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標題,大家有感覺到一絲絲奇怪嗎?是又怎樣,不是又能怎麼樣?在2018年時,當時我堅定的認為炒股不是賭博(具體分析見過往文章)。時至今日,終於有了不一樣的看法,當是百尺杆頭更進了一步!心中有喜,寫一兩段所悟!(我的文章,主要目地是自省,如恰好被君所見,興許也能給你一點啟發!吾也甚是高興,某一日,若能引以為友,共同排解此道的孤寂,亦甚好,甚好!)
無病呻吟的事情,咱們可不幹,必須是有大用的。要理解這件事,得先鋪墊一點共識:古人認為天圓地方時,自然而然思考的是支撐的天柱在哪?而當地球是球體成共識時,大家思考的就是球的另一面的人怎麼不會掉下去!發現了嗎?不同的認知造就了不同的思考方向!(雖然古人認知是錯的,但絲毫不影響不同認知造就不同思考方向這個結果),所謂失之毫釐,謬以千里,因此,股市到底是什麼,我們必須搞清楚!
同理,當你認為股市是賭場時,你想到了什麼?抽水,對手,老千,計算,自然而然想到的是零和或負和博弈,是吧!當你認為股市是投資場時,自然想到的是發展,經營,行業等等,最終要共贏!那麼,到底誰正確,誰錯誤?還是都正確或者都錯誤?
先看一個例子:假設A研究一隻股票很長時間,對這隻股票的底層邏輯非常明瞭,有清晰的買入、賣出、持有等思路,總之,這隻票就像是自己經營的公司一樣。A現在向朋友B推薦了這隻票,B並不瞭解這隻票,但B選擇相信朋友A。這案例中,我們可以說A是投資,但B就是賭博,因為A的邏輯是確定性(不管這個確定性是否正確,只要A相信就行),而B是在賭A是對的,賭A沒有騙他。也就是說,哪怕同一只票,有的人買賣是投資,有的人就是賭博!說這麼多,這兩人最終的結果有區別嗎?大家想一想!答案是肯定有,而且很大:A在面對股價波動時,心態會好很多,有更大的容錯空間,而B在面對波動時,很難坦然面對,不管他對A有多信任都不會改變這個結果!心態對炒股的影響有多大,相信大家有體會!
還有更有意思的是:同一個人做同一只股票,既可能是投資,又有可能是賭博。仍然以A舉例,還是這家公司,A在3塊錢買入,一直漲到了30,此時,A覺得此公司股價高了,因此賣岀,此時A是投資。但是如果A選不賣,而股價繼續上漲,但是A已經不明白為什麼會這樣,還會漲到什麼地方等都不清晰,一切沒底,此時A的行為是賭博!因為,30塊以上這件事,超岀了A的能力圈。(能力圈有多重要,此案例中當可見)
咱們再極端想一想:當此票在30塊時,A再向B介紹此股,此時,A繼續持有的壓力和B才在30元建倉所面對的壓力一樣嗎?從本質上說,此時A和B都在賭,但是結果會一樣嗎?誰更可能笑到最後?
說到這裡,是不是覺得好像抓到了點什麼,又好像什麼都沒有!這就對了,因為,再追究下去,就是"道"的事情了!這個以後慢慢說來吧!我還沒想清楚怎麼用語言表達出來!但是,你一定有感一點:好像,炒股到底是賭博還是投資,不是絕對概念,也無正誤!可能由主觀決定的!而且是可以共存的!不知道有沒有觸碰到你固有的認知防線?(反正當時,把股市當賭場的人都被我歸為認知不夠的行列,現在想來,當初的自己也是傻x。)
其實,A的一切行為,在某種意義上都可稱之為賭(賭他的分析是正確的)。但是,咱們研究一件事情的目的是為了指導實踐,而脫離了這個目地的歸納就是裝B了,因此,把A的行為全歸為賭失去了意義,這種細微處的思辯,值得咱們投資者反覆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