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咱們過了一個新年假期之後,美國海軍趕在新年前送上的賀禮,一架F-35C在南海執行任務降落過程中墜毀的事件又有了新的進展,隨著一段新的著艦指揮官監視器以及艦橋監控的影片被放出,咱們可以透過更多的細節畫面來深入的看看這次美國海軍的丟人現場了。
首先得說明的是,這次網上流傳的影片,又是一起典型的美國海軍管理問題導致的洩密事件,這當中的幾段素材,不管是著艦監視器還是艦橋監控,本來都應當屬於被嚴格管理未經許可不得直接流出的內容,卻被隨意的在網路上流傳,給大家看美國海軍的熱鬧,這屬於保密工作的嚴重失職。但是抓洩密那是美國海軍的事情,咱們沒有必要去操心,在吐槽完美國這個完全不靠譜的保密工作之後,咱們就來看看熱鬧和笑話就行了。
從這次著艦指揮官監視顯示器,以及艦橋監控的視角來看,我們之前用艦尾視角的墜機影片做出的關於墜機事件的直接原因的猜測,是基本正確的;飛機確實不是拉斷了攔阻索之後墜入海中,而是因為下滑道過低直接起落架撞上了艦尾,之後滑入海中的。
從LSO的視角來看,這架F-35一方面是轉入五邊有點晚,另一邊是在進入五邊之後,並沒能保持住下滑道在正確位置;也就是從著艦監視器視角看,飛機已經明顯在準星下方;這時候飛行員沒有及時的推油門來修正,而著艦指揮官也明顯的走神了,一直到飛機即將撞上艦尾的時候才有點驚慌失措的喊Power!Power!來提醒飛行員修正,然而F-35的動力響應水平並不支援這種搶救,最終雖然避免了直接撞進甲板下方的機庫,但是還是拍在了航母的甲板上。
雖然說畢竟是南海的夏天,風切變與微下擊暴流這樣的天氣原因與意外情況導致下滑道保持失敗撞上艦尾的原因不能排除,但是即使考慮到這些意外情況可能是事故的主要原因,飛行員以及著艦指揮官都出現了明顯的失誤還是影片當中明顯可以看出來的事情,這次墜毀的事故的著艦流程明顯的存在著不少的問題,即使是本次最後能救回來,下面的某天也不可避免的可能要再摔上一次。說美國海軍現在的高強度長週期部署導致其戰備水平實際上在下降,部署末期人員疲勞的情況下會錯誤百出導致事故頻發那真是一點都沒錯。
從艦島監控來看,這次F-35C摔的其實還挺慘烈,雖說最後的殘骸照片當中還算完整,但實際事故的影片畫面卻要嚴重不少;在拍到飛行甲板尾部之後,起落架明顯是沒有抗住衝擊直接折斷了,同時機腹的一些零件也在撞擊當中碎裂,這些碎片有些飛散著打傷了甲板上作業的地勤和航空指揮人員,也有兼顧零件直接當場擊穿了這架F-35C的油箱防護,導致飛機在衝擊之下燃起了熊熊大火,化為一個火球之後翻滾著衝進了海中。
墜毀了一架先進戰鬥機對美國海軍來說當然是相當倒黴的事情,但是從這次再度被洩密的影片當中看,又不得不感嘆美國海軍這一輪摔飛機當中,還是有不少好運的成分在的,不然遭遇的損失可就不是這次什麼六七個人被飛散的碎片打傷,壞了兩根天線那麼簡單了。
從影片裡可以看出來,這架F-35在拍上艦尾之後,實際上已經完全處在了不受控的狀態,油箱被零件擊穿後起火,然後旋轉著落入海中,而在這同時,其實飛行甲板上是站了不少執行甲板航空作業的人員的,包括LSO,包括各種地勤等等,同時還有不少的剛回收或者處在甲板停機狀態的飛機,影片裡就能看見左舷尾部停機區停著好幾架摺疊好了機翼的F-18,艦艏也有數量不少的戰鬥機停放,如果說這次F-35打轉稍微偏了一點點,沒有沿著斜角甲板的軸向落入海中,那美國海軍這次的麻煩可就要大的多了。
輕一點,那可能要帶走少說兩位數的甲板作業人員,同時撞毀三四架甲板上的飛機,帶來巨大的損失,要是嚴重一點,火災和衝擊導致了殘骸或者甲板上其他備勤飛機的彈藥殉爆的話,那美國海軍就要又上演一次企業號慘劇,上百人死傷的同時航母失去戰鬥力了,而這可不是冷戰美軍,航母被重創了也能回港修好,現在的美國海軍的修船能力,已經飽和的3個航母維修用船塢,哪去找臨時的排期來修船恢復戰鬥力啊,真的要是這架F-35殉爆帶走一箇中隊的艦載機,嚴重損傷了飛行甲板,那就直接回國等退役吧。
要說這整個影片上美軍的表現在錯誤和漏洞百出當中有沒有什麼亮點,那倒確實還是有的,美國海軍的損管隊還是展現出了一如既往的高水平,在F-35拍上甲板機身著火之後,在甲板上待命的損管救援隊伍就已經迅速衝入鏡頭當中,殘骸入海之後一兩秒,損管隊就已經開始向甲板上噴灑消防泡沫,開始進行損害管理作業了,就這種極快的反應速度那必須得說一句,美國海軍雖然整體能力衰退的很是厲害,但是在自己最拿手的工作上,還是有那麼一點底氣的,算是飛行員失誤,LSO夢遊,保密工作失靈的美國海軍,最後的一點臉面所在了。
要是讓咱們總結這次美國海軍的事故教訓啊,那隻能說,這個美國海軍的狀態下滑,是真的該好好整頓了,保密失靈,人員過渡疲勞,錯漏百出之下,繼續這麼毫無價值的浪費艦艇壽命,有什麼價值呢?不如少搞一些什麼多航母威懾部署啊之類的面子工程,好好修修船,讓艦員保持好狀態,好好整頓一下軍紀,這樣才能有戰鬥力,才能讓人相信美國海軍能戰無不勝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