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三年(620年),高祖李淵還在批閱奏摺,皇宮禮部的官員來向李淵賀喜,高祖的第十二個兒子出生了,李淵放下了手中的奏摺,就去了王才人的寢宮。
李淵非常高興,自己的第十二個兒子來到了人間,他抱過來這個孩子,給他取名為李元則;希望他以後遵守各種規則。
到了李元則成年之後,李淵封李元則為荊王,出任婺州刺史,公元635年高祖李淵駕崩,貞觀十年(637年),李世民冊封自己的小弟為遂州刺史,李元則為官非常清廉,處理各種政事也非常熟練。
李世民又封李元則為澧州刺史,李元則更加的折節厲行,不管做什麼事情都以朝廷為主,以老百姓為主,公元649年唐太宗李世民駕崩,高宗為帝。
李元則在高宗時期也特別得以重用,公元652年荊王李元則去世,高宗前去弔唁李元則,心裡非常難受,唐高宗追封自己的叔叔為司徒、荊州大都督,陪葬獻陵。
李元則唐高祖李淵最為喜愛的皇子,由於李元則沒有兒子,李世民下旨以霍王李元軌的兒子李徇為嗣。
感謝大家的喜歡,我講逐步透過文章的方式給大家梳理一下唐朝各位皇帝皇子之間的相關歷史知識;如果有歷史錯誤的地方,希望大家的指正與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