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王劉濞(前215年—前154年),西漢宗室,劉邦兄長劉仲之子,前195年被封吳王,前154年聯合楚、趙、齊等其他六國,發動“七國之亂”,兵敗逃到東越國被殺。
劉邦平定天下後,前201年立劉仲為代王。前200年匈奴攻代國,劉仲不能堅守,棄代國逃到洛陽投靠劉邦。天子劉邦因為骨肉至親的緣故,沒有重罰他,貶為郃陽侯。前196年秋,淮南王英布造反,高帝劉邦親自帶兵征討英布。劉仲的兒子沛侯劉濞年方二十,以騎將的身份隨從征伐英布有功。高帝考慮荊王劉賈(國都吳郡)被英布所殺沒有繼承人,吳郡、會稽郡民風輕悍,沒有強悍的君王難以威懾,自己的兒子都又太年輕,於立劉濞為吳王,擁有三郡(豫章郡、吳郡、會稽郡)五十三城。劉濞拜見劉邦接受了印璽,高帝劉邦對劉濞相面,說:“面相有反相。”內心又後悔,然而已經封劉濞做了吳王,因此撫摸著劉濞的背,告戒曰:“漢朝建立五十年後東南方向有作亂的人,不是你吧?然而天下都是劉姓一家,不要造反啊!”劉濞下跪說:“不敢。”
劉邦死後,孝惠帝、高後時,天下初定,郡縣、諸侯國與民休息,社會繁榮。吳國的豫章郡擁有銅山,劉濞招攬天下亡命之徒鑄錢;在會稽郡煮海水為鹽,以致吳國富饒。
前154年,劉濞做了四十一年的吳王,漢朝建立四十八年時,發起了“七國之亂”,最後兵敗被殺。劉邦看人不能說不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