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六點半,30歲的宋正彬匆忙的起床洗漱,開始了一天的緊張學習。
這已經是他第九次參加公務員考試。
作為眾多職業中的“鐵飯碗”,公務員一直是國人心中排名最為靠前的職業,一些熱門崗位報考率更是達到了“萬里挑一”的程度。
而這種盛況不止出現在我國,隔壁韓國的公務員考試更加的瘋狂。
每年幾乎都有一半的韓國年輕人,擠破頭的蝸居在首爾市旁不過一平方公里的小鎮裡,他們沒日沒夜的學習,只為成功上岸公務員。
而今天要講的30歲考生宋正彬就是這些考生中的一員。
過去三年,他已經連續敗北8次。
如今父親累倒在床,而立之年的宋正彬在愧疚和不甘中準備著自己的第9次公考,成敗在即,他只能放手一搏。
為什麼韓國年輕人比中國還要熱衷公務員考試?宋正彬又能否成功呢?
壓力山大的考生
韓國公務員的平均錄取率大概是45:1,相當於45個考生中,只有一位能順利透過考試,
這就意味著,每年會有大量考公失敗的年輕人。
為了安心複習,這些落榜的考生大都會選擇住在專門供考公者學習的小鎮鷺粱津。
他們秉持著“三放棄”策略,放棄朋友,放棄興趣,放棄手機,並時刻告誡自己,在順利透過考試之前,一切享受都是不應該的。
而事實上,大多數考生也是這樣做的,宋正彬正是如此。
宋正彬今年30歲,別的同齡人已經結婚生子,可能連二胎都有了,而他卻依舊為了考試在掙扎,並且全靠父親的經濟支援。
那種心裡上的壓力,不是一般人能體會的,因此,宋正彬可以說是破釜沉舟。
他要考的部門是首爾的稅務局,難度可想而知,而之所以選擇這樣的地獄難度,是因為來自家庭的記憶。
八年前,宋正彬正在上大學時,父母經營的食堂臨近破產,欠下不少錢。
為了給父母分擔壓力,他一度休學打工還債,但這根本是杯水車薪。
其間他曾目睹過稅務局向父母催繳稅費的場面,當時,父母在稅務官面前卑躬屈膝,百般哀求,那場面讓他終生難忘。
從此,他就勵志報考稅務局,一方面這個工作穩定,一方面也可以幫助父母。
不幸的是,就在臨近考試不到一個月的時候,宋正彬的父親因為疲勞過度,病倒了。
掛掉家裡的電話時,他的眼裡充滿了愧疚的淚水,這個年紀本該對父母盡孝,而他卻還要花父母的錢。
愧疚和不甘讓他久久難以平靜,但除了背水一戰,他別無選擇。
禍不單行,不久後,新聞裡傳來對考生更加不利的訊息:由於國家經濟低迷,公務員錄取人數很可能逐年削減。
電視面前,宋正彬沉默了很久,他告訴記者,每次看到這類新聞,自己都會心驚手抖。
這意味著還沒有明確削減人數的今年,是他機會最大的一年。
最後時刻,宋正彬決定逼自己一把,於是制定了一個魔鬼學習計劃。
每天早晨6:30起床,到凌晨12:00休息,
整整17個小時,國語,英語,歷史,會計學,稅法排的滿滿當當,休息都是以分鐘計時。
全天唯一的輕鬆時刻在下午6:00到7:00,只有一個小時的晚飯時間,是他唯一可以喘口氣的時候。
而伴隨著這樣高強度學習的,是一顆無比緊張焦慮的心。
為了不讓自己學習時打瞌睡,宋元彬嚴格控制自己的飯量,基本只吃蔬菜水果大米飯。
這種學習日程在中國高考學子中相當常見。
但一個人如果持續經歷了三年這樣的生活,30歲依然能夠頂著高壓,放棄娛樂,披星戴月的學習,其意志力和自制力可見一斑。
同住考試館的熟人不贊同宋正彬的這種學習計劃,覺得在成功之前就已經累垮,但他卻只能報以苦笑,只有這樣他才能稍微安心。
像宋正彬一樣的考生,在鷺粱津幾乎比比皆是。
