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太陽報》近日報道,英國下議院的議員們表示,目前,薄弱的法律使得網友們在臉書、谷歌和推特等平臺上很容易被虛假廣告詐騙。這些議員們認為臉書這家富有的科技巨頭公司,應該被強制向在其網站上的使用者支付賠償金。
英國財政委員會的一位內部人士警告說,詐騙和經濟犯罪已經以“驚人的速度”激增。他認為,只有讓科技巨頭公司不得不賠償那些被騙錢的人,他們才會認真對待這個問題。
在新冠病毒疫情大流行期間,很多人失業並且失去積蓄。一些惡毒的騙子利用人們對於新冠病毒檢測、封鎖等情形的恐懼,陸續製造了很多騙局。
據“反欺詐行動”組織的資料,2021年總體欺詐犯罪上升了36%,有超過42萬起犯罪記錄。倫敦市警察局負責經濟和網路犯罪的助理專員安吉拉·麥克拉倫表示,僅在2019年至2020年期間,社交媒體就出現在了3.9萬多份犯罪報告,一共造成了1.2億英鎊(約合10.3億元人民幣)的損失。
她對議員們說:“目前最常見的欺詐型別,絕大多數都是依靠某種形式的社交媒體平臺進行的。包括戀愛欺詐、投資欺詐或線上購物。很明顯,所有的這些欺詐行為,都源於社交網路的廣泛使用。”
英國金融市場行為監管局的相關負責人,也抨擊臉書和其他公司只知道從廣告中獲利,該監管局旨在讓人們意識到騙局就在身邊。
雖然科技公司向監管機構提供了一些免費的廣告積分,但谷歌仍從英國金融市場行為監管局獲得了超過69萬英鎊(約594萬元人民幣)的廣告費,臉書的股權所有者Meta公司獲得了超過36.4萬英鎊(約313萬元人民幣)的廣告費,而推特獲得了16.1萬英鎊(約138萬元人民幣)的廣告費。
“說實話,我們一開始就希望這些詐騙性廣告不要釋出。”英國金融市場行為監管局的執法部門主管馬克•斯圖爾德表示:“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我們不得不付錢給社交媒體,讓它們釋出有關詐騙廣告的警告,而這些廣告正從社交媒體那裡收錢。我們並沒有忘記這一點。”
谷歌為它的使用者提供了220萬英鎊(約1900萬元人民幣)的免費積分,另外還有150萬英鎊(約1300萬元人民幣)用於支援提升行業知名度。其他的科技巨頭公司則被敦促“以谷歌為榜樣”,並且向該監管機構償還債務。
這份報告還建議,應該對加密貨幣進行適當的監管,以防止欺詐和洗錢。臉書所有者Meta公司的一名代表表示:“推廣金融詐騙違反了我們公司的政策,我們將投入大量資源,在我們的平臺內外解決欺詐行為,這個是全行業的問題。”
通訊員阿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