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隊已經再次進入世界盃,並且2026年世界盃預選賽的人才很多,日本隊進入世界盃是早晚的事情,現在只要不輸給澳大利亞隊,一定能進入世界盃,中國隊已經被淘汰,其實這三支球隊的差距在2002年後拉開了,也就是中國隊唯一參加世界的時候,那屆比賽結束後,三支球隊拉開了差距,為什麼這麼說?
如果沒有記錯,2002年世界盃後,中日韓三國參加過世界盃的球員都開始大批留洋,但最終日韓的球員看起來更成功?
如果沒有記錯的話,就是這樣的情況,韓國隊應該是朴智星為首的球員去歐洲了,日本隊應該是中田英壽吧,中國隊其實出去的人很多,最終應該是孫繼海最成功,當然世界盃前,楊晨和謝輝應該已經出去了,並且雖然最後不在五大聯賽,但應該是成功了,這個時候三支球隊看起來是三支球隊都是有成功的球員,也都有失敗的球員,其實孫繼海是最成功的,在曼城當了主力,並且是很多年的主力,但因為曼城當時不是豪門,所以可能成色算一般,但這就是現在為止,留洋球員最成功的了,朴智星的成功在於,他最後去曼聯了,並且成為曼聯的關鍵球員,現在可能是亞洲球員最成功的,因為現在的年輕亞洲球員,也沒有在曼聯這樣的球隊成為核心的。
中田英壽也算成功,當時在羅馬和佛羅倫薩的表現很好,也是亞洲那個年齡段,就是和孫繼海這個年齡段一樣的球員中,最成功的,所以這就是當時的情況,其實三個國家的好球員都出去了,有很多回來,但至少大部分好球員都在國外,只有實在待不下去的時候,才回來了。請記住這個關鍵部分,球員想要出去。
第二代也就是85年左右的那批球員差距很明顯了,其實85年左右那批球員,亞洲的表現不錯,但最終留洋的沒幾個,而且沒有特別好的球員出去,出去的時間晚了
按照當時的資料看,中國隊85年左右那批球員很強,如果出去留洋的時間早,可能現在中國隊是另外一個局面,但陳濤球隊不放,蒿俊閔當時應該也是球隊不放,馮瀟霆也是球隊不放,當時最好的那些球員,基本上俱樂部都不想要放走,於是這些球員在27歲左右的時候,才真正的出去了,但日韓球隊當時不如這些球員的人,早就出去,並且已經打出來一些了,長友佑都和本田圭佑是日本隊這個年齡段的代表,都是在豪門球隊打過主力,歐洲豪門球隊,韓國隊應該是89年左右這批球員不錯,寄誠庸和李青龍都是這批球員的代表,也是出去了,並且留下來了,也是韓國隊上一次世預賽的主力,所以從現在的情況看,當時85年左右的球員能出去,現在武磊這批球員也早就出去了。
張琳芃和武磊可能真的成長到了預期的高度,就是這樣的情況。但這批球員沒有出去,武磊在30歲左右才出去,所以這個時間段,球隊斷檔了,結果日本隊和韓國隊球員至少兩代表現好的情況下, 現在大批次球員出去留洋了。
然後日本和韓國年輕人繼續出去,現在的代表看,韓國隊孫興慜和黃喜燦應該算不錯的球員,當然這兩人是代表,日本隊很多球員不錯,年輕人中富安健洋可能是未來的核心,久保健英也不錯,這兩人現在看應該就是日本隊的未來核心,當然日本隊和韓國隊還有很多年輕人在外面,中國隊現在沒有人留洋,雖然郭田雨出去了,算年輕一代的出去球員,但這個是租借,可能還是要回來,這就是另外一個差距了,當然95和97那一批球員,大部分留在國內了,因為金元足球,很多球員出口轉內銷,也是沒有達到預期的高度。
所以,2002年世界盃後,中國隊的一系列操作是有問題的,好球員沒有出去,日韓球員當時水平可能不如中國隊球員,但出去了,結果成功了一批,現在越來越多的球員選擇出去,中國隊球員選擇了留下來,就是這樣,我們的留洋是斷檔了,之前那批球員的努力是白做了,所以現在輸給誰都正常,因為很多東南亞的球隊,也是讓球員出去留洋,並且嘗試新的足球思路,中國隊依然沉寂在2002年世界盃都能出線,這次為什麼不能出線的想法中,很無奈。
所以,中日韓足球的差距是在2002年世界盃後才拉開的,其實也就是20年不到的時間,大概三到四批球員不同的選擇,造成了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