28歲的名校畢業生李東赫已經在鷺粱津生活了兩年,他準備考的崗位是韓國警官,1:30的錄取率幾乎成了他不可逾越的高山。
連續兩年的敗北似乎已經磨去了青年的活潑,他和其他所有住在這裡的考生一樣沉默寡言。
他們每天過著培訓學校,考館到自習室三點一線的生活。
儘管已經壓縮了一切娛樂時間埋頭苦學,落榜六次八次的考生還是比比皆是。
考試在即,整個小鎮上瀰漫著一股焦灼而緊張的氣息。
氣氛壓抑的考鎮
宋正彬所在的備考地叫做鷺粱津,這裡臨近漢江,景色宜人,內有首爾市最大的水產市場,但它出名卻並不是因為美景和美食,而是因為公務員考試。
在這個不到一平方公里的小鎮上聚集著五十多家考公輔導機構,每年超過一萬名的考生蝸居在此備考,而供考生居住的200多棟“考館”公寓更是遍佈各個角落,成了整個小鎮的支柱產業。
每天早上,天還沒有亮,成片上百個考生就從公寓中走出,沉默著湧向一個個考館。
仰仗著數以萬計的考生,鷺粱津出現了各色各樣的美食店,但誘人的美味並不能阻擋考生匆忙的腳步。
為了在培訓教室搶到靠前的位置,年輕人們大多都是快步小跑狀態。
雖然這裡有不少培訓機構,但公務員考試門類眾多,分散下來,熱門一點的專業,一個教室人數甚至超過300人。
如果碰上名師教學,不早點佔座,根本趕不上趟。
與此同時,和其它市鎮最不同的是,鷺粱津街道上一排排的廣告欄裡,基本看不見什麼明星偶像的海報。
因為在這裡,最受考生追捧的是各科考公名師,老師知名度越高,學生在心理上的安全感就越高。
因此不少知名老師日進斗金,年薪千萬,被稱為明星老師。
除此之外,公告欄裡還張貼著每年成功上岸公務員的學子們,“拼命學習才能贏”之類的標語隨處可見。
而翻看成堆的勵志經驗貼,無一例外,都是激勵各位頭懸樑,錐刺股,全力以赴。
哪怕在取錢的銀行裡,都貼著為公務員錄取者破例提供無擔保低利率貸款的廣告。
總而言之,鷺粱津內外,目光所及之處都在提醒考生,成為公務員的考生,就能成為人中龍鳳,就能過上被人羨慕的生活。
開放的街道氣氛尚且如此,封閉的考生公寓可想而知。
這裡的考生公寓十分密集,只見狹窄樓道里整齊劃一的排列著一間間考生房間,每間相隔甚至不超過一米,而每個房間平均只有幾平方米,五平方米已經算是寬敞。
屋內擺設則簡單至極,一張床,一張課桌,巴掌大的窗戶因為房屋間隔太小,常年封閉,相當於擺設。
即使考生的私人物品已經少之又少,房間裡也只能容納自己週轉,幾乎連手臂都伸展不開。
而由於房間眾多,彼此靠近,隔音效果很差,從走進公寓門起,就要輕手輕腳,儘量不發出響聲,影響他人。
與此同時,距離不遠的自習摟也有著同樣嚴格的規定。
這裡不僅不能說話,就連翻書的聲音都被嚴格限制,而原因則很簡單:
長久緊繃的神經早已使這裡的考生心緒煩躁,稍微一點噪音都可能引發不快。
他們小心翼翼,一方面是為了保護別人,一方面,也是為了維護自己已經到達極限的焦慮。
就是在如此壓抑的環境中,梁鷺津迎來又送走一批批學子。
他們一年又一年的奮鬥著,期待著,夢想著,只為了一個安穩的未來。
而這一年,考試如約而至,8萬多考生從四面八方湧向考場,在此一決勝負。
因為高度緊張,考生李東赫甚至忘記帶准考證,好在最後透過身份確認參加了考試。
而一夜未眠的宋正彬,原本十分緊張,進了考場反倒鎮定了許多。
既來之,則安之,已經努力了一年,該掌握的知識也差不多達到了90%,再焦慮也沒有什麼意義,還是好好的答題吧。
宋正彬想。
內卷嚴重的考情
在一個星期的煎熬等待後,發榜的日子終於到來!
