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想法,陸陸續續的寫一本自己關於《紅樓夢》的解讀(當然也參考和借鑑了各位前輩大家的觀點),不一定會完成,但慢慢寫著吧。
之前《金瓶梅》,我自己就完成了整本書的解讀,覺得挺滿意的,也算自己一個階段性讀書的總結吧。
此係列從書的第一章開始寫起,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對比我的解讀結合原著一起看,當然,不感興趣也行。而且我也只是個人看法,一家之言,未必是對的,可能有不少錯漏之處。
《紅樓夢》第一章:
書的最開始,講的是什麼?
講女媧補天的時候,多了一塊石頭,沒用處,就被棄在山下,無材可去補蒼天,然後呢,這石頭就天天自怨自艾,然後有天遇到了一僧一道,這僧道就說起人世間的事,然後這石頭就動了凡心,也想到人世間看看。然後這僧道就跟石頭說,那紅塵中有卻有些樂事,但不能永遠依恃;況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磨’八個字緊相連屬,瞬息間則又樂極悲生,人非物換,究竟是到頭一夢,萬境歸空,倒不如不去的好。
這一段話就是《紅樓夢》的主旨思想,四句話,十六個字,樂極生悲,人非物換,到頭一夢,萬境歸空。
在這個方面,曹雪芹並不算高階,就是中國文學裡的老一套,跟湯顯祖的《南柯夢》沒什麼本質區別,人生如夢,就看你何時醒悟,富貴生活嬌妻美妾就那麼一回事,人死如燈滅,這些都沒啥意義。
然後我們再注意一筆,誰知此石自經煅煉之後,靈性已通,因見眾石俱得補天,獨自己無材不堪入選,遂自怨自嘆,日夜悲號慚愧。
大家注意這兒曹雪芹說這塊石頭,靈性已通。
然後呢,這個石頭就還是想到人世間去一趟,然後僧人就把這塊石頭變成了一塊玉,好吧,就帶你去看看人間富貴吧。對了,這塊玉後來就是賈寶玉出生的時候,嘴裡含著的那塊通靈寶玉。
所以,這塊頑石,它不是賈寶玉本人,它是賈寶玉嘴裡含的那塊通靈寶玉。
但是這塊石頭的品質,跟賈寶玉的品質是一樣的,是有共性的,就是有靈氣。
這部分權當書的第一個階段。
然後書就到第二個階段了,這時候時間啊,過了好幾世了。
這塊頑石已經從人間遊歷完了,它把自己在人間遊歷的經歷啊,就刻在石頭上,這個經歷就是一本書,就是講石頭在賈府見到的那些個事兒寫成了一本書,取名叫做《石頭記》或者《風月寶鑑》,又叫做《紅樓夢》。大家看到這個結構沒有?
就是我們現在在看《紅樓夢》這一本書,但是《紅樓夢》呢,其實是我們現在看的書裡的石頭記錄的一本書,其實是個書中書的結構。
曹雪芹為啥不直接從第一章開始講黛玉進賈府,講賈府的那些打牌啊寫詩啊看戲啊,邢夫人王夫人明爭暗鬥啊,他為啥不直接寫,他偏偏要繞著寫,石頭啊道人啊有的沒的扯一堆。
木心就說過,這一部分沒必要,搞得很繞,文字不精簡。
大家想下曹雪芹為啥要這樣寫?
有人說,是因為古典小說就是這麼一個套子,包括《水滸傳》的梁山108好漢也是由天罡星三十六員和地煞星七十二員組成。古人迷信,喜歡跟神仙扯。
這種說法呢,有可能,但是,我認為以曹雪芹的才華和創新能力,這個套子,他是能捨棄的。
魯迅怎麼說的,自有《紅樓夢》出來以後,傳統的思想和寫法都被打破了。
我個人覺得這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有人說,是因為曹雪芹為避嫌,清朝大興文字獄,所以作者下筆要很謹慎。
那這點肯定是必然的,因為《紅樓夢》傳遞的思想,在當時來說,顯而易見到的是離經叛道的。
但是這兒又有個地方大家要注意,曹雪芹的避諱跟以前的作品避諱的方式又不太一樣:
像《金瓶梅》那本書表面上寫的是宋朝,潘金蓮啊,武松啊,西門慶啊,其實它真正寫的是明朝的生活的。也是為了避諱。
但對這種手法,曹雪芹怎麼說的?
你們看,書裡寫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空空道人說,唉,你這石頭寫的這段經歷吧,沒有年代可考,不知道發生在哪朝哪代,而且又沒有寫什麼大事兒,就寫幾個女兒的生活見識,這有啥好看的呢?
石頭笑著說,“我師何太痴耶!若雲無朝代可考,今我師竟借漢、唐等年紀添綴,又有何難?但我想,歷來野史,皆蹈一轍,莫如我這不借此套者,反倒新奇別緻。不過只取其事體情理罷了,又何必拘拘於朝代年紀哉!”
啥意思呢?就是說,嗨,我曹雪芹這麼牛逼,這麼有才華,我假如想套個套子,假裝是漢朝唐朝,有何不可?這難道還有什麼難處?我只是不屑如此作罷了。
這個態度,並不是我強行解讀哈,其實曹雪芹在開頭這兩章完全的體現了作者的優越感,那就是,俗人們寫的那些個東西,我有眼睛看?都給我死開,讓天才本才我來寫,好嗎?讓你們開開眼!
當然,他的確是天才,所以這麼說,我們也心服口服。
喬羽老師填詞《我的祖國》,一條大河波浪寬。
他沒有說哪條大河,不說黃河長江,不具體指明哪一條,那樣才有共性,才涵蓋所有的河流,引發更多人的共情。
假如你改成“一條黃河波浪寬”,那我們長江流域的人就不感動了...
