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俗話說,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72歲的劉阿姨在一個月前,和兩個老同學一起出去買菜時,意外被車撞傷,當時就出了很多血。送進醫院後,醫生說情況危急,需要馬上做開顱手術。結果卻因為沒有人來簽字,不得不放棄手術治療。
據劉阿姨的同學說,在發生意外時,就立馬通知了劉阿姨唯一的女兒小華和女婿小馬,可女兒女婿都沒有露面。繼續聯絡他們時,竟然都被他們拉黑了。
就在大家都很著急時,劉阿姨的病情出現了轉機。雖然暫時沒有了性命之憂,但失去了自理能力,大小便也失禁,需要人貼身照顧。因為女兒一直都不聞不問,從住院到出院以後的這一個月時間裡,都是幾位70多歲的老同學輪流照顧著。
說起女兒冷漠無情的態度和表現,劉阿姨就忍不住情緒激動。她說自己在女兒10歲那年和前夫離了婚,然後一直獨自將女兒撫養長大。她做夢都沒有想到,在她最需要女兒的時候,女兒卻如此對待她。
看著這些忙前忙後照顧著自己的老同學,劉阿姨心裡很不是滋味。她覺得大家都一把年紀了,也都有自己的家庭需要照顧,總不能一直都麻煩他們。好在她自己有一份退休工資,就拜託同學們幫忙請了一個保姆回來。
照顧生活起居的問題解決了,可劉阿姨的身體有可能隨時出現緊急情況,如果沒有監護人,萬一有什麼三長兩短,保姆和老同學都表示擔不起這個責任。於是,他們請來了記者幫忙去找她的女兒,希望女兒至少能承擔起監護人的責任。
44歲的小華作為劉阿姨唯一的女兒,在母親意外病重時,不聞不問連面都不露,確實做得有點過分。而劉阿姨見到記者後,深感無奈地說:我都這麼大年紀了,要求也不高,萬一哪天有個什麼事,她能出來給我籤個字,別看著我死就行了。
作為年歲已高的老人來說,最期盼的是能過上兒孫繞膝、其樂融融的日子,感到最欣慰的是能安享晚年,不至於老無所依。而劉阿姨的訴求卻只期待唯一的女兒能在緊要關頭出面籤個字就行,聽起來讓人感到既心酸又心痛。
都說女兒是父母的小棉襖,既溫暖又貼心,母女之間也天生有一種無論如何都割不斷的親情感。可小華怎麼會對自己的親生母親不聞不問呢?
02
在保姆的攙扶下,劉阿姨和幾個老同學一起領著記者來到了女兒家門外。誰知,當女兒女婿開啟門看到是母親在門外時,竟然堵在門口不讓進去,還不停要求一行人往外走。
大家實在看不過去了,便你一言我一語地說道起了小華。不管怎樣,做女兒的都不應該對病重的母親不聞不問。都到了家門口了,更不應該將她往外趕,至少得讓她進去歇息歇息。有什麼話,母女倆可以坐下來好好溝通。
可小華卻情緒激動地說:你們知道什麼?是誰害的我?我跟她就不是矛盾,是恨,你可以去報警,你也可以去起訴我,我都可以接受。
大家見小華的言語間充滿了對母親的怨恨,便紛紛勸導她先冷靜,然後進屋子裡坐下來,和母親面對面把話說清楚。可她卻強調母親不能進她家,要溝通只能去樓下。
因為是晚上,樓下的燈光又很暗,大家只好先把劉阿姨安頓在一個凳子上坐著,由保姆陪著她。可小華卻不願意靠近母親,她走到了另外一個角落,說起了自己心中的種種委屈。
從小華斷斷續續地訴說中瞭解到,她似乎還活在父母離婚的陰影中。她說自己一直以來受母親的影響,以為父母當初離婚時是父親的原因,導致她怨恨了父親幾十年。
父親每次和她打電話交流時,她對父親的態度都很不好。直到後來發現父母離婚不是父親的錯時,她悔恨自己幾十年來對父親的不敬,也因此對母親有了怨恨之心。
據劉阿姨說,她一直都很溺愛女兒。而小華卻說母親對她一點都不好,小時候不僅在吃的方面控制她,還在精神方面折磨她。母親在外人眼裡是個老好人,對誰都面帶笑容,有求必應,可回到家裡後,就把她當成了出氣筒,把在外面受到的所有委屈和不滿都發洩到了她的身上。
對於女兒的抱怨,劉阿姨也滿腹委屈,她不僅不承認自己對女兒不好,還說就是因為自己平時太慣著女兒,才會造成現在的局面。她還說自己要是不關心女兒,就不會在女兒結婚懷孕後,搬過去照顧她,然後又幫忙帶孩子。直到3年前,女兒的孩子小學畢業後,她才搬回自己的家。