考試成績第一時間釋出在網上,雖然內心充滿恐懼和不安,但遲早都要面對的決心,李東赫顫抖著雙手點開了查詢成績的網頁。
他一遍又一遍的確認,最終,還是沒有找到自己的名字,他再次落榜了。
那一瞬間的感覺,就像過山車從頂端落到了低谷,一顆心沉甸甸,酸澀澀,怎麼也不是個滋味。
在失落中沉默了很久,他強顏歡笑,打起精神,決定先在考館做個管理員,一邊打工,一邊繼續備考。
與此同時,連續敗北8次的宋正彬也打開了查詢成績的網頁。
比起李東赫,他的心情更加難以形容,或許更緊張,也或許更淡定,但總之,他的雙手也微微顫抖。
幸運的是,他收到了一個令人驚喜的結果:他終於通過了稅務局的筆試。
人生有四喜,這金榜題名的一瞬間,宋元彬可能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這下,他總算可以好好的休息一下了。
本以為他要約朋友好好慶祝一番,沒成想轉眼間,他已經拿著鏡子,開始練習自己的表情,準備起了面試。
雖然擠過千軍萬馬,通過了筆試的獨木橋,宋正彬心裡卻還是充滿不安。
三年來鷺粱津幾乎封閉的備考生涯,已經讓他忘記了正常社交的感覺,他不知道自己還能否應對嚴格的公務員面試。
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個月的高強度訓練,他最終順利透過面試。
接到訊息後,他立刻給父親打電話分享了這個好訊息。
一週以後,宋正彬搬離了這個記錄了自己三年刻苦身影的小鎮,踏上了全新的人生路程。
這一刻他才發現,往日壓抑,充滿競爭的鷺粱津,原來如此的平靜、美麗。
韓國公務員的考試難度和中國相比,不相上下,韓國公考熱和中國相比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根據相關報道,韓國每年參加考試的30萬考生,只有2%能夠合格。
如此難度,如此勝算率,還是有大把年輕人,放棄剛剛畢業的就業黃金時段,放棄簽約的企業職位,每年花費數千美元補習費,孤注一擲,一心考公。
而年輕人之所以熱衷考公,和國家的經濟發展有很大關係。
在韓國,畢業生大概有三個方向可選:企業,專業人員和公務員。
就企業而言,韓國雖然擁有三星這種世界矚目的大企業,但數量屈指可數,就算名校出身,能在其中謀得職位的也是鳳毛麟角。
中小企業雖然數量較多,但招聘要求嚴苛,很多企業不提供崗前培訓,希望一開始就招聘到上手的員工,而剛畢業的年輕人,缺乏工作經驗,大多數沒有競爭優勢。
至於專業人員,比如醫生,律師等,也只有少數人能夠成功。
除此之外,合同工在韓國十分不穩定,經常被無理由開除。
儘管在2002年到2007年之間,韓國合同工佔比增長了10%,差不多有200萬人,但企業首選的裁員人員還是合同工。
而選擇了公務員,這些問題都將不再是問題。
在韓國,公務員收入和普通企業差不多,屬於中上等水平。
而且公務員很少加班,假期規律,補貼豐厚,平均每月20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1975元)的退休福利更是遠高普通人。
正因為如此,韓國公務員被稱為“神的職業,,全國一大半年輕人都曾報考過公務員。
雖然過程艱難,但一旦成功,就相當於“金飯碗”,試問誰能不心動呢?
這部紀錄片紀錄片拍攝於2008年,但到了2022年的今天,韓國“公考熱”依然持續著,甚至競爭更加激烈。
其實這種現象不是韓國特例,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是如此。
在我國,公務員的熱度一直時高居不下,很多適齡青年為了考試,一考就是好幾年。對此,我們很難以評價對錯,只是能借此一窺整個大環境的趨勢。
在經濟緩平發展、社會內卷嚴重的情況下,對於每一個人而言,需要付出比以往更多的努力,才能獲得並不相當的成就。
很明顯,這並不公平,但每個人都是如此,就又是公平的。而我們所能做到的,只有努力的接受。
很多人選擇考取公務員,是為了不必每天為失業和績效憂心忡忡,是為了朝九晚六平平淡淡的快樂,這其實無可厚非,因為我們賺錢是為了生活,而是生活為了賺錢。
同時,也有很多人選擇到大城市拼搏,這是年輕人的朝氣與鬥勁,同樣無可厚非。
芸芸眾生,眾生皆苦,大家都是普通人,都在為了生活而努力。
每個人努力的方向不同,期許的未來也不同,但那又何妨,無論局勢如何,只要努力,就有希望。
每一個努力的人都值得尊敬,也願每一顆奮進的心,都能得償所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