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楊絳先生在《我們仨》中寫道:“現在我們三個失散了。剩下的這個我,再也找不到他們了。我只能把我們一同生活的歲月,重溫一遍,和他們再聚聚。”
在楊絳先生寫《我們仨》的時候,女兒已經去世五年了,而丈夫也已經去世四年了。唯有她,一直孤獨地活著。
以往讀楊絳先生的《我們仨》時,我總覺得,這是一部不錯的散文,文筆不錯,裡面的真情實感也特別濃厚。
可是,隨著年紀的增長,如今已經不願再看這本書了。因為我知道,這不是一部散文,而是一場人間悲劇。
一個人最幸福的時刻,莫過於人老了,有兒孫陪伴,也有老伴相隨。而一個人最悲哀的時刻,並不在於短壽,而在於親眼目睹親人的離去。
我們不妨思考一個問題,真的就越長壽越好嗎?如果可以選擇,我們是想再活五百年,還是想及時離去呢?
相信很多人都會認為長壽最好,再活五百年最棒。可是,人生最悲哀的事兒,就在於你我還在原地,可身邊的人卻一個個離開。而長壽的背後,便是孤苦。
人老了,並非是痛苦的結束,恰恰是痛苦的開始。
02
一位95歲老太痛哭,人老了之後的悲劇,就在於看到親人離去。
前段時間在養老院看到這麼一位老太,她已經95歲了。而她,身邊早已沒有了家人,只剩下她自己了。
在她60歲那年,她的兒子離開了,沒有留下後代,而她的兒媳婦也立馬改嫁,從此成為了陌路人。
而她的女兒,也在她88歲那年離去了。雖然她還有一個外孫,可僅僅是外孫而已,別人已然成家立業,還生了二胎,又怎麼有時間去照顧年已九十多歲的外婆呢?
很多人會說,既然她的兒女都先她而去,那她的老伴難道也走了嗎?她的老伴,在她80歲那年就離開了。
每當回想起這些事兒的時候,老太都心痛不已。在她看來,自己所追求的,並非是所謂的長壽以及安康,而是普普通通的家庭溫暖以及家庭幸福罷了。可是,這早已成為了奢望。
如今,每當逢年過節,有親戚或者外孫來探望她,跟她說“長命百歲,身體健康”這些話時,她都會感慨,如果可以選擇,只希望早日離去比較好。
而老太的親戚也知道,如果他們這一代人也走了,那這位老太也就沒有親人了。或許,這就是屬於她的晚年悲劇。
03
一個人最大的不幸,到底是什麼呢?早年喪子,中年喪偶,晚年顛沛流離。
但是,對於上文這位老太來說,她晚年最大的不幸,就在於晚年喪子喪偶,可自己依舊健康長壽,經受著“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痛苦。
在你看來,這樣的長壽,真的有意義嗎?
談到“長壽”這個話題,中國人是很敏感的。在他們看來,人還是活得長壽點比較好,最好要福如東海,壽與天齊。
其實,我們不妨否定這種過分絕對的觀點。有些時候,活得長壽,往往是一個人不幸的開始。
有句話說得很好,歸去的人早已歸去,再痛苦也是一瞬間的事兒。而依舊活著的人,才會受到持續的痛苦。
可以說,如果有家人在旁,兒孫健康,那老人長壽到老,就是天大的好事了。反之,如果沒有家人在旁,或者家人拋棄了老人,那這個老人再長壽,又有何意義呢?
比歸去更痛苦的,並不是沒錢沒勢,並不是活得卑微,並不是人生毫無自由,而是眼看著親人的離開,自己卻無能為力。
或許,這就是楊絳先生以及上文那位老太的悲劇。
04
在你看來,人老了,真正的福氣,到底是什麼呢?也就這麼三點。
第一點:家庭和諧,子孫安康。
父母,還是先孩子而去比較好。這番話,雖然有些刺耳,但絕對很真實。要知道,沒有人可以承受“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痛苦。
人生最大的幸福,莫過於自己活得安康,子孫也能安康,一家人笑看人間,暢談人生。這,才是福氣。
第二點:心安理得,少有波瀾。
現代人最不喜歡平平淡淡的生活,認為有波瀾,轟轟烈烈才是人生。殊不知,人老了之後,如果還有諸多波瀾,那才是不幸的開始。
就像上文的老太,人老了,還需要承受兒女離去,以及老伴離去的悲痛,那她後半生的幸福,不就埋葬于波瀾的歲月當中了嗎?
第三點:枯榮有數,適時而去。
曾仕強教授認為,人沒必要過分長久,因為再長久也終究有歸去的那一刻。如此,在適當的時間歸去就可以了。
人活著,僅僅是求一個“善終”罷了。只要我們能夠看到兒女孝順,子孫安康,縱使你我八十而去,那不也是一種幸福嗎,為什麼要求“百歲”甚至“千歲”呢?
人生最大的悲劇,便是在最不幸的時空中活得長壽。而人最大的幸福,便是在安康的兒孫的陪伴下,圓滿而老。一切,都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