在清軍的進攻下,被困大渡河岸邊。清軍封鎖了瀘定橋,石達開望河興嘆,被趕來的清將胡中和擊敗,最終命喪大渡河河邊,在記載中:
“中和督軍扼化林坪、瀘定橋,擊破之。”
瀘定橋靜默了幾百年,它靜靜地看著日升月降,聽著大渡河發出的怒吼。它承載了一段段輝煌的歷史,見過那些奮勇拼殺的勇士們,勇士們的鮮血曾經染紅了它。它是歷史的見證者,歷經了輝煌與繁榮,是永遠不朽的豐碑。
來源:歷史人物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