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堪稱房地產調控之年,大家都記得過去的一年調控高達651次,可以說創下了歷史新高。但沒想到2022年剛開始,這種調控的勢頭絲毫未減,反而更甚。
據大偉老師統計,1月份樓市調控已超過66次,同樣創下2021年以來月度新高。看了這些調控內容後,不難發現,房地產調控政策呈現出一些新的特點。
首先,穩樓市的決心非常強烈。
不管調控的內容如何,也不管是哪類城市,基本上調控對於穩定樓市的決心表現得非常強烈。防止房價上漲過快也好,還是防止房價過快下跌也罷,其目的都是為了維護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相比以往,穩樓市的訊號似乎更突出,由此可見,當前房地產市場形勢依然非常嚴峻。
其次,堅持房住不炒基礎上更強調因城施策。
2022年房地產調控依然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個定位不動搖,但在此基礎上,更加強調因城施策,實際上這也是穩樓市的需要。因為,全國市場嚴重分化,表現出不同的趨勢特徵,所以調控也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本著房價不會大漲大跌的原則,各地必須制定相應的政策穩定樓市。但從另一個角度看,適度放鬆或者鼓勵政策有望繼續增加,這也是此輪調控釋放的積極訊號。
最後,更重在保護剛需滿足改善購房者。
維護購房者合法權益絕對不是一句空話,從調控內容可以發現,更多體現在保護剛需購房者和滿足改善購房者上,而這一切也都是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基礎和保障。而具體內容則體現在房貸和公積金政策上,還包括購房補貼、人才補貼或者生育補貼上。當然除此之外,也有更體現房住不炒和房地產迴歸居住屬性的民生工程,包括保障性住房建設和老舊小區改造工程等。
這些時代特徵,既體現了調控的新方向新思路,同時又展現了調控以人為本,房子以住為本的思想。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維護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維護購房者合法權益。
那麼在一切求穩定的思路下,2022年新春過後,樓市會好起來嗎?很多人都在這樣問。
其實,對於這個問題,應該辯證來看。什麼叫好起來?好起來的標準是什麼?參照物又是什麼?參照不同,回答自然就會有失偏頗,難下結論。
如果參照前些年,房地產自然難以“好起來”,因為房住不炒不變,房地產曾經所謂的“好”就不會重現,因為高增長時代已經過去,曾經的傳統房地產開發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新時代的發展,那麼開發商過苦日子將會成為常態。
但如果參照去年,房地產就能好起來,而且也必然會好起來。雖然調控的頻次在增加,但是從趨勢看,調控的著力點更傾向於穩定樓市,給市場以信心,為合理住房需求提供更大的支援。從政策導向來看,房地產一定會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這種好相比以往更加註重高質量和健康發展。
實際上,前不久經濟日報在文章《房地產市場趨勢怎麼看》中就已經明確表示,新階段住房需求依然能夠為房地產行業未來發展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講,房地產業需要“好起來”,也可以“好起來”。
但是“好起來”的內涵已經發生改變。不是指房價將會大漲,更不是炒房肆虐,而市場好起來不應再走過度依賴的老路,“房住不炒”的底線不容突破,炒作房地產行為不應再有。而透過不斷完善房地產的長效機制,實現房地產業的平穩健康發展,才是“好”的真正內涵。
看到了吧,理解了“好”的真正內涵,就不難讀懂未來樓市的趨勢,不再侷限於傳統的思維,不再抱有炒房的態度,換個角度看,當房地產進入新的時代,從高增長向高質量過渡後,房地產的好不再是高增長,而是高質量發展,是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
如果不能從原來的邏輯中走出來,那麼就很難抓住房地產的新機會,甚至可能會在時代洪流中被拋棄。一個健康的市場一定是剛需和改善得以滿足,交易順利開展,市場有序,走向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