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特約評論員 陳憲
很早就有人說,城市發展是一個系統。那時,說這句話的意思,是要用系統論的思想方法,面對和解決城市這個複雜系統的各種問題。當城市發展與創新創業、新興產業緊密聯絡後,城市系統主要表現為“生態系統”。
生態系統是生態學的概念。現在借用到創新、產業和城市等領域,是指在一定的區域範圍內,各個相關主體、環節和要素之間組成的、相互聯絡和依賴的“生態鏈”,及其協同作用形成的發展環境。例如,以新創公司為主體,並透過各種“鏈”與相關主體和要素間形成的連線,構成創新生態系統。它對於創新創業和成果產業化的成功率具有決定性意義。如果新創公司加上標準公司,創新生態系統就是產業生態系統。它們的架構和原理同樣適用於城市生態系統,只是這個系統更加多元、更加複雜罷了。
為什麼現在經常用生態來刻畫發展環境?
其一,無論創新系統,產業系統,還是城市系統,它們的共同特徵是涉及到的相關要素和條件是多樣的、複雜的。因此,它們唯有在“生態”意義上存在和發展,才是可能的。
其二,在生態系統中,相關要素和條件的連線和聯通至關重要,也就是各種“鏈”的狀況和作用,成為維繫系統執行、提高系統執行質量的關鍵。過去,研究自然生態時關注“鏈”的狀況,現在研究各種社會生態,創新、產業和城市生態都是社會生態,更要關注“鏈”的質量。
其三,將系統生態比作一個水桶,各種要素和條件分別是組成水桶的木板和桶箍,木板中有短板,桶箍質量不好,將直接影響水桶裝水的多寡。因此,城市生態和創新、產業生態一樣,不能有明顯的短板。如果有,那麼這個城市的發展肯定會受到影響。這些年發展比較快的城市,如成都,就是城市發展生態比較健全,沒有明顯的短板,故在吸引人才、發展產業上取得了顯著的成績。還有一些城市的發展不盡如人意,就在於它們有明顯的短板,城市的發展受到制約。當然,有些短板是客觀條件所致,如氣候、區位等。對於這些城市,更需要透過主觀努力化解客觀不利因素所造成的影響。
那麼,在城市生態系統的諸多要素中,關鍵要素是什麼?是人才,亦即人力資本。早年,當教育普遍落後時,人才是伴隨移民進入城市的。19世紀,美國人口幾乎增至原來的15倍,從530萬到7600萬,這是比歐洲大陸任何一個單一國家(俄羅斯除外)的人口都要大的規模,靠生養是肯定做不到的。到1890年,80%的紐約市民,87%的芝加哥市民,都是移民或者移民後裔。移民或原住民創業創新是否成功,都是一個機率,但前者的機率遠高於後者,這是不爭的事實。在美國的知名企業家中,移民或移民後裔的比例是驚人的。截至2010年,《財富》500強名單中有18%的公司(包括美國電話電報公司、杜邦、易貝、谷歌、卡夫、亨氏和寶潔)都是由移民創立的。如果加上移民子女所創立的公司,該比例應在25%以上。
深圳是另一個經典案例。在一張幾近“白紙”上建立特區,這就決定了深圳的獨特體制和大規模移民。正是移民的到來,出現了大量的創新公司、完善的創新生態,乃至獨特的創新文化。深圳在這40多年取得的成就,尤其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獨佔鰲頭,行業領袖雲集,就是毋須再多加解釋的證據。
移民自身的冒險精神和成功慾望,再加之他們帶來的極具包容性的多元文化,對於形成創業創新和新興產業生態,有著難以複製的獨特優勢。人們會問,大規模移民可遇不可求,沒有大規模移民的城市怎麼辦?換一個問法:新時代創業創新人才的增量來自哪裡?
答案是確定的、唯一的:來自大學,尤其是辦學質量一流的好大學。好大學能夠吸引來自其他城市的移民,而且數量大、質量好。北京為什麼在創業創新方面有較好的表現,最重要的解釋,就是北京有好大學。近十多年來,中國南方几座在創業創新和新興產業表現上佳的城市,如杭州、成都、南京、長沙、武漢、合肥等,無不有著幾所好大學。而且,這些好大學畢業生留在所在城市的比例正不斷提高。2019年,四川大學畢業生中留在本省就業的比例達到了50.61%,該比例遠超武漢、合肥、長沙等地的名校。同時,四川大學的省外就業第一去處是重慶,佔比達10.26%,兩地合計佔比超過了60%。
早些年,中國科技大學留在合肥的學生不超過10%,現今已在三分之一左右。在成都聽到這麼一句話,電子科技大學的畢業生原來只有一成在成都就業,現在有九成。在中國的中南部,長沙和南昌相距不遠,大部分發展條件相似,為什麼長沙能夠異軍突起,南昌仍在蓄勢待發?一個可信的答案,就是長沙有好大學,南昌則基本沒有。好大學帶來一定規模的移民,對創業創新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城市辦好大學,既是發展教育,又是發展產業,還將有助於這個城市的社會和諧。
人除了生物屬性、社會屬性,還有文化屬性。在人才群體中集中了價值觀意義上的優秀文化。文化對社會經濟的持續影響,對創業創新叢集,新興產業叢集和城市發展的作用,是怎麼估計都不會過高的。何以吸引人才?這又要用生態來說事,還包括自然生態。成都正在建設的公園城市示範區,就是創新生態、產業生態和自然生態一體化意義上的城市發展生態。城市發展生態以生態鏈的力量整合資源、協同各方,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為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特聘研究員)
每日經濟新聞