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特蛙(Cowan's Mantella),學名Mantella cowanii,馬達加斯加特有物種,色彩斑斕,有毒。
界(Kingdom): 動物界 Animalia
門(Phylum): 脊索動物門Chordata
綱(Class): 兩棲綱Amphibia
目(Order): 無尾目Anura
科(Family):曼蛙科Mantellidae
屬(Genus):曼蛙屬 Mantella
曼特蛙棲息在馬達加斯加中東部高原的三個區域:Antakasina,Antoetra和Itremo。它們是一種陸生物種,生活在森林邊緣、溪流旁的植被帶、附近的山地草原和潮溼的石牆上。旱季時,它們生活在地下洞穴裡,火災時它們可以躲在洞穴裡。和其他曼蛙屬一樣,它的卵產在地上,幼蛙在溪流中發育。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關於蝌蚪形態的資料。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將其列為瀕危物種。
曼特蛙面臨國際寵物貿易的威脅,種群被過度捕捉,導致了種群的減少。由於自給自足的農業、木材開採和木炭生產、火災、溼地排水和人類住區擴大,剩餘的棲息地正在喪失。
曼特蛙被列入聯合國《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II,不可進行該物種的國際貿易。
曼特蛙於1997年被列入歐盟野生動植物貿易條例。
Fohisokina保護區自2010年以來透過將管理權移交給以社群為基礎的FOMISAME,曼特蛙從而獲得臨時保護地位。對保護區域的持續執法對於維持這一物種的關鍵棲息地至關重要。需要制定站點管理策略,以減少保護區內叢林火災的影響。為了更好地瞭解它的生活史、種群數量趨勢和當前的威脅,需要進行研究。需要進行調查,以確定其他殘留的亞種群在哪裡生存,以及如何更好地保護它們。
參考:https://www.iucnredlist.org/species/57441/60797066
https://speciesplus.net/species#/taxon_concepts/3379/legal
為助力生態文明建設,深入貫徹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方案(2021—2035年)》和《中國科協科普發展規劃(2021—2025年)》,作為生物多樣性領域的全國一級學會,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發揮科學研究機構優勢,致力於打造全面動員、全民參與的社會化科學傳播工作,於2021年12月推出《綠會生物多樣性科普小課堂》系列。
《綠會生物多樣性科普小課堂》以“科普性”為特點,傳播當前受到生存威脅的野生動植物種及生物多樣性相關知識,推動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呼籲各界攜手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棲息地、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家園。
文/YJ 審/St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