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詩說得好:
“吉人天相之,富貴在晚福。”
人人都希望越來越有福氣。
因為俗話說:“有福之人不用忙,無福之人瞎慌張。”
有福氣的人,好像做什麼事都會很順利。
我們都羨慕別人的好福氣,有時候卻忽略了別人有好福氣之前的種種堅持和努力。
一個人越來越有福氣,往往有這樣四個徵兆:
01
堅持夢想
一個人的好福氣,很多時候藏在她對夢想的追求裡。
前段時間張小斐獲得金雞獎最佳女主角,她的獲獎感言,讓無數人落淚。
除了對好友對媽媽的感恩,還有對夢想的堅持。
其中的一句“曾經我以為自己的夢永遠不會實現了,但是現實告訴你,一定要牢牢抓住自己的夢想永不放棄。”
回顧張小斐的追夢路,才知道她有多麼不容易。
她是東北姑娘,從小苦學藝術,北影畢業後,開始演電影,不過基本都是配角。
在她的同班同學都陸續大火後,她依然默默無名。
後來她轉型做喜劇演員,依然沒有掀起什麼大的水花,在別人眼裡就是個無名無姓的演員而已。
後來多次上春晚,依然不紅。
直到《你好,李煥英》的出現,她才開始有了知名度。
直到獲得金雞獎,她已經為夢想努力了12年。
在追夢的路上,她拼了命的努力,她每次拍戲,最早五點起,十二點回。她甚至因為拍戲被罵哭,她依然沒有放棄,才有了夢想實現的那一天。
經年累月,張小斐都用拼盡全力的方式演好每個角色,這才得以成為金雞獎最佳女主角,這是她最大的福氣。
好福氣的到來,固然是需要一點好運的加持,但堅持夢想,才是更為關鍵的因素。
而所有夢想的實現,都離不開默默的努力和堅持。
02
知足常樂
《道德經》裡說:
“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知足的人,總會越來越有福氣。
鄰居李姐就是一個知足常樂的人。她每天笑呵呵的,什麼事都覺得很知足。
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煙火日子,她每天過得很開心。
她常說,自己沒種過一粒糧食,卻能吃飽;沒織過一匹布,卻能穿暖;沒造過一片瓦,卻有房子住。還有什麼不知足的呢?
李姐總會看到自己有的,不去羨慕別人有的,所以覺得自己很富有。
別人以為的平常小事,她都覺得很珍貴。比如經濟形勢不好的情況下,還能有份安穩的工作;一家人齊齊整整的,可以在一起;特殊的年份,大家都健康,體溫一直正常。
李姐的日子越來越好,整個人也越來越年輕,這不就是最大的福氣嗎?
正如威廉姆所說:“最幸福的似乎是那些並無特別原因而快樂的人。 他們僅僅因快樂而快樂。”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懂得知足,才會越來越快樂。
03
幫助別人
孟子曾說:“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咱們可以再延伸一句:“助人者,人恆助之。”
幫助別人的人,總會可以得到更多人的幫助。
這不就是最大的福氣嗎?
閨蜜小美,就因為一次助人為樂,反而給自己增加了一個親人。
一個下雨天,小美下班的路上,看到一位六十多歲的阿姨在路邊焦急的等待,還沒有帶傘。
小美主動把傘放在阿姨頭頂。一問才知道,阿姨坐公交去看朋友,回來卻下錯站了,想聯絡家人,手機卻沒電了。
好在阿姨記得兒子的電話,小美於是幫阿姨打電話。
想著阿姨手機沒電,他兒子聯絡她會費勁。小美陪著阿姨,在雨裡整整等了一個小時,還聊起了家常。
後來阿姨終於被兒子接走了,小美也匆忙回家。
故事還沒完,過了大概三天,小美接到一個陌生電話,是阿姨打來的,說是非要請她吃飯。
小美拗不過,去了,後來慢慢熟悉了,阿姨對待小美像女兒一樣,經常關心她。
小美在陌生的城市,多了一個愛護自己的親人,難道不是好福氣嗎?
小美的經歷說明,當一個人主動去幫助別人時,總會有福氣在後面。
幫助他人,就是善待自己。不只他人受益,更是給自己積福。
04
心態豁達
俗話說:
”心態好的人,一輩子都有福氣。“
這裡的心態好,很多時候就是心態豁達。
生活百味,酸甜苦辣都有。有順境,也有逆境。
無論面對順境還是逆境,一顆豁達的心,總可以不斷地吸引好福氣。
網上看過一個小故事;
一位媽媽帶著孩子去一家店看衣服。
孩子不小心摔了一下,把沒喝完的奶茶都灑在地上,孩子嚇得大哭。
這位媽媽瞬間因為不好意思臉紅了。因為擔心店主責備,她連忙道歉。
讓她意想不到的是,店主一點也沒生氣,而且還和顏悅色地說了一句:“孩子沒摔著就好。”
說著店主還拿了一個小玩偶去安慰孩子,三言兩句就把孩子哄好了。
這位媽媽被店主的豁達感動了。她選擇”投桃報禮“,買了好幾件衣服,而且還像身邊親友都推薦這家店。
店主的生意也越來越好了。
豁達是一種大智慧,心態豁達的人,更容易有好福氣。
豁達更是一種灑脫、沉穩,對於任何人,都會賦予他們一種完美的色彩。
05
俗話說:
“福禍無門,唯人自召。”
福和禍都沒有自己的門道,只有人自己可以掌控。
好福氣不在外面,都在一個人的言行裡。
想要有好福氣,那就修自己的言行。
堅持夢想,不斷奮鬥,創造好福氣;
知足常樂,學會感恩,吸引好福氣;
樂於助人,心懷善念,積累好福氣;
心態豁達,樂觀積極,守住好福氣;
世間萬般事,不過常與福。每個樂觀積極,不斷追夢的人,都會越來越有好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