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在朋友慫恿之下,架不住置業顧問的熱情,腦子一熱選了帶地下室的別墅的人,估計不在少數,對地下室別墅業主而言,只有真正到入住這一步的時候,才能切身感受到,帶地下室別墅的“坑”與“真香”。
現在市面上大多數別墅都是3~5層以內的,一般都是地下1~2層,然後往空中再發展2~3層,拋開院子或花園不論,這樣的別墅一般單層的室內面積並不大,甚至有的會比較侷促,因為設計的時候,已經是從空中和地下要面積來彌補了實得面積。
帶地下室的別墅,真正裝修過、住過,就會明白其中哪些是坑,哪些是真香了。
綜合了不少業主的心得體驗,帶地下室的別墅優點在於:
1、有地下室或架空,會讓一樓的潮溼問題得到稍微緩解
別墅的一樓是很“接地氣”的,住過別墅的都知道,特別是在南方,如果室內沒有除溼裝置、新風系統的話,溼氣是很重的,牆皮翹起、櫃體發黴等都是家常便飯。
而如果有地下室或者架空層,雖然地下室依舊潮溼,但是首層客餐區的潮溼問題就能稍微改善一些。
2、庭院設計更加多樣化,比如下沉式庭院
帶地下室的別墅,做下沉式庭院的工序和成本,就沒那麼高,如果不喜歡下沉式庭院,也可以直接鋪平,然後留採光井或天窗為地下室採光、通風,在庭院的選擇上,要擁有更大的自主權一些。
下沉式庭院在一些城市比較流行,因為私密性好,而且能夠將地下室的空間利用發揮到最大極致,還能改善傳統地下室的潮溼、通風等問題。
3、地下室可用作車庫,省去了車位購買、管理成本
有的別墅是南北階梯式設計的,比如正面向南是正門步行一層入口,而背面朝北是後門車行負一層的入口,這樣一來,背面的負一樓地下室就可以打通,作為室內車庫。
原理和那些首層和地面平齊當做車庫的別墅是一樣的,既省去了購買公共停車場車位的成本,又能隨時隨地看到自家的車。
當然,帶地下室的別墅,也不全然都是優點,透過住過的業主反饋,劣勢主要在於:
1、潮溼、通風問題、蛇蟲鼠蟻問題,使用頻次不高
一般而言,負一樓的地下室是可以接受的,如果地下室在負二層甚至更多以上,就很難以避免潮溼、通風等問題了,室內安裝了新風系統、除溼裝置等,效果很多也就是聊勝於無。
而且,還要擔心蛇蟲鼠蟻的問題,畢竟,很多業主一年裡面,也進不到地下室幾次,有的甚至直接就拿來空置,或者做儲藏室,使用頻次並不高,就容易在裡面藏汙納垢,而且氣味都比較難聞。
2、裝修、維護成本高
地下室的裝修、維護,其實很雞肋,投入太多感覺浪費,投入太少又達不到使用的功能,特別是準備要裝修入住的時候,如果整體功能沒有規劃好,後期差不多也就是一個擺設。
後期,對於地下室的維護保養,也和其他地面樓層不一樣的,因為地面樓層的通風、採光都要更好,而地下室要麼靠採光井,要麼就是新風系統,空間是比較密閉的,就單論打掃衛生、空氣換氣都不如地面樓層那麼方便。
3、佔用實得面積,抬高總價成本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地下室的層數越多,那麼同等面積下別墅的使用效率、價效比也往往越低。
大家都知道,一套別墅的實際使用面積,至少要比建築面積大3倍左右,才是比較划算的,而算實得面積的時候,地下室往往也包含在內。
如果一套別墅的地下室面積權重過大,則意味著地面使用樓層面積被擠壓、壓縮,也就是說,同樣的價格,可能只有地下負1層的別墅,就要比帶地下負2、負3層的別墅更實用。
而別墅的總價,也是根據建築面積、實得面積綜合對比來算出來的,有的別墅看似實際使用面積很大,但是其中地下室的面積佔據很大的比例,就很划不來。
所以,綜上所述,帶地下室的別墅,關鍵在於權衡需求和購買預算上,一般以地下1層為臨界點,與不帶地下室的別墅、地下有2~3層的別墅對比,有其優勢的地方,也有其劣勢和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