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國發射的嫦娥五號從月球安全迴歸,並且將執行任務中採集到的一部分月球樣品隨艙帶回。雖然我國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的航天研究一直進步飛快,但這個訊息還是讓不少群眾振奮不已。
可有些人卻認為同一時期的日本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迴歸的意義更大。登月和探索3億公里外的小行星,哪個航天專案的難度更大?日本的航天技術真的比我國先進嗎?
日本登入小行星
一些吹捧隼鳥二號的言論可能和日本之前發射的全球首個前往小行星採取物質的隼鳥號有關,但不得不說,隼鳥二號此次探索龍宮取得的成就也相當了不起。
首先,延續之前探索小行星思路的日本在2014年12月成功發射隼鳥二號,然後這個609公斤的探測器一鼓作氣用四年的時間來到距離地球3億公里的小行星1999JU3,也就是“龍宮”。
緊接著“密涅瓦2號”等來自隼鳥二號的機器成功在這顆小行星表面著陸並發現水合礦。之後不久的10月28日,日本的相關研究人員又稱他們藉助這一神器發現龍宮星南極有一塊巨大而“年輕”的岩石並將其命名為“龍女”。
值得一提的是隼鳥二號還在龍宮表面發現了有爐渣一樣堆積結構。對此,一些科學家猜測龍宮小行星很可能接近過太陽。
除去在這顆小行星上的一系列發現,2019年5月10日日本JAXA釋出的相關訊息表示隼鳥二號還在“龍宮”上空300米處透過發射的2.5公斤銅彈丸的爆炸成功地在龍宮表面製造出一個大約兩到三米深的直徑10米的隕石坑。
並且在形成後不久,這個人造隕石坑中就噴湧出龍宮地底的岩石。而更讓人驚喜的是,工作人員還發現當時被加速撞向龍宮的金屬彈產生的碎片在龍宮表面還製造了產生了十個左右直徑約1m的隕石坑。
而這些東西為之後深入研究這顆小行星的形成年代和表面強度等一系列問題提供了一個重要的觀察物件和參考依據。
之後的7月11日,隼鳥二號在龍宮上成功完成二次著陸並將共超過5.4克的樣本在2019年的12月6日送回地球。成功護送回龍宮樣品後,隼鳥二號又馬不停蹄的出發,而這次的新目標是2001CC21和1998KY26。
我國登月
說完新興的小行星探索專案,再聊聊我國甚至世界近幾十年一直在致力於攻克的登月問題。在11月24日被長征五號火箭成功運送上天后,嫦娥五號經過兩次軌道修正和變軌成功開始環月之旅。
緊接著的12月1日,這位外來客在月球的呂姆克山附近達成中國第三次月面軟著陸的成就。同時這也是人類第一次踏足月球正面風暴洋,這形成年代只有大概短短37億年的區域。
全部由我國自主研發設計的嫦娥五號在達成這些額外成就的同時,也在短短二十幾天的任務時間裡出色地完成了採集月球表面和地下2米處共2公斤樣品的任務。而這些都離不開嫦娥五號上裝備我國目前最複雜的空間飛行器推進系統。
但這些成績並不是嫦娥五號交出的答卷中的高光時刻。本次探月的最大亮點是嫦娥五號不僅成功的完成我國探月三步走的收尾工作,還幸不辱命的開創了在月球表面無人取樣的先例。
在登月過程中,從在離月面600米範圍內邊下落邊尋找降落點到分別用機械臂和鑽機獲取樣本,再到從月面起飛等一系列過程都是嫦娥五號在電子計算下自主完成的。
而且眾所周知,上次人類從月球拿到珍貴的樣本還是44年前,而嫦娥五號的任務圓滿完成意味著我國成為繼美國和蘇聯後世界上第三個能夠製造出在月球取樣後返回地球的探測器的國家。
兩個專案背後的航天技術比較
從上述的描述中不難看出,我國和日本的這兩個航天專案的可比性並不高,因為探索目標都不一樣。所以隼鳥二號突出的成就也不能作為日本航天技術遠超我國的證據。
雖然隼鳥二號的航行距離已經超過52公里,但事實上,隼鳥二號在宇宙遠航這方面用到的探測和通訊技術甚至導航系統都主要還是來自於一直合作的美國。而隼鳥二號除此之外展現的航天技術與我國嫦娥五號的側重點不同很難比較。
雖然我國探測的月球距離地球只有38萬公里,但我國的嫦娥系列都是我國自主研發完成的。由於一些原因從零開始的我國逐步建立起屬於自己的中繼衛星,還完成了搭建天鏈系統等壯舉。所以,在各方面都不相同的情況下,沒必要強行拉踩任何一方。
而且在航天器本身的建造工藝上,我國的技術完全不輸日本。就拿探測器探索星球的第一步來說,星球表面引力的差別讓登陸月球的難度比登陸龍宮這顆小行星的難度大很多。
著名的牛頓萬有引力定律告訴我們,質量越大的物質對其他物體的吸引力越大。雖然目前人類還沒有確切的龍宮星的質量資料,但我們可以估算出龍宮星的半徑大約在900米左右。
而身為地球衛星的月球卻有大約1370.10km的平均半徑。所以,相對於月球表面約等於地球引力六分之一的引力,龍宮這類小行星表面的引力小到幾乎為零的地步。
這就意味著隼鳥二號在設計過程中不需要著重克服1.62米每秒的下降加速度以及其他一系列可能會導致探測器故障的問題。而在航天器常用的重量資料方面,嫦娥五號高達8200公斤的數值幾乎是隼鳥二號的13.5倍。
結語
日本隼鳥二號對3億公里外的“龍宮”小行星的成功探索固然十分了不起,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國同時期迴歸的嫦娥五號取得的登月新成就不值一提,反而嫦娥五號是我國甚至世界上的一個里程碑。
登月和小行星探索只是人類正在探索的宇宙這顆大樹上的兩個分叉而已,而我國也在小行星探索方面有了詳細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