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過大年# 相比於傳統關節置換術式,SuperPath入路微創髖關節置換術更具微創性、安全性及美觀性,此術式保留了標準後側入路的所有優點,手術切口長度僅約6-8cm,手術經肌間隙進入,無需切斷髖關節周圍的肌肉,幾乎儲存了髖關節周圍所有的肌肉功能及完整的關節囊,且極大降低了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後假體脫位率,不必忍受傳統髖關節置換術帶來翻身、起坐受限的束縛。
前不久我們收治了一左側股骨頭壞死患者在麻醉團隊共同協作行superpath微創全髖關節置換術,術後患者完全負重行走,順利走出手術室,自行步行回了病房。
“能為患者做點實事是我們的初衷,用新技術新理念促進他們早日康復,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是我們醫者應該做的。”
隨著技術的提高和臨床經驗的積累,全髖關節置換術逐步向微創方向發展。SuperPath微創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即其中一種方式,該技術不損傷肌肉,完整保留關節囊,術後功能恢復較快,患者滿意度高,被認為是人工髖關節置換的真正微創技術。
傳統髖關節置換術存在切口長、手術創傷大、出血多、需要切除部分關節囊,切斷外旋肌群,術後髖關節活動受限,容易脫位及恢復時間長、患者心理負擔重等問題。因此,旨在減少軟組織損傷、加速術後康復的微創髖關節置換術逐漸得到推廣。
雙側髖臼發育不良,採用superpath微創入路進行雙動全髖關節置換術,不切斷外旋肌群,純關節囊內全髖關節置換,創傷小,康復快,無引流管,皮內縫合,無需拆線,可快速康復。
SuperPath的含義是經皮穿刺輔助,保留關節囊,保留外旋肌群的全髖關節置換手術( supercapsu-lar percutaneously-assisted total hip) 該技術具有很多優勢: ① 切口小: 切口長度6 ~8 cm,小於常規切口( 平均 16 cm)和其他微創切口( 平均8.8 cm) ; ② 手術創傷較小:解剖層次簡單,經梨狀肌和臀小肌臀中肌的間隙進入,手術操作過程中不需要進行髖關節脫位,所以不需要過度鬆解,能夠保留梨狀肌和外旋肌群;僅需要切開關節囊,在關節囊內完成全髖關節置換術,術後再修復關節囊。③ 術中顯露更加清楚;④ 術中出血較少: 術中除磨臼及擴髓之外基本沒有明顯出血,無須術後輸血;⑤ 術後恢復快: 人工髖關節置換的物件多為老年患者,SuperPath 全髖置換術減小了手術創傷,也減小了對內環境的干擾和全身性併發症發生的風險,術後恢復快; ⑥ 由於縮短了臥床和住院時間,因而降低了護理成本和患者的經濟負擔;⑦ 術後人工關節不易脫位,患者無特殊活動限制,術後幾小時即可正常行走,體質好的患者可以實現從手術室走出來,可自由上下床,使用坐便器,蹲起自如不擔心脫位,大大提高患者術後生活質量和滿意度;⑧ 原來習慣後入路術式的醫生容易掌握該術式,學習曲線較短。
微創技術不應只是減小切口,應該是對肌肉組織不造成明顯損傷,能保留髖關節囊,實質性地減少手術創傷,加快術後功能恢復。SuperPath 全髖置換術較好的實現真正的微創。#冰雪2022# #健康冬奧#@頭條闢謠@生命召集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