曹雪芹這種寫作不寫哪朝哪代,不用宋朝套子來說明朝事的這個思維,也挺先進的。
反正我就講了一個故事,可能古往今來的人,都可以對號入座。
而且這兒,還體現出了曹雪芹非常微妙的心態,驕傲清高,自憐自矜,有懷才不遇,俗世不給我機會的心理,比如他寫那塊石頭,就說它是無才可去補蒼天,枉入紅塵多少年,是自嘲也是自傷。
當然,這也很正常,天才的內心也有軟弱的一面,比如蒲松齡寫《聊齋志異》,一方面他是真的有才華,一方面,他是真的對自己的處境感懷,憑什麼我這麼有才華但是沒有機會。
曹雪芹也有這種雙面態度,一方面呢,覺得你們這些人都庸俗死了,一方面呢,人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一個人沒法完全擺脫整個社會的價值觀,不然這塊石頭被棄用,無法補天,也不用自怨自艾了。曹雪芹也不用說什麼,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假如他真的完全不在乎,不要任何懂,也就沒有這種感慨了。
我個人認為,除了避嫌之外,曹雪芹這麼安排,還有非常關鍵的一點:
他要建立文字基調!
告訴讀者,千萬別把我這本書完全當寫實小說看!這不是寫實小說,這不是生活中真實發生的故事,他用浪漫主義色彩來沖淡這些寫實性。
我記得王蒙提出過一個疑問說,尤三姐拿著柳湘蓮的劍自刎,那不是有問題嗎?柳湘蓮贈送劍給三姐前,他為啥要把劍開鋒呢?這是贈送,作紀念的,又不是實戰,讓尤三姐去刺殺誰的。
這個問題大家想想《霸王別姬》就很好理解了,虞姬自刎,幹嘛要抽大王腰間的寶劍自殺,你虞姬自己不是在舞雙劍嗎?你不知道拿自己手上的劍自殺嗎?
就是因為大王身上的寶劍才是開過鋒的實戰寶劍啊。
這個思路,如果用現實主義小說來解釋,的確就有難以解釋的地方,但只要你懂得曹雪芹的思路是非現實主義的,裡面還有神仙,還有前世今生,就好接受多了,不是嗎?
由此大家也很可以理解《紅樓夢》中的官職什麼的,都是曹雪芹自己編的,根本不是真實的官職,包括王熙鳳出場的衣服描寫,也不是生活中人穿的衣服,而是雜糅了戲曲舞臺上的衣服而寫的。
曹雪芹虛構了真實世界以外的另外的世界,比如後面的大觀園的女兒樂園,再比如太虛幻境。
如果是純粹寫實的話,女兒國根本就建立不了,因為以古代的真實生活,男女授受不清,杜麗娘逛個花園都不允許,賈寶玉這個男性根本無法跟女孩們在一起在一個園子裡廝混,邏輯上就不允許。
這是我們講的第二個階段,《紅樓夢》這個故事,是頑石記載下來的。
接著我們看第三個階段,就是寫石頭上記載的事了。
有個叫甄士隱的人啊,當然他的名字是諧音,這個大家都知道的,有天他做了個夢,夢中夢到了一僧一道,兩人聊天兒,好,從這裡的聊天內容裡出現了賈寶玉和林黛玉的前世今生。
那僧笑道:“你放心,如今現有一段風流公案正該了結。這一干風流冤家,尚未投胎入世。趁此機會,就將此蠢物夾帶於中,使他去經歷經歷。”
這一干投胎的風流冤家,肯定就不止一個,可能裡面就包含了金陵十二釵十二副釵他們的前世,王熙鳳他們的前世都在裡面。這個蠢物就是通靈寶玉,一起夾帶下凡,最後就落在了賈寶玉嘴裡。
然後僧人就說了賈寶玉和林黛玉的前世今生,三生石河畔有一顆絳珠草,是神瑛侍者灌溉它甘露,它才能活下來,修成了個女體,也就是林黛玉,現在呢,神瑛侍者,也就是下一世的賈寶玉,要下凡做人了,這珠草呢,她也要跟著下去,要報恩,他給我的甘露,我沒有辦法還給他,所以,我用眼淚償還吧。
其實前世今生的梗,我們的民間文化有很多,但是這種灌溉和還淚的不多。
一般都是我下凡後,給他洗衣煮飯去吧,對吧。《聊齋》裡的書生偶然救了個狐狸,狐狸就變成個女的,去給書生洗衣煮飯充當性伴侶去了。
曹雪芹相比要詩情畫意很多,一個賜予甘露,一個報以眼淚,但是這裡不只是浪漫,還有另一個雙關意思,當男人給女人以甘露,這是什麼意思,大家想過沒有?
人們總說寶黛的感情是小兒女的感情,沒有性慾色彩,那不叫愛情!不算愛情!
這個說法,它的本身是不錯的,真正的愛情的確是以性慾為基礎的,所以很多人無法理解楊過愛小龍女,因為他對她沒有性慾望。
所以《牡丹亭》被公認是愛情之作,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杜麗娘都不知道柳夢梅是誰,做什麼官,姓什麼,家裡有沒有錢,學歷怎麼樣,都沒有,她就是被他的性魅力吸引了。
雖然在《紅樓》的前八十回裡,寶黛連嘴都沒親一個,看起來好像不符合以性慾為連結的愛情,但是,大家注意,他們倆在上一世已經有過了,所以,寶黛一定一定是愛情,而不是小兒女的嬉鬧。
曹雪芹為了文字的詩意色彩,故而在上一世含蓄的點出了這是愛情,不損這一世的純淨,但又的確是愛情,毫無疑問,這不是天才,誰能設計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