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快結束了,你走親戚了嗎?不管你有沒有去,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不喜歡走親訪友,已成為普遍現實。他們遠不像上一代、上上一代那樣,把親戚朋友間的走動看得那麼重要且必要。甚至,有不少人把走親戚這件事看成是“無效社交”。
先不談這種現象是好是壞,簡單總結以下幾種原因,看看你會認可哪一條?
第一也是最根本的一條,傳統農耕文明下的互助型社會形態已經發生深刻變革,必然會導致原有社會形態下社交行為的凋零和式微。
在以前,社會生產力不發達,社會分工不夠明確,社會供給也遠遠跟不上需求,大眾的經濟水平也普遍低下,買臺電視都要請人幫忙,擺個宴席也要勞師動眾。在此前提下大家想要維持對生活各類需求的相對滿足,就必須互幫互助,而互助互動的物件,當然是以有血緣親緣關係的人為最佳。
比如,在以前誰家蓋房子,自己是很難獨立完成的,這個時候親戚朋友鄰居街坊的作用就開始顯現了。缺點磚頭堂哥家有,少點水泥表弟家借,二舅會木工可以幫忙做門窗,三大爺是泥瓦匠可以帶著大夥砌牆。就這樣,單打獨鬥無法完成的建房計劃就完成了。
以後,那些來幫忙蓋房子的叔叔大爺、堂兄表弟們誰家裡要是有個啥事需要幫忙的,今天蓋房的這家人肯定會第一時間趕過去幫忙,這就是老百姓說的“還人情”,既是義不容辭,也是理所當然。
親情友情的價值和意義就在類似的蓋房事件中得以體現,並得以進一步鞏固,進而週而復始,形成良性迴圈。
能夠抱團面對困難,抵禦風險,是群體之間協作互助、穩定關係的重要基礎和主要意義。當社會分工越來越專業,各種供給和服務越來越豐富,大家的經濟狀況也足夠獨立,足以單獨解決生活中的大多數問題時,這個基礎就會變得脆弱,為此所付出的維繫成本即使並沒有真正很高,也會讓不少人覺得划不來或者不情願。
第二,沒有共同的生活背景和話題,只有尬聊和死亡拷問。
在不願意走親戚的人中,有相當一部分是離開家鄉在外地讀書工作的。因此,這部分人和老家親友之間的交集往往都集中在18歲以前。
在這之後大家彼此之間的生活環境、工作環境、思維方式等都發生了很大的不同。見面時要麼追憶陳年舊事,要麼發現彼此三觀不同,最後導致大家交流都變成了流於表面的尬聊。
比尬聊更可怕的是某些親友之間沒有尺度的死亡拷問,比如你工資多少存款多少,有沒有女朋友準備啥時候結婚,為啥還不要孩子準備啥時候生?這些問題在親友尤其是長輩的眼中認為是正常的,覺得是在表達自己的善意和關心。
但在年輕一代的人眼中,尤其是面臨各種壓力,又不知從何說起的年輕人,則會覺得這樣的問題是干涉自己的私事,缺乏分寸感。即使明白親戚的詢問並無惡意,但心裡還是會有不舒服,甚至覺得煩。
因此,逃避走親戚的心理就會慢慢滋生。那種場景想想都讓人覺得如坐針氈,不少人選擇儘量避開這種親戚間的走動,其實並不難理解。
第三、生活不易,取悅別人委屈自己的事能不做就不做。
當今社會節奏快、壓力大,很多人平時忙著通勤、上班、加班,自由支配的時間很少,身體也長期處於疲憊甚至亞健康狀態,好不容易有個長假,身體和心理都想給自己多爭取點完全屬於自己的放鬆時間。
而到處走親戚,還要講各種應酬的場面話,勞心又勞力。有些不能不走的親戚,也大都是蜻蜓點水,應付一下。幾乎沒人再像老一輩那樣,一天只走一家親戚,聊天、吃飯、喝茶,大清早出去,大晚上回家。而現在的人走親戚,恨不得一天走10家,禮物放下後,簡單寒暄兩句就去趕下一家了。
平時工作應酬已經夠忙夠累了,實在沒心情沒精力沒意願花更多的時間在一些平時並沒多少交集的親友互動上。在如今社會,除非你有明確的目標和特殊的動機,那些“取悅別人、彆扭自己”的情懷越來越少,哪怕是在所謂的親友之間。
當今時代,很多人讓自己愉悅的能力都沒有,怎麼可能讓別人愉悅呢?不管是自己開心,還是讓別人開心,本質上並不只是一種態度,還是一種能力。太多人把這種能力當成了態度,其實是一種嚴重的誤解。
綜合上述各種社會和個人因素,今天不少親朋好友間的相互走動,質量和體驗都遠沒想象中的那麼高,以至於這種傳統的情感維繫的方式越來越被敷衍、甚至越來越不受歡迎。
還有不少人一邊抗拒這種親友間的走動,一邊又常常感慨,“現在的人情味越來越淡了”,這其實是一種既糾結又無解的矛盾情緒。但不管怎樣,這種隨著社會形態和生活節奏的改變所伴生的社會現象大概是無法避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