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出土了不少金杖,權杖在西亞曾出土,而且時間早於三星堆,於是有專家認為三星堆受到了西亞的影響。
不過從中原的權杖元素和昌意的傳說來說,權杖也可能是從四川傳到了西亞。
中原文化中的權杖元素
其實中原也有權杖的身影,但是沒有出土過金杖一類的文物。從學術的角度來說,文物的證明力強於文化。不過我們也可以探討一下中原的權杖元素,給廣大網友一個想象的空間。也許在未來,我們可以找到類似的文物。
一、造字
從造字來說,君主的君字,就是一個人拿著手杖。這說明,中原確實有君主拿著權杖的傳統。
權力的權字,有一個木字旁,它可能代表的就是木棍。
傳說中的君主,黃帝或者炎帝,並沒有這個道具。這個道具,很可能是炎黃時代之前的首領用的。
二、語音
八排瑤的語言中,棍子和帝是同一個讀音。棍子是打獵物的工具,引申為權力。棍子應該是狩獵時代君主的道具。
三、鉞與權杖
在中原遠古的君主的墓葬中,經常發現玉鉞。鉞在遠古是一種禮器,類似於斧頭。它是武力的代表,也代表著墓主人的權力。

玉鉞和權杖的內涵是一致的,都是由武力代表權力。可能是棍子這種武器太原始,當斧子取代了棍子,權杖文化在中原就開始走下坡路。
四、彝族畢摩持杖
現在彝族畢摩手裡也有杖,這是他們的一個傳統造型。在遠古巫師和君主還不分家,側面說明遠古的君主也是有權杖的。

五、龍頭柺杖
在電視劇中,經常有一位老太君,手握御賜的龍頭柺杖,上打昏君,下打奸臣。這種文化,其實也是一種權杖文化。權杖文化在中原並沒有完全失傳。
昌意傳說
那麼西亞和中原的權杖文化之間是什麼關係呢?這方面更缺乏考古發現,卻有一個關於西亞與中原之間關係的傳說。
四川滎經縣的若水旁,是黃帝兒子昌意的封地。昌意有好幾個兒子,其中小兒子叫安。他帶人外遷,進入了今天的伊朗,建立了安息王朝。安息的安,就來自昌意兒子的名字。

後來安息王朝的王族帶人東遷回到國內,成為安姓祖先。
安離開四川的時候,很可能把古蜀國的權杖文化帶到了伊朗,伊朗屬於西亞。
不過如果說棍子代表武力,在全球的遠古都是一樣的。即使有昌意兒子進入伊朗的傳說,也不能說明是古蜀國把權杖文化帶入西亞。這個傳說,只是給了我們一個想象的空間。

從四川到伊朗的商道是考古可以證明的,這條路是遠古版絲綢之路。昌意的兒子透過這條路去伊朗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這個傳說或許可以解釋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四川和西亞在權杖方面保持一致。他們不是單純的文化交流,也是因為他們都認同昌意。他們互相之間,在模仿融合。
結語
在確鑿的出土文物出現之前,這些都是猜測。不過我們可以根據文化產生無限的遐想。#三星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