小華一聽母親提起她們曾經在一起住了十多年的事情時,便氣不打一處來,她直言說自己當初是“引狼入室”,家裡被母親鬧得雞飛狗跳。
按照劉阿姨的說法是搬過去照顧女兒和外孫,可小華卻說是因為剛結婚不久,丈夫小馬說母親單獨住好像不太高興,就提議接過來一起住。沒想到,母親以前的那種暴躁脾氣一點都沒有改變,依然把已經成家立業的她當成了發洩物件。
小華回憶說,有一次她下班回家,剛進門就被母親破口辱罵,還拿拖鞋抽她的臉,就連丈夫和婆家人都看不過眼,而她到如今都不知道自己當初為什麼會捱打。可劉阿姨卻說根本就沒那回事,完全是女兒在胡說。
03
眾人從情理到法理說了一大推,無奈小華的思想鑽入了牛角尖,總覺得自己在成長過程中受盡了委屈,說什麼都不願意挪步去看看幾步之遙的母親,也不願意表態接下來該如何照顧母親,而劉阿姨也一直都否認女兒的說法,讓積怨已久的冰疙瘩在一時之間很難化解。
這時,劉阿姨的女婿小馬開口說,她們這種情況是日積月累下來的,小華現在不敢見母親,是因為心裡對母親有了恐懼感。
也許是丈夫的理解軟化了小華的心,她的情緒慢慢穩定下來。大家便讓小馬多開解開解妻子,不要讓她一直活在過去的是非恩怨裡。再說照顧病重的母親是刻不容緩,也是義不容辭的責任。如果老是這樣不聞不問,就顯得是在故意推脫贍養義務。
雖然不能確保說得通妻子,但小馬承諾會盡力去幫助妻子邁過心裡那道坎。而小華卻接話說:身為兒女,要贍養老人的這個義務,我記得很清楚,那20年來我也一直在履行。
態度有所緩和的小華,總算談到了義務的問題上。大家趁機跟她說,老人現在正是最需要兒女盡責的時候,應該先把過去的恩怨放一邊,以母親的身體健康和生活需求為主。
小華便提議把母親送去養老院,大家趕緊告訴她說,已經給母親請了保姆,後續問題只需她跟保姆對接。可她依然不願意過去母親那裡跟保姆溝通,大家只好把保姆叫過來。她們互相留了聯絡方式,說好以後不管有什麼事情,都由她這個女兒來負責。
最後,雖然沒有幫劉阿姨母女倆和解成功,但小華願意承擔起母親監護人的責任,說明已經為母女倆以後的和解邁出了一大步。劉阿姨也清楚自己和女兒的關係,不可能當下就有所改變,但好在女兒的出面表態,讓她以後不用再一直拖累這些老同學了。
結語
看了這對母女倆的情感糾葛,不由得想起阿德勒曾說過的一句話: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劉阿姨自始至終都覺得,作為一個獨自養大女兒的母親,她已經很不容易了,也覺得自己並沒有做錯什麼,甚至都不明白女兒為什麼會對她不聞不問。可女兒小華一句“我跟她不是矛盾,是恨”,讓人感受到她心底有無限的痛苦和無奈。
童年時期經歷父母的離異,然後在母親的誤導下,帶著對父親的怨恨成長,同時還得長期被迫接受母親的壞情緒。可想而知,在這種情形下長大的女兒,哪怕是成年後,還得一直消化母親帶給她的負面情緒,還得努力消除母親灌輸給她的許多負能量。所以也有人曾說,不是所有的母愛都是偉大的,有的母愛裡帶有刺。
其實,童年時期的幸福和快樂很簡單,就是希望得到父母足夠的關愛。一個在父母呵護下健康長大的孩子,成年後就算遇到什麼挫折,都能從溫暖的童年中獲得力量。而一個有童年陰影的孩子,因為心裡充滿了負能量,不管在何時何地,都很難快樂起來。有的人甚至用盡一生的時間,都沒能治癒童年的創傷。
不過話說回來,不管母親做錯了什麼,她終究是給了你生命的人,是含辛茹苦把你撫養長大的人,於情於法都應該善待她。尤其是在她最需要你的時候,必須伸出援手給她依靠。
作為一個同樣成為了母親的女兒,要感同身受地去理解和體諒母親的不容易,要用真心去接納和包容母親的不足,要盡最大的努力放下過去的所有怨恨,用一顆感恩的心去與母親和解,給母親一個安心的晚年。只有這樣,才不會讓彼此都留下終生遺憾。
―END―
以平和的心態,用溫暖的文字,描寫情感世界裡的千姿百態。請點選上方關注,更多精彩內容與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