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節日文化幼兒在節日活動中可以獲得審美享受。幼兒教育要從兒童的實際出發,挖掘傳統節日的積極因素,引導兒童感受傳統節日文化,提高審美能力、觀察、探索、表達、模仿的能力。
關注興趣點,激發幼兒美術興趣
在幼兒園中實施關於傳統節日的美術教育活動過程中,首先必須要不斷關注幼兒的生活,以幼兒的生活體驗為基礎,以幼兒感興趣的內容為根本,在美術活動中不僅可以增強幼兒對我國傳統民族文化的興趣,而且更能大大地激發幼兒的民族自豪感。基於幼兒視角,基於幼兒的角度,根據幼兒關注的興趣點,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把中國傳統節日文化與“美術”課程有效結合起來,充分開發幼兒的潛在想象力與創造力,不知不覺地影響兒童的思想道德素質,真正實施素質教育。
如在主題活動“中秋節”中,家家戶戶都有許多月餅包裝盒,幼兒喜歡把這些盒子當成玩具來玩,於是我們一起來收集,收集以後帶到班級“收集東收集西”寶箱內。由此生髮出了“盒子作畫”和“盒子一物多用”等多樣活動。盒子雖然是在我們周圍是再也普通不過的東西了,但是大大小小的盒子中蘊藏著許多關於資訊,比如說“形狀”、“色彩”、“用途”等等,是一種豐富的教育資源。我們可以鼓勵幼兒在盒子上創意作畫,也可以將大大小小的盒子製作出好玩的玩具……幼兒可以在畫畫貼貼、剪剪玩玩中體驗創造的樂趣、發揮無窮的想象,雖沒有精細的設計和裝飾,但無不透露出幼兒的無限創意,構圖能力、設計能力、色彩搭配等各方面能力都能得到了相應的提高。
建設園所文化,推動活動開展
環境在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為適宜的、優質的環境可以給幼兒提供更多的發現美、表現美、創造美的機會,創設富有特色的園所環境、構建顯性和隱性的文化氛圍可以推動幼兒的美術創作。引導幼兒透過繪畫、剪紙、手工製作,用他們自己的想法大膽表達自己的理解。透過密切接觸這些文化知識,從而萌發對節日的認同,對祖國文化的博大精神而感到驕傲。
有效創設園所環境
優美的環境在兒童審美能力的提高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園內濃郁的節日氣氛可以激發幼兒對各種節日的瞭解和期盼。我們十分注重用創造性的手段營造傳統文化特色的環境,如在幼兒園大廳門口懸掛紅燈籠、中國結,在樓梯上纏繞上紅絲綢,走廊懸掛剪紙吊墜,用師幼共同製作的手工作品、畫作來設計獨具一格的中國傳統節日文化長廊,引導幼兒在畫畫、做做、玩玩的動作實踐操作過程中持續地接受節日文化的薰陶,而且在進入幼兒園時,迎面而來的是一股濃濃的中國風,能夠幫助幼兒增強審美能力,提高審美能力。
活動區域環境的創設
各班老師可以根據充分利用本班活動室、主題牆、走廊、門廳、大門等場地,根據傳統節日的表現形態和文化內涵,進行精心設計與佈置,突出節日的獨特性,如元旦來臨之際,教師可以和幼兒一起剪春字、貼福字,一起用橡皮泥、超輕黏土、五顏六色的紙和繩,製作圓圓的“湯圓”、五彩的花燈,在活動室掛上中國結,營造出節日的氛圍。
每次活動都可以由老師結合一年中的傳統節日創設“節日藝術活動區”,提供豐富多樣的遊戲材料,如各種各樣的筆,毛筆、蠟筆、水彩筆、熒光筆、油畫棒等,如形色各異的紙,蠟光紙、皺紋紙、彩紙、手揉紙、瓦楞紙等,如豐富多樣的自然材料,木塊、樹枝、樹葉、盒子等,多種多樣的工具,如水粉、國畫顏料、丙烯等等,精心營造一個寬鬆自由的環境。這個“節日藝術活動區”不僅反映了民間傳統藝術的傳承,而且最重要的是幼兒可以在這個區域內盡情地創作、展示,完美呈現兒童的製作過程,選擇適合兒童發展水平的實踐活動,充分凸顯了課程遊戲化“自由、自主、愉悅、創造”的精神。例如,刺繡遊戲,根據幼兒的興趣和需要,我們每天安排活動時間,孩子們在角色遊戲或是學習性區域中可以刺繡,編織中國結,讓孩子們感受中國文化之美,將民間藝術教育融入幼兒的日常活動中,使幼兒在講故事、手工藝、遊戲等活動中發揮潛在的藝術天賦。
形成園本課程,整合傳統元素
陳鶴琴先生說:“五指,是活的,可以伸縮,互相聯絡的課程是整個的、連貫的。”要想把節日作為教育內容,最好的辦法就是將傳統節日滲透在幼兒園的主題教學活動中,並進行相互整合。
首先選擇節日,確定主題。中國有很多傳統節日。由於地區差異,仍然存在一些分歧。根據學齡前兒童的特點和當前的發展水平,我們將各年齡段幼兒的要求進行了規劃,小班幼兒側重於對節日的感受,而中大班則是注重節日的參與和理解。我們對這些節日進行了一些選擇,確定了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中秋節、重陽節這幾個重大節日作為傳統節日的教育內容,同時根據民間風俗習慣組織了豐富多樣的美術實踐活動。
其次結合實際,梳理內容
傳統節日有很多,而每一個又體現出與眾不同的風俗和文化。一方面教師一定要了解幼兒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另一方面在此基礎上掌握豐富的相關知識,正確把握和挖掘其在幼兒園的實施價值,美術活動內容的開發一定
是以兒童的興趣為出發點,以遊戲的形式來進行的,只有真正將孩子的興趣調動起來,才能不斷地激發孩子的探索慾望和需求。如端午節時我們開展了“熱鬧的端午節”主題活動時,組織了美術編織活動《五彩線》,一起用彩色絲線進行編織,組織了繪畫活動《粽子》,幼兒畫一畫粽子,有長粽,有三角粽還有迷你粽……,組織長卷畫《熱鬧的端午節》,全班幼兒畫出大街小巷、家家戶戶在過節時的熱鬧場面,不僅提高了幼兒的構圖能力、色極搭配能力等美術技能,而且也在這個過程中懂得了堅持、耐心、與同伴間的友好合作。
家園密切合作,挖掘家長資源
首先,家長來自各行各業,家長資源是幼兒園課程資源之一,家長中也有具有豐富的美術知識和經驗的,幼兒園可以有效地利用他們的智慧和知識,充實完善教師的知識儲備。
其次,教師可以將美術實踐活動的教育目標、內容和計劃等透過網站、簡訊、微信公眾號等途徑定期告知家長,幫助家長了解自己在此過程中需要配合做哪些事情,如幫助孩子收集哪些相關資料,提供哪些書籍給孩子閱讀。其次,幼兒園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組織親子美術活動,比如端午節,幼兒園準備粽葉、糯米、肉餡等食材,邀請家長和孩子一起來“裹粽子”、“吃粽子”。
中國傳統節日文化展示著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以其大眾化、生活化、娛樂性等特點深受孩子們的喜愛,本文從關注興趣點,激發幼兒美術興趣;建設園所文化,推動活動開展;形成園本課程,整合傳統元素;家園合作,挖掘幼兒創作潛能四大方面來進行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